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淋巴细胞亚群与MIF在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中关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T淋巴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卵巢功能正常者43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自身免疫反应性指标水平、MIF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两组血清自身免疫反应性指标检测阳性率相比,抗卵巢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透明带抗体及MI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F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明显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阳性组与MIF阴性组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明显高于MIF阴性组(P<0.05),MIF阳性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MIF阴性组(P<0.05).结论 MIF在卵巢早衰患者血中浓度及检出率较高,提示MIF在卵巢早衰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CD8+T细胞升高及CD4+/CD8+比值下降与卵巢早衰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体对大鼠大肠异常隐窝病灶及大肠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抗体对二甲基肼诱导的大鼠大肠异常隐窝病灶(ACF)、癌瘤数目及大肠癌变过程中MIF表达的影响.方法 二甲基肼诱导建立大鼠大肠癌癌变模型,观察MIF抗体对ACF及癌瘤数量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IF抗体对早期癌变肠黏膜及癌瘤形成后MIF表达的影响.结果 MIF抗体干预后可明显抑制ACF及癌瘤的数量(P<0.01).大鼠大肠癌模型中MIF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前病变ACF模型中MIF的表达(P<0.01),应用MIF抗体可明显抑制大鼠ACF及大肠癌模型中MIF表达.结论 MIF抗体可明显抑制大鼠大肠黏膜癌变,可能与抑制ACF数量及MIF表达有关,MIF抗体有望成为大肠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清MIF、ECP、DF-sIgE及EOS检测对预防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粉尘螨特异性IgE(DF-sIgE)、嗜酸性粒细胞(EOS)对防治哮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于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部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分为轻度间歇组、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重度持续组,选择同期60名非哮喘儿童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儿童血清MIF、ECP、DF-sIgE、EOS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分析的哮喘缓解期儿童92例,其中男童42例(占45.7%),女童50例(占54.3%),平均年龄为(4.82±5.61)岁;对照组儿童男童26例(占43.3%),女童34例(占56.7%),平均年龄(4.02±6.93)岁.病例组儿童血清MIF、ECP、DF-sIgE、EOS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例组不同病情儿童血清MIF、ECP、DF-sIgE、EOS指标值均随着哮喘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P<0.05或P<0.01),病例组儿童血清MIF、ECP、DF-sIgE、EOS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缓解期哮喘儿童血清MIF、ECP、DF-sIgE、EOS水平明显增高,检测血清MIF、ECP、DF-sIgE、EOS可有效判断缓解期哮喘病情程度,预防缓解期哮喘病情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IF和HLA-DR表达在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在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APOF)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60例卵巢早衰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2.58岁.根据病因分为:观察组30例,诊断为APOF;对照组30例,诊断为非APOF.另选取30例健康绝经妇女作为绝经组(年龄59~67岁,平均年龄63.26岁).检测并比较3组外周血抗卵巢抗体(AOAb)、抗透明带抗体、抗核抗体(ANA)、MIF和淋巴细胞HLA-DR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MIF与HLA-DR间的相关性.根据年龄(>30岁组和 ≤30岁组)和病程(>3年组和 ≤3年组)进行分组,比较血清MIF与HLA-DR水平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临床指标与APOF发病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MIF与HLA-DR水平对APO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OAb、抗透明带抗体、A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绝经组(P<0.05);观察组血清MIF和HLA-DR水平最高,对照组次之,绝经组最低(P<0.05).观察组中年龄>30岁组MIF水平明显高于年龄 ≤30岁组(P<0.05);但在年龄亚组中HLA-DR水平未见差异(P>0.05).病程>3年组MIF和HLA-DR水平明显高于病程 ≤3年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POF患者血清MIF与HLA-DR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F、HLA-DR+CD3、HLA-DR+CD19为APOF的危险因素(OR=2.135,P=0.030;OR=2.867,P=0.024;OR=2.779,P=0.036).血清MIF及HLA-DR联合,诊断APOF的AUC最大为0.878,P值为0.028,其灵敏度84.5%,特异度86.7%.结论 APOF患者外周血存在MIF和HLA-DR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早衰患者存在免疫紊乱,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主要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屑病皮损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作用的证据
