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部分外周血细胞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NA-CRAO)患者外周血中部分与炎症相关的血细胞变化.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NA-CRAO患者218例(NA-CRAO组)及同期常规体检者218名(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受检者年龄(t=0.60)、性别构成比(x2=0.83)、体重指数(t=0.7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受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0.2 ml,检测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红细胞(RBC)、RBC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平均PLT体积(MPV)、大PLT比率(PLCR),计算NEUT/LYMPH比率(NLR)、PLT/LYMPH比率(PLR).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对P<0.05的血细胞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各炎症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根据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A-CRAO组患者WBC、NEUT、NLR、RDW、PLR升高,LYMPH、RB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8、12.43、9.47、3.64、5.54、5.18、0.46,P<0.001);两组PLT、MPV、PL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56、0.8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是NA-CRAO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比值比=2.51,95%CI0.780~0.859,P=0.03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NA-CRAO的AUC为0.819,最佳临界值为3.05,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9.2%、92.7%.结论 NA-CRAO患者外周血细胞中NEUT明显升高,LYMPH减少;NLR是NA-CRAO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小板相关指数与溶栓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latelet volume indices, PVI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这些参数的组合与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3个月后随访结果,将研究人群依据MRS评分(modified rank in scale,MRS),分为MRS≤2和MR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NLR( OR=1.045, 95% CI:1.032~2.350, P=0.032),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OR=4.212, 95% CI:1.074~16.513, P=0.039),MPV×NLR/血小板计数(PLT)( OR=5.711,95% CI:1.342~24.298, P=0.018),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OR=1.015, 95% CI:1.001~2.372, P=0.03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 OR=1.266, 95% CI:1.111~1.443, P<0.01)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论:NLR、MPV、MPV×NLR/PLT、PDW、NIHSS评分是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MPV×NLR/PLT可以较好地预测3个月后AIS神经功能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PV和P-LCR及NLR参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应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ontrast ratio,P-LC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不同病情危重程度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和天津市津南医院2020年1至5月收治的69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分为轻型组(15例)、普通型组(46 例)、危重型组(8 例),另选取同期70例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NE#)、淋巴细胞绝对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L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总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ontrast ratio,P-LCR)各指标变化水平,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指标对危重型COVID-19的预测价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分析MPV、P-LCR、NLR单独及联合对 COVID-19的鉴别诊断价值。危重型患者WBC[11.98(8.21,13.43)×10 9/L]和NE#[7.31(5.18,9.68)×10 9/L]明显高于对照组[9.85 (7.71,11.21)×10 9/L;5.55(4.21,6.12)×10 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5.63, P<0.01; Z=-9.19, P<0.01),危重型患者LY#[1.41(1.07,2.17)×10 9/L]明显低于对照组[2.84(1.83,3.57)×10 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9.34, P<0.01)。NLR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危重型组[4.54(2.34, 6.54)]明显高于对照组[1.77(1.34, 2.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7.61, P<0.01);COVID-19患者PLT、PDW、MPV、P-LCR随病情加重而下降,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9.47, P<0.01; Z=11.41, P<0.01; Z =16.76, P<0.01; Z=13.97, 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P-LCR、NLR对危重型COVID-19具有预测价值,MPV、P-LCR与COVID-19患者的危重型呈负相关性( OR=1.004, P=0.034; OR=1.097, P=0.046),NLR与COVID-19患者的危重型呈正相关性( OR=1.052, P=0.016)。预后良好组治疗后MPV[11.2(8.5,12.6)fl]和P-LCR[14.7(12.4, 17.5)% ]明显高于治疗前[9.9(7.1,11.2)fl; 12.2(10.2, 16.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6.47, P<0.01; Z=-5.36, P<0.01), NLR[1.76(1.15, 2.49) ]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2.48(1.79, 4.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8.13, P<0.01);预后不良组治疗后MPV[6.9(5.3, 8.9) fl]和P-LCR[9.7(7.2, 11.9)%]明显低于治疗前[8.8(6.4, 10.2)fl]和[11.1(9.4, 1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9.46, P<0.01; Z=-6.81, P<0.01),NLR[6.79(4.22, 8.14) ]明显高于治疗前[4.84(2.34, 6.