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对崖柏扦插育苗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为研究不同农林废弃物混合基质对崖柏扦插育苗的影响,筛选可替代草炭、成本低廉的环保型育苗基质,配制草炭+蛭石+珍珠岩(T1)、食用菌菌渣+蛭石+珍珠岩(T2)、炭化稻壳+蛭石+珍珠岩(T3)、食用菌菌渣+炉渣+锯末(T4)和炭化稻壳+食用菌菌渣+炉渣(T5)5种混合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综合评价不同混合基质的优劣.结果表明:T3容重最低,其次是T2,二者与其他混合基质差异显著;T2的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大于T1,毛管孔隙度低于T1,总孔隙度低于T3;T2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基质含水量和pH最高,且与其他混合基质的大多数化学指标差异显著.不同混合基质的插穗生根率和生长发育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表现为T2>T3>T1>T5>T4.灰色关联度数值较大的指标大多数是物理指标,位列前5位的是毛管持水量、全钾、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总孔隙度,其中毛管持水量和全钾含量并列第一.总体上,食用菌菌渣+蛭石+珍珠岩的理化性质、插穗生根率及生长发育性状等优于其他混合基质.毛管持水量和全钾含量是影响崖柏插穗生根及苗木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在插后短时期内,混合基质的物理性质对崖柏插穗生根率及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化学性质.建议在崖柏扦插育苗时优先选择食用菌菌渣+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不同品牌艾柱及艾条挥发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不同品牌艾柱及艾条中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品牌艾柱及艾条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实验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个厂家生产的7个批次艾柱及艾条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整体上相似,但挥发性成分有所差异.初步鉴定出了86种化合物,检测出含量较高的共有成分有桉油精、樟脑、松油醇、冰片乙酸酯、l-石竹烯、氧化石竹烯、(-)-4-萜品醇、崖柏酮等.结论 运用HS-SPME-GC-MS能快速获取艾柱及艾条的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信息,不同品牌艾柱及艾条中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崖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薄层色谱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濒危物种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崖柏与崖柏伪品为试验材料,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检测乙醚提取的崖柏挥发油,Agilent 19091S-433UI HP-5 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柱初始温度为90℃,保持5min,以3℃·min-1的速率升至220℃,保持5min.分流比为30∶1;采用TLC法进行质量评价,以甲醇∶氯仿=1∶6为展开剂,硫酸乙醇显色,365 nm下检视.结果:崖柏和崖柏伪品的挥发油均含有罗汉柏烯、(+)-花侧柏烯、雪松醇等16种相同化学成分,其相对含量有所不同;韦得醇等3种成分仅存在于崖柏药材中.GC-MS法共鉴定出38个化学成分.TLC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且显色后Rf=0.55处崖柏365nm下显示蓝色斑点,而崖柏伪品无斑点.结论:本研究为建立崖柏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为崖柏作为我国特有物种的药用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研究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克隆种群可塑性及其对土壤条件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朝鲜崖柏为长白山植物区系特有树种,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通过调查长白山区天然分布朝鲜崖柏种群的生境条件和克隆构件的形态学指标,分析了朝鲜崖柏克隆种群特征,并基于构件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及通径分析方法,对种群构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朝鲜崖柏克隆种群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分布于暗针叶林下的朝鲜崖柏克隆种群分株间隔子长、地上扩张域、分株间距高于朝鲜崖柏纯林群落,种群构件变异性较高.2)朝鲜崖柏克隆生长格局介于密集型和游击型之间,具有快速克隆扩张能力和明显的斑块状.在土壤贫瘠的纯林群落内,种群更趋近于密集型分布;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暗针叶林下,更趋于游击型分布.3)朝鲜崖柏克隆种群生长对土壤异质性的响应具有特殊性,土壤水分是影响朝鲜崖柏种群扩张的最关键因子,土壤pH值、土壤腐殖酸、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是影响朝鲜崖柏克隆种群构件较重要的因子.4)土壤养分直接影响克隆植物构件特征及生态适应对策,各克隆分株构件受土壤养分影响的排序为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文化自信 兴刊创业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犬已随风雨去,福猪踏着瑞雪来.送走2018,迎来2019,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自1986年创刊以来,本刊已走过了33个春秋.本刊始创于牧野大地的新乡卫辉一所120年老院,她保留了基督教教会医院的印记,又彰显着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的风姿,处处洋溢着医学人文的崖柏精神.