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边检测技术在儿童重症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患儿通常具有生命体征不平稳、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受累,并存在或潜在存在危及生命的临床特征。儿童重症医学医师需根据患儿病情的不断变化,及时进行床旁检验、诊断并实施治疗。为满足重症患者在抢救时间上的要求,就地取材、操作简单化、报告即时化的床边检测技术检验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青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胸痛发作时床边即时检测心肌钙蛋白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确定胸痛症状发作后不同时间间隔内,床边心肌肌钙蛋白T(point of care troponin-T testing,POCT-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性能,了解其在快速排除AMI方面的意义.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包括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出现胸痛症状的6 024例患者.在入院时测量了POCT-cTnT和中心实验室cTnI水平.通过按时间窗口划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分析,评估POCT-cTnT在诊断AMI时的准确性.结果 总体而言,POCT-cTnT诊断AMI的AUC为0.826(95%CI:0.816~0.83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81%和86.26%.根据胸痛发作的时间进行区间分组(<3 h、3~6 h、6~12 h、12~24 h、24~72 h和≥72 h),6~12 h以后的分组AUC值分别为0.918、0.928、0.920和0.9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要高于6 h时以内的组(P<0.001);根据胸痛发作时间点进行分组,≥8 h组的AUC为0.921,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98.1%和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0.11,其AUC高于≥3 h、≥2 h、≥1 h和overall组(P<0.05),而与≥4 h以后的各时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发作时间对单次检测POCT-cTnT诊断AMI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结合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可能提高其诊断或排除AMI的可靠性.在胸痛发作4 h后,单次POCT-cTnT检测能可靠地诊断或排除AMI;当胸痛发作8 h后,其诊断或排除AMI方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在恒温体系内对核酸进行高效扩增的分子扩增技术,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目的基因的指数增长.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技术是把研究样品制备、核酸富集、纯化和检测等多个操作步骤集成到一块“微型化”的芯片上,经自动化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即“样品进,结果出”.将核酸等温扩增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核酸快速扩增,还可以降低对实验器材的依赖.在床边即时诊断、病原体快速筛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各种等温扩增技术原理,以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应用,展望了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POCT检测肌红蛋白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床边即时检测技术(POCT)检测肌红蛋白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 M I)患者100例作为AM I组,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AMI组采用POCT 方式检测,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对比AMI组与对照组同时段的肌红蛋白水平、POCT 的批内精密度及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AMI组患者在48 h内的肌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A M I患者不同时段的肌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89,P<0.05).患者发病3 h内肌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6~12 h达峰值,12 h后逐渐下降.低水平下POCT的批内精密度较差;POCT 特异度高于免疫荧光法,但灵敏度低于免疫荧光法.结论 POCT 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心肌标志物,灵敏度高于免疫荧光法,适用于急救快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多器官床边即时超声评估流程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危重症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可能处于长期昏迷状态或被动体位,不能有效地配合检查.即时床边超声(POCUS)具有实时动态观察病情、无创及可视化的特点,能更及时地获得患者的解剖、生理及病理信息,它能影响诊断和临床决策,及时干预及优化治疗[1-2].目前POCUS在急危重症的应用多局限于某个或多个特定器官,且实际操作尚无统一流程或程序,使POCUS流程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曾有学者提出多种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多器官POCUS评估方法,用于快速评估多个脏器及多项超声参数,使POCUS更符合床旁快速掌握ICU患者的基本状态及病情变化的需求[3-4].我们在前期对危重症患者POCUS的临床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快捷评估ICU患者病情变化的POCUS评分法,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多器官POCUS的评定方法,帮助临床医师对ICU患者病情变化进行预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床边即时检测技术检测cTnI联合CK-MB、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效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床边即时检测技术(POCT)检测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拟诊为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AMI组和非AMI组.使用POCT技术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cTnI、CK-MB和Mb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nI、CK-MB、Mb对AMI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 137例患者中有88例AMI患者;POCT测定的AMI组cTnI、CK-MB和Mb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POCT测定cTnI、CK-MB、Mb诊断AMI的最佳截断点(cut-off)分别为0.14 ng/mL、3.70 ng/mL、58.02 ng/mL,且各指标联合诊断AMI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与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评估(P<0.05).结论 POCT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心肌标志物,cTnI、CK-MB和Mb可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对AMI的发生均有诊断价值,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