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24, P<0.01);预后不良组治疗前与治疗后MPV、P-LCR、NLR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9.84、14.21、8.54、13.24、10.71、22.87, P均<0.01)。MPV、P-LCR、NLR三项指标联合对于COVID-19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931,敏感度91.5%,特异度94.1%,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87.4%,优于每项指标单独的检测结果。因此,外周血细胞参数变化可能与COVID-19病情变化相关,MPV、P-LCR联合NLR检测可能对COVID-19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辅助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性相关指标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水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选择素(PS)、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 A)、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率(MPVL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水平的相关性及对PCI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根据术后即刻心肌灌注水平分为无复流组、复流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术前PS、PLy A、MPVLR水平,并比较PS、PLy A、MPVLR不同表达水平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分析各指标与心肌灌注水平的相关性及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采用R语言构建PCI后无复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无复流组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替罗非班与复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复流组PS(192.56±45.26)ng/L、PLy A(13.68±4.19)%、MPVLR(8.05±2.26)高于复流组(148.19±40.66)ng/L、(8.28±2.57)%、(4.97±1.50)( P<0.05);PS、PLy A、MPVLR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心肌灌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S、PLy A、MPVLR与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密切相关( P<0.05);基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替罗非班、PS、PLy A、MPVLR构建PCI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无复流风险与实际死亡发生风险吻合度较高。 结论:AMI患者PS、PLy A、MPVLR表达明显异常,且与心肌灌注水平密切相关,能有效预测PCI术后无复流情况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LASSO回归的活动性肺结核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的活动性肺结核(ATB)早期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3例ATB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75例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基于R软件使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ATB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进行临床效用分析.结果 LASSO回归共筛选出19个潜在的危险因子,分别为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AP)、免疫球蛋白G(IgG)、CD4+淋巴细胞绝对数(CD4+)、CD4+淋巴细胞与CD8+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IL-17、淋巴细胞百分数(LYM%)、单核细胞百分数(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EOS%)、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OR=1.352,95%CI:1.134~1.612)、IL-6(OR=1.165,95%CI:1.032~1.315)、IL-8(OR=1.105,95%CI:1.019~1.198)、IL-10(OR=1.544,95%CI:1.066~2.235)、EOS%(OR=1.386,95%CI:1.105~1.737)、MCV(OR=1.154,95%CI:1.051~1.737)、PLT(OR=1.025,95%CI:1.013~1.037)、MCHC(OR=0.899,95%CI:0.854~0.946)为 ATB 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根据列线图绘制曲线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ATB的AUC为0.982(95%CI:0.973~0.991);校准曲线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ATB风险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ATB风险的概率阈值为0.05以上时,患者的净收益值大于0.结论 随着CRP、IL-6、IL-8、IL-10、EOS%、MCV、PLT水平升高和MCHC水平降低,发生ATB的风险随之升高.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ATB的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慢阻肺发作风险和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作风险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入我院呼吸内科,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年龄40-70岁,性别不限,按照两种方法分组:(1)根据发作频率分为频繁发作组67例,非频繁发作组29例;(2)按肺功能气流受限的程度分为3组,其中中度组(50%≤FEV1占预计值%<79%)42例,重度组(30%≤FEV1占预计值<49%)39例,极重度组(FEV1占预计值%<30%) 15例.诊断及严重度分组依据20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同时均排除30天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其它器官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血常规、CRP、动脉血气、肺功能检查结果,并对所有患者完成CAT评分,按照上述分组方法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变化,及其治疗前NLR、MPV与动脉血气、CRP、肺功能、CA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频繁发作组患者NLR明显高于非频繁发作组(f=3.442,P=0.031 <0.05);而两组患者MPV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1.264,P=0.209 >0.05).(2)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阻肺分组中对患者NLR、MPV进行比较,NLR在不同的严重程度中存在显著的差异(F=5.592,P=0.017 <0.05);MPV在严重程度方面无差异(F=0.179,P=0.910 >0.05).