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头皮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预后效果.岭南头皮针是常见的岭南飞针疗法之一,临床上治疗PSCI具有一定的疗效及优势.笔者从中医对PSCI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岭南头皮针治疗PSCI提供更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岭南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认知功能障碍30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岭南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认知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岭南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脉冲指数(PI)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发育商(DQ)评分、VP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P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岭南头皮针可改善脑瘫患儿大脑血流灌注,提高患儿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降糖、降脂和降血压及饮食调节和适当运动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针刺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及经颅多谱勒(TCD)检测指标[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96.7%(29/30),对照组分别为66.7%(20/30)、86.7%(26/30),观察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DHI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LVA、RVA和BA的V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RI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Vm值的提高作用和对RI值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进行针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及后循环供血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血管性痴呆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进行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HDS评分、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评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治疗组为95.0%(38/40);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HDS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SDSVD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秦敏运用岭南飞针疗法治疗焦虑障碍学术经验撷要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秦敏教授运用岭南飞针疗法治疗焦虑障碍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秦敏教授创新发展岭南飞针疗法之"理、法、方、术",临床上治疗焦虑障碍时,在鉴别虚实的基础上对病初患者以"疏肝理气、泻胆散邪"为治则,施以"理正散邪腹针",对病久患者重视"调任督""调神",施以"太阳夹督围刺针""安神醒脑头皮针",每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颈痛量表(NPQ)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N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PSQI评分和NPQ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之头皮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岭南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岭南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岭南头皮针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认知训练.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w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脑部血管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血管Vs值、Vm值、RI值、血清NO值、ET-1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Barthel指数、脑动脉Vs及Vm值、血清NO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脑动脉RI值、血清ET-1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岭南头皮针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以通过改善大脑血流动力学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