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性不孕症磁共振成像特征及临床病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卵巢性不孕症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临床病因。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完成盆腔3.0T MRI及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MR-HSG)检查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资料,分析不孕症相关卵巢因素,并对同时合并的子宫、输卵管异常进行评估。MRI评估病因最终经宫腔镜、腹腔镜、外科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而证实。结果:1 351例不孕症患者中1 296例符合要求纳入分析。经MRI及MR-HSG评估,其中494例(38.12%)有卵巢异常,包括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239例(48.38%)、多囊卵巢综合征116例(23.48%)、卵巢储备减退37例(7.49%)、卵巢肿块33例(6.68%)、卵巢损伤28例(5.67%)、多种卵巢疾病并存41例(8.30%)。单侧卵巢异常者257例(52.02%),双侧卵巢异常者237例(47.98%);91.7%(453/494)的患者患有一种卵巢疾病。20.85%(103/494)的患者为单纯卵巢因素性不孕,79.15%(391/494)为卵巢合并输卵管和(或)子宫异常的复杂因素性不孕。结论:不孕症相关性卵巢疾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应用3.0T MRI可综合分析卵巢性不孕症病因,联合MR-HSG技术,可对女性不孕的盆腔因素进行一站式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何若苹治疗不孕症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何若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国医大师何任教授,在中医药诊治妇科疾病方面有深厚造诣,尤其在治疗女性不孕症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不孕症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达到10% ~ 15%,导致不孕症的原因很多,有内分泌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子宫因素性不孕等.现将何主任治疗不孕症经验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OS患者来曲唑联合HMG促排卵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卵巢不敏感综合征(insensitive ovary syndrome)又称卵巢抵抗综合征(resistant ovary syndrome,ROS)或Savage综合征,是一种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高,雌激素水平偏低,却有正常卵巢储备的一种疾病,患者多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呈低反应.ROS患者临床上一般较少见,一直被认为是卵巢早衰的亚型或特异性卵巢早衰,占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的11% ~20%[1].本病发病率低,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尚不明确,少见治疗成功的案例报道,研究本病有效的促排卵方法对于该类不孕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介绍一例ROS患者,排除输卵管因素后,经过数个周期的雌孕激素替代治疗、HMG促排卵治疗及降调节后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后,均无优势卵泡发育,最终使用来曲唑联合HMG促排卵,有卵泡生长达优势并成功排卵的病例.本文结合该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探讨该类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并寻求其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对临床有所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辅助生殖技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发生异位妊娠,研究者开始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后异位妊娠发病机制及病因学进行研究.据报道[1-3],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率1.6% ~8.6%,比自然受孕高4倍.研究[1]发现,美国1999-2001年ART助孕HP的发生率为1.52%.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是ART的主要助孕指征,也是异位妊娠发生的主要原因,异位妊娠发生率可高达11%.2010年Kamath等[4]报道了1例ART后卵巢异位妊娠的罕见病例.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病因复杂,可能与不孕妇女的年龄、不孕类型、人工流产次数、异位妊娠次数、输卵管手术史、剖宫产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生殖健康特征及ART助孕的相关因素[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孕激素水平,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类型、个数,授精方式等]相关,现就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相关因素作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耳穴疗法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耳穴疗法通过刺激耳朵相应穴位,诊断和治疗心身功能障碍,近年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耳穴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通过调节内分泌促进排卵,减轻患者在取卵术中疼痛,缓解取卵移植过程中的焦虑,并且在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症中也发挥显著作用.现参阅近年发表的论文,对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试从多方面来了解耳穴疗法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以期对不孕症的诊疗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慢性子宫内膜炎在辅助生殖领域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浸润的慢性炎性疾病.CE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宫内节育器的植入[1]、既往流产史、双侧输卵管堵塞、经期时间延长[2].微生物感染被认为是引起CE的最主要病因[3-4],最常见的导致CE的细菌是粪肠球菌、肠杆菌科、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阴道加德纳菌、支原体属和其他与性传播感染相关的病原体,如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3].基于这一基本认识,国内外针对CE的治疗以口服抗生素作为一线治疗手段[5].其次,子宫内膜病理学异常也被认为是引起CE的病因之一,这其中就包括子宫内膜息肉[6]、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等[7].除微生物感染引起内膜局部炎症外,这种无菌性的微环境改变也可是导致内膜中免疫细胞的种群及功能紊乱,引起浆细胞浸润的原因[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阳性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5月因不孕症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行首次IU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57例患者.根据TST结果阳性与否分为TST阴性组(180例)和TST阳性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IUI资料和妊娠结局;又根据TST结果程度不同分为TST强阳性组(17例)和非强阳性组(2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TST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窦卵泡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不孕类型、输卵管因素性不孕占比、自然流产史及异位妊娠史占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卵泡生长方式和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ST阴性组患者的HCG阳性率(23.89%vs.20.78%)和临床妊娠率(22.78%vs.20.78%)略高于对照组,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随访至孕28周,两组患者流产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17.07%vs.6.25%,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异位妊娠.TST强阳性组和非强阳性组的临床妊娠率、HCG阳性率和流产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ST结果阳性对IUI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