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2年4—5月,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杭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8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负性行为问卷(NAQ-R)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工作场所欺凌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8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为97.47%。结果:78.57%(121/154)的手术室护士曾遭受工作场所欺凌,33.12%(51/154)的手术室护士曾遭受中重度工作场所欺凌,44.81%(69/154)的手术室护士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手术室护士的NAQ-R得分为(31.34±10.06)分,PCL-C得分为(37.71±15.47)分。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职务是手术室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影响因素(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场所欺凌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 r=0.657, P<0.01)。 结论:工作场所欺凌在杭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的手术室护士中普遍存在,年龄较小、有职务的手术室护士更容易遭受工作场所欺凌,且遭受工作场所欺凌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手术室管理者应提高对工作场所欺凌的重视程度,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发生工作场所欺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自杀风险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不同维度及不同类别与自杀风险的关系,为构建针对性干预方案降低自杀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山东省4所三甲医院中选取3 02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性行为问卷-修订版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评估护士的工作场所欺凌情况及自杀风险.结果 护士工作场所欺凌总分为(31.17±14.48)分,自杀总分为(4.16±2.22)分.工作场所欺凌总分及组织不公维度与自杀风险呈正相关(均P<0.05).共识别出工作场所欺凌的5个类别,即低欺凌组(52.25%)、中欺凌组(9.35%)、高欺凌组(17.02%)、超负荷组(10.67%)和不匹配组(10.71%).与低欺凌组相比,中欺凌组(OR=6.096)、高欺凌组(OR=5.832)、超负荷组(OR=3.668)和不匹配组(OR=3.391)护士自杀的风险更大.结论 护士遭受的工作场所欺凌存在不同类别,且与自杀风险关系密切,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场所欺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发达国家护际间横向暴力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护理行业且影响深远.对发达国家护际间横向暴力的发生、影响因素、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护际间横向暴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学生自报未来吸毒贩毒感染HIV的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凉山地区中学生健康危害行为与未来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吸毒、贩毒之间的关系,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凉山地区毒品及艾滋病流行状况,以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在重点地区确定调查点,抽取调查对象,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回收的问卷经过甄别、排除不合格问卷后统一编号、分组.以EpiData 3.1软件录入,SPSS 18软件分析.结果 共调查10 749人,承认未来可能感染HIV的2 342人,吸毒1 662人,贩毒1 635人,报告率分别为21.8%、15.5%和15.2%.现在饮酒、现在吸烟、滥用镇静安定药,非安全场所游泳,严重伤害、受欺凌,非自愿性行为、看过色情刊物是未来HIV感染、吸毒、贩毒的危险因素;课外作业时间是保护因素.结论 凉山重点地区中学生预测未来HIV感染、吸毒、贩毒的比例较高;多种健康危害行为与之密切相关;要针对性采取强而有力的干预措施,以有效推进本地区禁毒防艾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欺凌现状及与职业倦怠和职业抱负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欺凌现状,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及职业抱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3-8月,选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168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分别采用负性行为问卷、工作倦怠量表和职业抱负量表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欺凌、工作倦怠和职业抱负情况.结果 168名护理人员负性行为得分为36.89±8.54,其中未受欺凌者89名(52.98%),遭受欺凌者71名(42.26%),遭受严重欺凌者8名(4.76%);不同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和聘用类型的护理人员的负性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68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感衰竭维度得分为11.32±4.03,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6.64±2.01,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为14.02±5.06,职业抱负得分为18.50±4.90,遭遇不同欺凌程度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得分及职业抱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欺凌得分与职业倦怠及职业抱负得分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欺凌情况较为普遍,工作场所欺凌会对职业倦怠和职业抱负产生影响,可以通过减少工作场所欺凌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抱负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际社会对卫生行业工作场所暴力防控的共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系统追踪了国际社会针对卫生行业工作场所暴力的技术指南,借鉴国际实践经验,分析我国与国际的系统性差距,结合我国开展工作所取得的证据,提出我国采取系统性方法预防控制医护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工作场所欺凌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抱负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欺凌情况和职业抱负现状,探讨工作场所欺凌对医务人员职业抱负的影响.方法 2018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市3所综合医院的146名医务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负性行为问卷(NAQ-R)和职业抱负量表(CFI)调查医务人员的工作场所欺凌和职业抱负现状.结果 146名医务人员的负性行为总分为36.89±9.01,其中个人相关负性行为维度得分为14.42±3.41,工作相关负性行为维度得分为14.15±3.07,组织不公维度得分为8.32±2.53.未受欺凌者75名(51.37%),遭受欺凌者68名(43.15%),遭受严重欺凌者3名(2.05%).146名医务人员的职业抱负总分为18.61±5.06,其中领导能力和成就维度得分为13.86±3.49,继续接受教育维度得分为4.75±1.57.遭受严重欺凌的医务人员职业抱负得分显著低于遭受欺凌者和未受欺凌者的职业抱负得分,遭受欺凌者的职业抱负得分显著低于未受欺凌者的职业抱负得分,遭受不同欺凌情况医务人员间的职业抱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行为总分与职业抱负总分、领导能力和成就得分、继续接受教育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务人员的工作场所欺凌情况能够预测其职业抱负水平,可以通过降低工作场所欺凌情况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抱负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我效能感在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在 2019年5—7月选取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7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工作场所欺凌问卷,员工工作满意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检验中介作用.结果 护士的工作场所欺凌、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总分依次为(25.42±10.11)分、(25.64±6.29)分、(18.71±3.40)分.工作场所欺凌对护士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406、-0.772,均P<0.001);工作场所欺凌对护士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均具有负向预测(β=-0.441、-0.326,均P<0.001);中介检验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场所欺凌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本组护士工作场所欺凌、自我效能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得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场所欺凌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管理者应重视工作场所欺凌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来增强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稳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现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11名临床护士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 归纳为工作场所欺凌的来源(主要为领导和同事)与表现形式(工作压制,孤立排斥,人身攻击);工作场所欺凌行为的归因(外因为不良工作氛围,内因为自己软弱);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消极体验(愤怒与委屈,自信及自尊降低);面对欺凌行为采取的应对方式(回避与隐忍,直接面对,大多不上报)4个方面.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工作场所存在的欺凌现象,提供针对性的解决途径与措施,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防范管理与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负性行为问卷对北京市5所医院54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欺凌得分为(31.24±10.73)分;215人(39.59%)在过去6个月中遭遇工作场所欺凌,其中12人(2.21%)遭遇严重欺凌.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聘用方式、医院级别是工作场所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工作场所欺凌在临床护士中普遍存在,工作于三级医院的高学历、合同制、护龄11~15年的护士更容易遭受工作场所欺凌.护理管理者、教育者应高度重视,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和针对性教育,以降低临床护士工作场所遭遇欺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