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西孟旦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阿斯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72岁女性患者因心力衰竭接受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因心力衰竭症状未改善,加用左西孟旦12.5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5 ml,以1.5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静脉泵入左西孟旦20 h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瞳孔散大。心电监护示心率200次/min,QT间期延长,QTc间期520 ms;血钾3.02 mmol/L。诊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考虑与左西孟旦有关。立即停用该药,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和补钾治疗。4 d后复查,血钾4.60 mmol/L,心电图检查示心率80次/min,QTc间期450 m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对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左西孟旦治疗,首先12 μg/kg负荷剂量在10 min内静脉注射,之后按0.1 μg/(kg·min)静脉泵入,持续1 h后按0.2 μg/(kg·min)静脉泵入,持续24 h;对照组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时间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均在治疗24 h后采用PICCO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以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并观察神经体液指标,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功能指标包括心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的HR、CVP、GEDVI以及EVLWI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90.26 ± 12.61)次/min比(97.82 ± 12.58)次/min、(9.85 ± 1.14) cmH 2O(1 cmH 2O = 0.098 kPa)比(11.63 ± 1.37) cmH 2O、(759.53 ± 62.47) ml/m 2比(867.21 ± 63.24) ml/m 2、(7.95 ± 1.56) ml/kg比(9.01 ± 1.78) ml/kg],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I高于对照组[(3.58 ± 0.74) L/(min·m 2)比(2.37 ± 0.86) L/(min·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NE、Ang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284.64 ± 52.85) ng/L比(312.57 ± 48.92)ng/L、(92.34 ± 16.31)ng/L比(105.67 ± 18.5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的SV、LVEF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60.42 ± 5.93) ml比(54.42 ± 6.14) ml、(41.62 ± 4.19)%比(36.87 ± 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61.52 ± 15.41) h比(89.56 ± 17.63) h],观察组肾功能损伤率低于对照组[3.77%(2/53)比18.87%(1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30 d病死率、心脏破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显著改善AMI合并CS患者的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体液指标、心功能指标,对患者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30 d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左西孟旦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55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组织灌注、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包括心电监护及氧饱和度监护、氧气疗法,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左西孟旦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及组织灌注、氧代谢指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18%(32/55),高于对照组的38.18%(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1,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均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9、-5.85、-7.33,均 P < 0.05);观察组氧分压、氧合指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乳酸清除率、尿量分别为(103.53±9.85)mmHg、(247.69±18.95)mmHg、(77.56±3.59)%、(3.02±0.45)mmol/L、(42.89±5.22)%、(40.88±1.64)mL/h,对照组分别为(95.47±11.98)mmHg、(194.69±16.52)mmHg、(70.88±2.13)%、(3.58±0.51)mmol/L、(36.89±5.14)%、(36.55±2.23)mL/h,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5、-15.64、-11.87、3.11、-6.07、-11.27,均 P < 0.001)。随访1个月,观察组病死率[3.64%(2/55)]低于对照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95, P < 0.05)。 结论:左西孟旦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心功能,改善组织灌注及氧代谢水平,降低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左西孟旦与托伐普坦联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与托伐普坦联合治疗对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ST2)、和肽素(copepti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s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id delivery protein,NGA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178例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8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改善心室重构等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片(15 mg/次,每天1次,持续给药5 d)和左西孟旦注射液(0.1~0.2 μg/kg·min,静脉泵入24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电解质、N末端B型脑钠尿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sST2、NGAL和copeptin水平,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心肌功能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 MPI)。观察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安全性评价。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心功能分级、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双下肢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0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6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26, P=0.019)。治疗前,PAB、ALT、Scr、钠(Na +)、钾(K +)、NT-proBNP、sST2、copeptin、NGAL、PASP、MPAP、MPI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AB、Na +、K +、NT-proBN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sST2、copeptin、NGAL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PASP、MPAP、MPI较常规治疗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结果显示,sST2、copeptin、NGAL联合检测对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预测价值最大。 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MPI、sST2、copeptin、NGAL水平,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补肾活血汤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肾虚血瘀型CHF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6 min步行距离(6MWD)]、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水平,并统计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悸气短、疲倦乏力、胸闷疼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畏寒肢冷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SV、6MW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Nt-proBNP、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肾虚血瘀型CHF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心功能,减缓CHF进展,且不良反应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CHF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6例(研究组最终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片.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发作次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30 d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CHF伴心律失常患者可增强临床疗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左西孟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7 月—2023年 7 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100 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氢氯噻嗪片,50 mg/次,2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左西孟旦注射液,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中.两组用药 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CQOLI-74)评分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0%(P<0.05).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乏力、气促、下肢水肿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GQOLI-74 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CO、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β 型脑钠肽(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sST2、Hcy、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心功能指标,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左西孟旦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脑钠肽(BNP)、心功能、微小RNA-423-5P(miR-423-5P)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 年1 月至2020年1 月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160例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左西孟旦组和联合组,每组80例.左西孟旦组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心力衰竭标志物[BNP、微管连接蛋白(Nexilin)、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miR-423-5P mRNA 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左西孟旦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LVEF、CI、SV、E/A 高于左西孟旦组,LVEDD、LVESD低于左西孟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BNP、Nexilin、H-FABP水平低于左西孟旦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ET-1 水平低于左西孟旦组,NO水平高于左西孟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miR-423-5P mRNA水平低于左西孟旦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与左西孟旦组(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保护心肌细胞,缓解内皮功能障碍,安全、可靠,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下调miR-423-5P mRNA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心肌损伤指标、远期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对心肌损伤指标、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髓过氧化物(myeloperoxidase,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治疗6个月内再入院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1周后,两组呼吸频率、舒张压、左心室内径及血清NT-proBNP、MPO、MMP-9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左心房前后直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再入院率更低(P>0.05).结论 左西孟旦应用于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进而减轻心肌损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CG)在难治性心衰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难治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监测组和常规组,每组50 例.2 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以及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其中常规组根据医师临床经验、患者临床特点以及相关指南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监测组则实施ICG,并按照相关监测指标水平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比较 2 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此外,比较 2 组干预前后 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 监测组干预后HR、TFC及SV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而ACI水平高于常规组(均P<0.05).监测组干预后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而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2 组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肌缺血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组干预后 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高于干预前,且监测组高于常规组(均 P<0.05).结论 ICG在难治性心衰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根据ICG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同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