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依库珠单抗治疗的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儿 女,7月龄,因“面色苍白2 d,茶色尿1 d”于2020年11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经过血液及全外显子基因检测,诊断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入院给予10 d新鲜冰冻血浆无反应,予依库珠单抗治疗1周后溶血缓解,肾功能正常,3个月尿蛋白转阴,连续应用6个月(共9剂),溶血持续缓解,尿蛋白及肾功能持续正常,拟延长给药间歇为3个月(即停药3个月)时出现aHUS复发,重新启动依库珠单抗治疗仍有效。CFH基因变异所致的aHUS,血浆治疗可不敏感,建议有条件尽早给予依库珠单抗治疗,有望是控制溶血和恢复肾功能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儿童急慢性肾功能损害的重要病因之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损伤是其特征性三联征。近年来,随着对HUS病因、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HUS的分类变得更加详尽,诊断及治疗也更为精准,补体C 5单抗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HUS的救治率。现就HUS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第563例 皮疹—发热—无尿—视力下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报道1例以皮疹、关节痛及发热起病,初始诊断为成人Still病的青年女性患者,在短期内迅速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伴有意识障碍及视力下降。诊断考虑血栓性微血管病,进一步完善病因筛查考虑不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可能性大。对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和病因筛查,以及不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的治疗如何推进,本文将详细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抗H因子抗体相关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是儿童期罕见的急危重疾病,极易导致急性肾损伤,如未得到及时诊治,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慢性肾脏病发生率。aHUS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抗H因子抗体相关aHUS属于获得性,主要见于5~15岁儿童。抗H因子抗体相关aHUS与补体H因子相关蛋白1/3(CFRH1/3)基因纯合缺失密切相关。近些年,对aHUS的病因学、遗传学及免疫学有了重大进展,特别是依库珠单抗的治疗,大大改善了该病的预后。但目前,业界在抗H因子抗体相关aHU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中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论述以上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展望,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国际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少见的脱髓鞘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国际上共有三种单克隆抗体获批应用于治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NMOSD,包括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伊奈利珠单抗(inebilizumab)和萨特利珠单抗(satralizumab)。2023年5月31日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杂志发表了关于这三种单抗类药物治疗AQP4抗体阳性NMOSD的国际德尔菲(Delphi)共识,此共识经24位Delphi小组专家的2轮投票共产生25个条目。伊奈利珠单抗和萨特丽珠单抗已在国内上市,临床中超适应证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和单抗类药物,但对于如何应用单抗类药物和NMOSD的慢性期管理仍存在很大不足。因此,针对该共识进行解读,重点介绍初始使用单抗类药物、单抗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之间的转换,以及特殊人群应用及其安全性,有助于提高眼科及神经内科医师对NMOSD单抗类药物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人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1例成人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本例患者以“腹胀、腹泻、水肿、少尿”起病,迅速进展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aHUS,及时行血液透析、输注血浆、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血液学和肾功能指标改善;后患者1年内出现多次aHUS复发,予规律使用依库珠单抗治疗后获得长期缓解。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自2000年1月至2024年1月研究对象为非妊娠且符合aHUS诊断的文献4篇,结合本例共6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年龄20~86岁,平均34.8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24例,36.9%)、肾功能不全(27例,41.5%)、神经系统症状(15例,23.1%)。40例(61.5%)合并高血压。36例(55.4%)行血液透析治疗,31例(47.7%)行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29例(44.6%)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4.6%)使用依库珠单抗治疗。65例患者中,19例(29.2%)治疗后肾功能完全恢复,30例(46.2%)发展为终末期肾病,4例(6.2%)死亡。总之,aHUS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多个系统,目前治疗仍以血浆置换为主,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影响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依库珠单抗治疗溶血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中国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依库珠单抗在中国治疗溶血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接受至少3个月足量依库珠单抗治疗并随访至少3个月的溶血性PNH患者资料,评估依库珠单抗治疗1、2、3和6个月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记录突破性溶血(BTH)、血管外溶血(EVH)的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9例PNH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中位年龄54(28~69)岁。5例患者为经典型PNH,4例为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在使用依库珠单抗前,血红蛋白尿发作次数为每月5(1~25)次。4例患者在接受依库珠单抗前需要输血,5例合并血栓,1例有肾功能损害。依库珠单抗的治疗中位时间为6(3~7)个月,随访时间为治疗后3(3~6)个月。使用依库珠单抗后,血红蛋白尿发作次数为0(0~1)次。在随访期内,无新发血栓形成。治疗后各个时间节点的LDH均较基线明显下降;部分患者HGB较基线有上升;输血依赖者均摆脱输血。疲劳功能评分(FACIT-Fatigue评分)在治疗后平均提升17.3分。2例患者发生BTH,经对症好转。3例出现了轻度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及死亡。结论:依库珠单抗对中国溶血性PNH的相关症状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输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吉西他滨致溶血尿毒综合征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致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检索国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18年11月12日),收集吉西他滨致HUS的病例报告与临床研究论文,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吉西他滨用药情况、HUS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肾组织活检结果、用药至出现HUS时间以及HUS治疗与转归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吉西他滨致HU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61例,男性22例,女性35例,性别不明4例;年龄25~81岁;原发疾病为胰腺癌者22例,肺癌18例,胆管癌7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软组织肉瘤、膀胱癌、肾癌各1例;HUS发生在首次应用吉西他滨后2~34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发生HUS时吉西他滨累积剂量为4 000~99 540 mg/m 2,中位累积剂量19 100 mg/m 2。61例患者中54例出现HUS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43例,79.6%)、外周性水肿(31例,57.4%)和呼吸困难(20例,37.0%);7例无症状。6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血清肌酐、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15例患者做了肾活检,均可见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发生HUS后均停用吉西他滨,给予对症或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治疗,或对症+血浆置换、对症+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在上述基础上再加利妥昔单抗或依库珠单抗治疗。61例患者中34例(55.7%)好转;27例(44.3%)在发生HUS后1~65个月内死亡,其中13例(21.3%)因HUS死亡。 结论:吉西他滨致HU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外周性水肿和呼吸困难,少数可无症状,但均出现与尿毒症和溶血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异常,肾脏主要病理学改变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变。HUS预后较差,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补体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补体系统作为先天性免疫的一部分,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补体与多种肾小球肾炎有关,如IgA肾病、膜性肾病、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3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狼疮性肾炎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各种因素导致局部或全身补体系统异常激活或调节功能障碍,均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而选择性阻断补体活化途径则对肾脏起保护作用。深入了解补体致病机制,有利于临床医生使用选择性补体抑制剂,为难治性肾脏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补体C5抑制剂依库珠单抗在系统性硬化病合并肾危象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系统性硬化病(SSc)合并肾危象是SSc的一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血压升高、急性肾衰竭和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是导致SS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后积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控制血压可改善预后,但仍有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肾功能持续恶化,总体结局较差。这种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补体系统的异常激活可能参与其中,早期应用补体C5抑制剂依库珠单抗可有效阻断补体系统活化,对难治性SSc肾危象患者可能具有治疗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