-
视屏内容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屏幕媒体的广泛使用,屏幕暴露呈低龄化趋势,儿童青少年屏幕暴露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认知能力、情绪情感发展及社会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既往研究显示,视屏时间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然而较少有研究关注视屏内容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儿童青少年视屏内容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电视和新兴的交互式电子媒介,儿童青少年对视屏内容具有高度敏感性。本文总结了儿童青少年视屏内容的现状,综述了视频内容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并揭示了二者关联的潜在机制,以期为儿童青少年视屏内容的选择监督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岁及以下儿童屏幕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3岁及以下儿童屏幕暴露的时间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屏幕暴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门诊正常体检的317名0~36月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家庭养育环境及屏幕暴露相关情况等信息。分别将0~<18月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18~36月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d定义为屏幕暴露,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差异,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屏幕暴露的影响因素。结果:317名儿童中男209名、女108名,年龄(28±10)月龄;0~<18月龄117名、18~36月龄200名。0~<18月龄、18~36月龄儿童每日屏幕时间分别为0.3(0,1.0)h、1.2(0.6,2.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770, P<0.01);存在屏幕暴露的占比分别为25.6%(30/117)和49.0%(98/200)。0~<18月龄儿童中第二胎及以上( OR=3.81,95% CI:1.13~12.77, P=0.030)、带养人在儿童面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d( OR=7.39,95% CI:2.24~24.46, P=0.001)、带养人认为屏幕暴露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OR=4.14,95% CI:1.26~13.52, P=0.019)为儿童屏幕暴露的危险因素;18~36月龄儿童中带养人在儿童面前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 h/d( OR=3.29,95% CI:1.78~6.08, P<0.01)为儿童屏幕暴露的危险因素;0~<18月龄、18~36月龄儿童中母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 OR=0.19,95% CI:0.05~0.66, P=0.009; OR=0.35,95% CI:0.19~0.66, P=0.001)和卧室无电视( OR=0.11,95% CI:0.03~0.42, P=0.001; OR=0.45,95% CI:0.21~0.98, P=0.045)均为儿童屏幕暴露的保护因素。 结论:3岁及以下儿童屏幕暴露问题普遍,随年龄增大暴露时间增加,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地区言语障碍患儿语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言语障碍患儿的语言能力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中心语言-言语门诊初次就诊并诊断为言语障碍的262例患儿,其中语音障碍患儿作为语音障碍组、言语流畅障碍患儿作为语畅障碍组。选取同期于儿童保健中心体检的10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均进行梦想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REAM-C)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3组儿童整体语言、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语义、句法能力的发育水平;根据DREAM-C评估结果将言语障碍组患儿分为语言发展正常组及落后组,通过 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言语障碍患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结果:语音障碍组患儿145例,其中男110例、女35例,年龄(5.9±1.0)岁;语畅障碍组患儿117例,其中男91例、女26例,年龄(5.8±1.0)岁;健康组儿童100名,其中男75名、女25名,年龄(5.7±1.2)岁。3组儿童在DREAM-C评估中整体语言、语言表达、句法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2±18比96±11、98±11,81±18比84±14、88±13,87±16比89±11 、91±10, F=5.46、4.69、3.68,均 P<0.05);两两比较显示语音障碍组整体语言、语言表达、句法能力均低于健康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整体语言能力低于语畅障碍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语音障碍组、语畅障碍组和健康组整体语言、语言表达能力落后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9%(23/145)比20.5%(24/117)、7.0%(7/100),46.2%(67/145)比39.3%(46/117)、26.0%(26/100), χ 2=7.93、10.28,均 P<0.05],其中语畅障碍组整体语言落后发生率最高,语音障碍组语言表达能力落后发生率最高。言语障碍患儿语言发展落后的发生率是44.3%(116/262)。无亲子阅读、每日屏幕时间≥1 h、过早屏幕暴露(小于1.5岁)均为言语障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危险因素( OR=1.87、2.18、2.01,95% CI 1.07~3.27、1.23~3.86、1.17~3.45,均 P<0.05);无家族相关病史为语言能力发展的保护因素( OR=0.37,95% CI 0.17~0.81, P<0.05)。 结论:言语障碍患儿容易并发语言发展落后,以语言表达和句法能力落后为主,其语言发展与家族相关病史、亲子阅读、屏幕时间等因素有关,应关注言语障碍患儿语言能力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屏幕暴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患病风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屏幕暴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和语言发育迟缓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选取64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为ASD组、64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语言发育迟缓组,正常儿童52例为对照组。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两病例组与正常儿童间屏幕暴露的异同,分析屏幕暴露对两种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三组间频繁接触时段日累计时间( F=27.758)、频繁接触时间跨度( F=12.516)、首次接触屏幕时间(χ 2=13.749)及屏幕接触时家长讲解(χ 2=16.368)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SD组首次接触屏幕时间在1岁以内的占65.62%(42/64),语言发育迟缓组占40.63%(26/64),正常儿童占33.33%(17/51)。与对照组[(1.42±1.44)h]相比,ASD组[(4.04±2.00)h]和语言发育迟缓组[(3.53±2.07)h]每天累计接触屏幕时间更长,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6.14±4.59)个月],ASD组[(11.97±7.32)个月]和语言发育迟缓组[(9.96±5.15)个月]儿童持续屏幕接触时间跨度更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ASD组和语言发育迟缓组屏幕接触时家长讲解均较少,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每天累计接触时间少于2 h( β=-5.338, OR=0.005,95% CI=0.001~0.120)、民主接纳的教养方式( β=-3.279, OR=0.038,95% CI=0.003~0.554)、父亲年龄为35岁以下( β=-5.432, OR=0.004,95% CI=0.001~0.691)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保护因子;父亲文化在大专以下为危险因子( β=3.125, OR=22.755,95% CI=1.866~277.463)。