编辑人员丨2023/8/6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最初被认为是一种T细胞起源的淋巴因子,近来有研究表明MIF可拮抗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在体外发现抗MIF中和抗体可抑制T细胞增殖和IL-2的生成,在体内可抑制抗原启动的T细胞活化和抗体生成.为了阐述MIF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作用,作者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对银屑病患者皮肤中MIF的生成和定位进行了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肾炎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ion factor,MIF)是一种多功能性蛋白,具有细胞因子,内分泌分子,伴侣蛋白和酶样特性多种功能[1].MIF与其受体CD74和CD44相互作用激活信号转导通路[2] ,同时MIF还是趋化因子受体CXCR2、CXCR4和CXCR7的非同源配体.MIF在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脓毒症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促炎和加重疾病的作用.应用抗MIF 抗体能够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减缓疾病的发展进程.MIF是肾炎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介质,肾脏MIF在感染性休克、炎症、免疫损伤和糖尿病等多种病理条件下释放并发挥其生物活性.MIF对肾小球细胞,特别是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有局部作用,能够促进其病理增殖,加重肾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3].因此研究分析 MIF在肾炎性疾病发病中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MIF的来源及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MIF及其受体在各种肾炎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人类白细胞DR抗原表达对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诊断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APOF)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124例POF患者.根据APOF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POF组(45例),NAPOF组(79例),另选择同期我院妇产科门诊体检的6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MIF、HLA-DR+CD3+、HLA-DR+CD19+、抗卵巢抗体(AOAb)、抗透明带抗体(AZpAb)、抗核抗体(ANA)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APOF发病的关系以及诊断APOF的价值.结果 APOF组AOAb、AZpAb、ANA阳性占比及MIF、HLA-DR+CD3+、HLA-DR+CD19冰平高于NAPOF组和对照组(P<0.05);NAPOF组MIF、HLA-DR+CD3+、HLA-DR+CD1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OAb阳性、AZpAb阳性、ANA阳性APOF患者MIF、HLA-DR+CD3+、HLA-DR+CD19+水平高于未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OAb阴性、AZpAb阴性、ANA阴性患者(P<0.05).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高MIF、HLA-DR+CD3+、HLA-DR+CD19+水平是APOF发病的危险因素(OR>1,P< 0.05).MIF、HLA-DR+CD3+、HLA-DR+CD19+、联合MIF和HLA-DR+CD3+、HLA-DR+CD19+断APOF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736、0.705、0.934.结论 APOF患者外周血MIF、HLA-DR+CD3+、HLA-DR+CD19+水平升高,高MIF、HLA-DR+CD3+、HLA-DR+CD19+水平与APOF发病密切相关,可为APOF诊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贝伐珠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对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1年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贝伐珠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对患者自然杀伤(N K)细胞水平及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伐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糖类抗原125(CA125)、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NK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95%(P<0.05);两组治疗后CA125、MIF、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K细胞、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0.00%、55.00%,Kaplan-M 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5.722,P=0.017).[结论]贝伐珠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NK细胞水平和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1年生存率较好,且也不会明显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MIF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1/1/1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因素及MIF对其的影响.方法 1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合并MS组(SLE-MS组)和不合并MS组(n-SLE-MS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120例.记录所有SLE患者病程、SLEDAI、是否有脏器损害等.测量2组研究对象的血压、腹围(WC),计算BMI.实验室检测两组的血常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IgG)、dsDNA抗体以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SLE-MS组与n-SLE-MS组比较,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BMI值及腹围也偏大(P<0.05);同时,SLE-MS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空腹血糖水平、血沉、肾损害比例高于n-SLE-MS组(P<0.05).SLE患者MI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LE-MS组患者的MIF显著高于n-SLE-MS组(P<0.01).结论 SLE患者易合并代谢综合征,且MIF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