(3) NLR与CRP正相关(r=0.26,P<0.05),与FEV1负相关(r=-0.39,P<0.05),与发作频率正相关;MPV与CRP、FEV1、发作频率无明显相关性.(4) NLR、MPV治疗后跟治疗前相比,均下降,说明通过治疗,慢阻肺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减轻.结论 (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慢阻肺发作风险有正向预测价值,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高,慢阻肺发作风险越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低,慢阻肺发作风险越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慢阻肺严重程度也有正向预测价值,即比率高,慢阻肺严重程度越严重,比率低时,慢阻肺严重程度越低.(2)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慢阻肺发作风险和严重程度没有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LR对中晚期肺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淋巴细胞/血小板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中晚期肺癌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RFA治疗的168例进展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cutoff值.通过电话随访得到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位生存期是20个月.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个组和多组间临床特征比较分别应用卡方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临床病理特征与RFS和OS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所有检验均为双侧.结果:168例肺癌患者中85例术后PLR(postoperative 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ost-PLR)≤129.35 g/L和127例血清白蛋白(ablumin,ALB)>35 g/L.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Post-PLR≤129.35 g/L和 ALB≥35 g/L的患者RFS(HR:1.04,95%IC:1.01~1.06,P=0.004;HR:0.84,95%IC:0.74~0.96,P=0.021)和OS(HR:1.03,95%IC:1.01~1.05,P=0.002;HR:0.73,95%IC:0.65 ~0.83,P≤0.001)明显延长.结论:临床采用 Post -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ALB对中晚期肺癌RFA术后的患者临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而NLR对临床预后的价值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介入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住院诊断为ACS并行PCI的患者377例,其中ST段提高型ACS患者(ST-ACS组)172例,非ST段提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组)205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查指标,计算患者入院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并建立数据库、规律随访,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吸烟史、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0~1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GRACE评分、入院时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病变血管支数、左室射血分数在ST-ACS与NST-AC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与GRACE评分显著相关(r=0.836,P<0.01).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及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0~1级)、HMGB1、GRACE评分、血小板平均体积、年龄、病变血管支数在发生与未发生规定终点事件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GB1、GRACE评分、年龄、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生存分析显示HMGB1、PCI病史、Killip分级(Ⅱ~Ⅳ)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HMGB1准确性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803~0.885,P<0.05),预测终点事件的临界值为480.44 ng/mL.结论 HMGB1在ST-ACS与NST-ACS组间有差异,且与GRACE有很好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近交系CMU/1和CMU/2长爪沙鼠Willis环缺失与生理生化参数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CMU/1和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脑底动脉Willis环缺失比率,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比较二者差异,为其实验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X5)和日本光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MEK-7222K)对17项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D)、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URI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CK)、淀粉酶(AMY)、镁(Mg)以及葡萄糖(GLU)和22项血液生理指标: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T)、单核细胞(MON)、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淋巴细胞百分比(L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 CMU/1和CMU/2近交系长爪沙鼠脑底动脉Willis环缺失比例均为76%以上;血液生理生化的12项指标:GLU、CRE、TG、CHOL、PLT、MPV、BAS、LYM%、PDW、HCT、MCV、MCH雌雄差异显著;CMU/1和CMU/2雌性ALT、PLT、PDW差异显著,雄性的HDLD、MCH差异显著;品系间3项指标ALP、ALT、AST差异显著.结论 脑缺血模型长爪沙鼠近交系的基因型对血液生化和生理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慢性肾脏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患者炎症和蛋白尿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研究表明,除了已知的常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几种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外,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炎症过程中也会增加,并且可能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CKD患者系统炎症的指标[2~4],可见MPV和NLR作为炎症指征有一定价值,但是否能作为CKD炎症的指征有待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NLR和MPV与CKD患者炎症和蛋白尿的关系,为NLR和MPV的临床运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