每天累计接触时间少于2 h( β=-3.357, OR=0.035,95% CI=0.002~0.526)为语言发育迟缓的保护因子,父亲文化为大专以下( β=2.740, OR=15.482,95% CI=1.350~177.573)为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子。 结论:过量的屏幕暴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及语言发育迟缓的患病风险均具有一定影响,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学龄前期儿童屏幕依赖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长时间的屏幕暴露对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如果得不到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这些不良影响可能会持续存在于儿童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学龄前期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此年龄段大量的屏幕暴露对神经系统的不良损害应该受到重视。该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儿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现状、屏幕依赖障碍的定义,重点综述长时间屏幕依赖对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具体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探讨有循证医学的早期干预措施,旨在为学龄前期儿童科学地使用电子屏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能可穿戴设备定量分析近视相关环境因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智能可穿戴设备Eye-Monitor客观量化近视相关环境因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设计,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招募42名受试者,年龄18~25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80台设备中抽取42台智能可穿戴设备,对近视相关环境危险因素进行静态和动态试验,其中静态试验包括用眼距离、坐姿头部倾斜角和光照强度测量,动态试验包括近距离工作时长、户外活动时长和看电子设备时长测量。选取总相对误差绝对值之和最大的设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设定值与Eye-Monitor测量值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价其客观监测值的准确性。通过变异系数评价各个设备客观监测值的稳定性。结果:用眼距离、坐姿头部倾斜角、室内光照强度、近距离工作总时长、平均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户外活动时长、看计算机屏幕时长和看手机时长测量值与设定值之间均呈强正相关( rs=0.999、0.998、0.999、0.998、0.976、0.959、0.992、0.997,均 P<0.001),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23~2.32 cm、-1.49~4.24°、-13.90~26.90 lx、-6.46~0.11 min、-4.50~1.20 min、-4.01~1.34 min、-2.54~1.94 min和-2.15~0.45 min,超过95%的点在LoA内,准确性临床可接受。测量值变异系数分别为1.23%~2.99%、2.39%~8.25%、0.87%~8.03%、1.49%~12.52%、6.63%~13.59%、0.00%~14.15%、1.20%~8.33%和1.49%~12.51%,稳定性均较好。Eye-Monitor在测量户外光照强度的95% LoA为-336.50~130.00 lx,95%的点在LoA内,准确性较好。 结论: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够客观量化用眼距离、坐姿头部倾斜角、室内光照强度、近距离工作总时长、平均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户外活动时长、看计算机屏幕时长和看手机时长,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屏幕暴露内容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早期过多的屏幕暴露时间与较高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有关,但这种关联是否因屏幕内容类型而异尚不清楚。该研究通过重复测量3~6岁儿童不同内容的屏幕暴露和纵向观察,探讨其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语言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并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语言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心理卫生门诊初次就诊并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272例及同期于儿童保健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117名,采用《梦想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REAM-C)进行语言能力测查,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的整体语言、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语义、句法的发育水平;通过 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DHD组儿童发生语言能力落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ADHD儿童272例,其中男206例,女66例,年龄范围6~8(7.29±1.17)岁;健康儿童117名,其中男91名,女26名,年龄范围6~8(7.02±0.82)岁。ADHD儿童整体语言、语言表达、句法得分均值低于健康儿童[(92.73±12.47/96.36±11.04)分, t=-2.857, P<0.05;(84.49±13.24/87.78±15.25)分, t=-2.029, P<0.05;(87.93±10.26/90.27±11.05)分, t=-2.022, P<0.05]。 χ2检验显示,家庭关系不和谐( χ2=4.183, P<0.05)、主要抚养人为非父母( χ2=9.121, P<0.05)、过早屏幕暴露( χ2=3.889, P<0.05)、有ADHD家族史( χ2=5.423, P<0.05)是ADHD儿童发生语言发育落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 OR=2.137,95% CI:1.078~4.379, P=0.030)、家庭关系不和谐( OR=2.659,95% CI:1.178~5.999, P=0.019)、过早屏幕暴露( OR=3.556,95% CI:1.127~11.213, P=0.030)、有ADHD家族史( OR=1.959,95% CI:1.058~3.630, P=0.033)为ADHD儿童共病语言发育落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ADHD儿童整体语言能力、语言表达、句法得分均落后于健康儿童;ADHD儿童发生语言发育落后与分娩方式、家庭关系、主要带养人、过早屏幕暴露、ADHD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母亲孕期手机屏幕时间与儿童内外化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日趋严重,患病率逐年增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遗传、社会心理、家庭和生命早期的环境等。其中,母亲孕期视屏暴露是一种值得关注且有实际干预意义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系统评价了母亲孕期手机屏幕时间和儿童内外化行为问题的关联、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以及相关干预措施,以期为胎儿神经发育营造一个良好宫内环境,以及进一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社会生态视角下3岁以下儿童屏幕暴露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屏幕暴露在3岁以下儿童中越来越普遍,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本综述基于社会生态模型从婴幼儿个体因素、养育者相关因素、家庭屏幕媒体相关环境及宏观环境因素4个方面分析影响婴幼儿屏幕暴露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制定全面有效的婴幼儿屏幕暴露干预策略提供循证证据和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