她既非名城,亦非名校,却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闪光的文化底蕴,北依千峦万仞、高耸人云的巍巍太行,内藏鬼谷论道的云梦山谷,南存万代人伦师表的孔子击磬讲学处,东有商代千秋忠烈的比干丞相长眠于苍松翠柏之间的比干庙,西邻建于五代末年,宋代即享誉华夏,历经科举岁试、乡试,大家、名家讲学,传播中华文明,培养造就人才,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高等学府太极书院,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正如唐代魏征所言:求术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白山区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种群数量特征及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朝鲜崖柏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长白山区特有的濒危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在对朝鲜崖柏主要分布区野生资源进行调查基础上,首次利用个体基径和年龄数据建立不同群落朝鲜崖柏种群的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函数,用动态指数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其种群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朝鲜崖柏种群的龄级结构呈“∩”型,属衰退型;分布于暗针叶林下的朝鲜崖柏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Ⅲ型,纯林群落种群趋向于Deevey-Ⅱ型;种群生存分析显示,暗针叶林下朝鲜崖柏种群的生存函数呈现不规则的波动状态,种群分布表现为早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纯林群落中,种群分布表现为早期稳定、中期增长、后期缓慢衰退的特点;动态指数和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暗针叶林下朝鲜崖柏种群的衰退速度略高于纯林群落.综合分析表明,朝鲜崖柏种群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应适当采取人工抚育,促进其种群正常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白鲜皮中5种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白鲜皮中γ-崖椒碱、柠檬苦素、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分别于210和236 nm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结果:γ-崖椒碱、柠檬苦素、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分别在2.5~200μg/mL(r=0.9999)、40~200 μg/mL(r=0.9998)、40~200 μg/mL(r=0.9990)、110~ 550 μg/mL(r=0.9997)和100~500 μ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98%、96.88%、96.71%、96.12%和95.79%,RSD分别为3.43%、2.99%、2.71%、2.79%和3.09%.结论:所建立的HPLC双波长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白鲜皮中γ-崖椒碱、柠檬苦素、白鲜碱、黄柏酮和榉酮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合成 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以神农香菊为材料,用强度为400μw?cm-2的紫外光UV-B对其进行辐射处理,辐射时间分别为0、0.5、1、2、4 h,探讨了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短时间的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萜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0.5、1、2、4 h处理对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2 h处理下HMGR、DXR、TPS、G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在4 h处理下FPS和DXS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其中FPS基因表达量变化最显著,为对照的69倍.(2)MVA途径中,去氢白菖烯、杜松萜烯的含量与FPS基因表达量4 h内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1-石竹烯与HMGR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3)MEP合成途径中,α-侧柏酮、崖柏酮、β-侧柏酮的含量呈现与DXR、GPS、TPS基因表达量相同的变化趋势,桉树脑在UV-B辐射4 h内持续上升,与DXS基因的变化一致.由此可以推断,UV-B辐射通过影响各自途径中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进而影响了神农香菊萜类物质的合成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球果与种子性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吉林省长白县十五道沟采集的朝鲜崖柏球果和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测、拍照、描述和分析,并进行种子萌发、生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朝鲜崖柏成熟球果深褐色,椭圆状球形,球果长约为宽的2倍;4对种鳞形态均有差别;种皮和种翅分离,表面纹饰为条状;种子萌发率为30%、发芽指数为1.31、生活力为45.71%;种子性状与球果、种鳞和种翅等性状有显著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度砍伐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崖柏群落结构动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砍伐导致濒危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群落结构改变,加剧物种灭绝风险.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为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森林砍伐是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崖柏种群及其群落对砍伐的响应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重度砍伐后的崖柏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崖柏群落固定样地的调查和两次复查,对比分析了伐后崖柏种群径级结构、种群生存力、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动态等特征.结果 表明:崖柏残存群落伐后13年崖柏种群个体数量增加了22.58%,其中幼苗幼树占85.71%,而崖柏种群生存率下降25.43%,种群死亡密度和危险率分别增加了24.12%和28.62%.崖柏群落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增加96.43%和33.35%.研究结果表明,砍伐使崖柏种群生存力及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持续下降,崖柏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有向阔叶林演替的趋势,崖柏种群受到严重威胁,亟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