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奈瑟菌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暨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长奈瑟菌( Neisseria elongata)是人体口咽部正常的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的革兰阴性球杆菌,罕见其致病性的报道,国内报道在少数情况下可以导致败血症、骨髓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国内外有少量其他奈瑟菌属导致腹膜炎的报道。该文报道长奈瑟菌致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该患者初始使用头孢他啶联合头孢唑林每晚留腹过夜治疗3 d,效果欠佳,后续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提示长奈瑟菌,结合药敏试验更换为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治愈出院,希望引起临床工作者对奈瑟菌致病性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剂量氧呱嗪青霉素治疗无并发症的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氧呱嗪青霉素是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有抗包括淋球菌在内的革兰阴性菌的效能,据报道能稳定奈瑟氏淋球菌(PPNG)菌株产生的青霉素酶。肌注氧呱嗪青霉素钠2g后30分钟峰值达30mg/L,半衰期81分钟,丙磺舒可延长其半衰期并提高血浆中药物浓度约1/3倍,大约2/n的用药量在24小时后以原形在尿中排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住院患者口咽部寄殖菌的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观察老年人口咽部寄殖菌的变化,报道老年住院患者116例625次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入院时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菌分离率最高,均在95%以上,住院期间革兰阴性杆菌总的分离率远较入院时为高,分别为50.2%和24.2%(P<0.001);住院早期分离率增加显著,6周后基本恢复至入院时水平。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随住院时间延长有增加,而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却逐渐减少。应用抗生素组中,口咽部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酵母菌分离率均显著高于未用抗生素组,胸腹部手术后及留置胃管患者口咽部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明显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口腔微环境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口腔微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牙体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0例正畸患者(随机编号为1~10)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治疗前(T0)、治疗后4个月(T1)及8个月(T2)患者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利用16S rDNA测序法检测唾液中菌群多样性改变以及龋病、牙周病相关致病菌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PLI和GI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唾液中细菌多样性发生变化,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在门水平,主要细菌丰度发生变化,但构成相对稳定(P>0.05);在属水平,细菌丰度改变,其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bacillus)和奈瑟菌属(Neisseria)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的佩戴对口腔微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引起菌群变化,但短期尚未观察到明显的临床损害.然而更长的佩戴时间是否会引起其他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饥饿胁迫对克氏原螯虾生理生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研究旨在探究饥饿胁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淋巴生理生化指标、肠道组织病理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对克氏原螯虾进行为期28d的饥饿胁迫,分别于饥饿0、7d、14d和28d采集血淋巴和肠道样品.血淋巴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谷丙转氨酶(ALT)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血糖(GLU)水平随着饥饿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尿素(UREA)、甘油三酯(TG)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而总蛋白(TP)和谷草转氨酶(AST)则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采用HE染色和TUNEL检测技术对肠道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饥饿胁迫使得克氏原螯虾肠道形态发生显著改变,肠腔变宽,肠绒毛萎缩,肌肉层厚度变薄,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上升.对肠道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饥饿第7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第0、第14和第28天.在门水平上12个样品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厌氧微生物为主,但在饥饿胁迫的第7天,厌氧微生物(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在门水平丰度显著减少;属水平上则主要以拟杆菌属(Bacteroide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奈瑟菌属(Neisseria)及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为主,其属水平丰富度随饥饿程度的加深出现动态变化,在第7天出现最小值.综合研究发现,克氏原螯虾在面临食物短缺问题时,可能会通过改变能量物质利用途径适应饥饿代谢过程,同时不同程度饥饿胁迫会产生强烈的肠道应激反应,其菌群组成结构在不同水平的物种丰度上均发生显著变化.长期饥饿会导致肠道绒毛萎缩,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可能影响虾的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慢性子宫内膜炎在辅助生殖领域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的慢性炎性疾病.CE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宫内节育器的植入[1]、既往流产史、双侧输卵管堵塞、经期时间延长[2].微生物感染被认为是引起CE的最主要病因[3-4],最常见的导致CE的细菌是粪肠球菌、肠杆菌科、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阴道加德纳菌、支原体属和其他与性传播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如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3].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国内外针对CE的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作为一线治疗手段[5].其次,子宫内膜病理学异常也被认为是引起CE的病因之一,这其中就包括子宫内膜息肉[6]、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等[7].除微生物感染引起内膜局部炎症外,这种无菌性的微环境改变也可是导致内膜中免疫细胞的种群及功能紊乱,引起浆细胞浸润的原因[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依库珠单抗引起感染性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Euz)引起的感染性不良反应(infectious adverse reactions,iADRs)及其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PubMed、Embase和Cochrane),收集依库珠单抗导致iADRs的文献报道,按指定纳入排除标准提取信息.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131例病例.病例来源于8种原发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溶血尿毒综合征报道占比95.2%.总体年龄范围为0.67~73岁,男女比为1∶1.6,16岁以上病例占比82%.疫苗预防接种率为94.4%,并有3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但仍未消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感染的风险.其中Nm感染组107例,占比81.7%.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组10例,占比7.7%.其他奈瑟菌属感染7例,占比5.3%.其他感染病原包括隐球菌、黑曲霉、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梭杆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共7例,占比5.3%.Euz发生iADRs的时间为(562±618)d,范围为(14~2 190)d,65%的病例超过6个月发生,Nm感染组与非Nm感染组相比,发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局良好病例占比59.5%,结局不良病例占比14.6%,病死率11.5%,Nm感染组和非Nm感染组预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库珠单抗的iADRs特点多为迟发型不良反应,病死率较高,病原学多样,但多数为Nm(B、Y、NG和C型为主)感染,Nm感染组与非Nm感染组结局相似.应尽可能提前开展预防措施,延长监测时间,迅速识别并早期给予经验性治疗,以降低不良结局发生及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