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应用脏腑气化理论诊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现代医学之线粒体与中医之气均参与精微物质的转化并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线粒体功能与中医阳气功能相似,线粒体调控人体代谢与脏腑气化功能类似,线粒体动力学与肾精的作用类似.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病机为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司,西医病理机制为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激活、线粒体过度融合和分裂缺陷及线粒体生物合成障碍等.宣白承气汤、益气温阳护卫汤以及黄芪甲苷、连翘脂素、延龄草皂苷和南五味子等在调节脏腑气化功能的同时,也可改善机体线粒体功能,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间的异病同治提供依据,也为中医气化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调控Shh信号通路减轻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元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5/3/29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星形胶质细胞、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延龄草总皂苷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及假手术组,每组18只,灌胃5周后取材.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HE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ar antigen,NeuN)、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hh及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Gli1)的定位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euN和GFAP的表达.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NeuN、GFAP、Shh、补缀同源物1(Patched 1,Ptch1)、Gli1、Bax、Bcl-2、TNF-α及IL-10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区、皮质区神经元排列松散紊乱,尼氏小体减少,脑神经元损伤严重.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核显示染色质明显聚集,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嵴结构断裂,内质网区域肿胀.NeuN、Shh及Gli1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增多.此外,海马的NeuN、Shh、Ptch1、Gli1、Bcl-2和IL-10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GFAP、Bax和TNF-α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延龄草总皂苷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上述检测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被逆转.结论:延龄草总皂苷可以有效减轻VD大鼠神经元病理损伤,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激活Shh/Ptch1/Gli1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炎症、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3/29
-
延龄草总皂苷调控miR-1284对鼻咽癌6-10B细胞转移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5/3/29
目的 探讨延龄草总皂苷(TST)对鼻咽癌6-10B细胞转移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10B细胞分为对照组(给予含0 mg·L-1 TST的RPMI-1640培养液进行孵育)、miR-NC组(先转染miR-NC,再在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miR-1284组(先转染miR-1284 mimics,再在含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anti-miR-NC组(先转染anti-miR-NC,再用含40 mg·L-1 TST的RPMI-1640培养液进行孵育)、anti-miR-1284组(先转染miR-1284 inhibitors,再用含40 mg·L-1 TST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进行孵育)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含10、20、40 mg·L-1 TST的RPMI-1640培养液进行孵育).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情况,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情况,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1284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miR-NC 组、miR-1284 组、anti-miR-NC 组和 anti-miR-1284 组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8.72±2.72)%、(75.51±5.84)%、(73.31±6.89)%、(33.94±3.16)%、(25.57±2.64)%和(64.53±5.22)%,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2.71±4.34)、(96.26±7.17)、(97.92±7.65)、(51.72±5.29)、(41.23±3.62)和(85.39±7.97)个,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3、0.68±0.05、0.69±0.05、0.31±0.03、0.23±0.02 和 0.56±0.04,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58±0.04、0.16±0.02、0.14±0.02、0.52±0.04、0.59±0.04 和 0.29±0.03,miR-1284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3.12±0.25、1.00±0.00、1.00±0.00、3.25±0.27、1.00±0.00 和 0.36±0.03;高剂量实验组、miR-1284组和anti-miR-1284组的细胞放射增敏比分别为2.60±0.31、1.90±0.17和0.49±0.04.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miR-1284组的上述指标与miR-NC组比较,anti-miR-1284组的上述指标与anti-miR-NC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上调miR-1284表达来抑制鼻咽癌6-10B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从而增加鼻咽癌6-10B细胞对放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3/29
-
延龄草苷通过降低SCD1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5/3/8
目的:探讨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延龄草苷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CD1在临床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CCK-8检测不同浓度延龄草苷对SW620和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析不同浓度延龄草苷对上述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凋亡基因以及SCD1的影响;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延龄草苷与SCD1的结合部位及结合能.结果:SCD1的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高,mRNA高表达的阳性率为88%,且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种类和临床分期相关:与结肠癌相比,SCD1在直肠癌中具有更高的表达量,且随着临床分期加重,SCD1的表达随之升高;不同浓度延龄草苷一方面量效依赖地降低SW620和HCT116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集落形成,增加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氢键和共轭键与SCD1结合降低其mRNA和蛋白表达,该结合能高达-7.7 kcal/mol.结论:SCD1是与结直肠癌种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的蛋白;延龄草苷降低结直肠癌细胞活力、抑制增殖的机制可能是与SCD1结合降低其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5/3/8
-
延龄草总皂苷对缺血卒中后认知障碍大鼠Tau蛋白磷酸化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28
目的 基于Tau蛋白磷酸化及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探讨延龄草总皂苷对缺血卒中后认知障碍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5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延龄草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10 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缺血卒中后认知障碍模型.术后延龄草总皂苷低、中、高剂量分别给予延龄草总皂苷50 mg/kg、100 mg/kg、200 mg/kg灌胃(灌胃量5 mL/kg),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双蒸水灌胃,均1 次/d,连续灌胃8 周.末次灌胃结束后,采用Zausinger六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情况,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RT-qPCR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桥接整合因子1(Bin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Tau、磷酸化Tau(p-Tau)、p38MAPK、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皮质区及CA1 区神经元数量较少,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海马组织中Bin1 mRNA相对表达量和NLRP3、Tau、p-Tau、p38MAP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延龄草总皂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 均<0.05),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加(P 均<0.05),海马CA1 区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均<0.05),海马组织中Bin1 mRNA相对表达量和NLRP3、Tau、p-Tau、p38MAP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延龄草总皂苷对缺血卒中后认知障碍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下调NLRP3、Tau、p-Tau、p38MAPK、NF-κB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28
-
延龄草总皂苷通过抑制Keap-1/Nrf2/HO-1、Nrf2/SLC7A11/GPX4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4/10/26
目的 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铁死亡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CIRI模型后,将雄性SD大鼠分为 TST(0.1 g·kg-1)组、盐酸多奈哌齐(0.45 mg·kg-1)组、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利用Zea-Longa法评估神经功能变化,同时,使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利用HE和Nissl染色检查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为了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我们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的变化,并测定GSH-PX、SOD、MDA的含量.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检测GPX4、Nrf2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Keap1/Nrf2/HO-1、Nrf2/SLC7A11/GPX4 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表现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大,神经功能评分较高(P<0.01),神经元排列松散紊乱,尼氏小体减少.同时,线粒体呈现铁死亡状态.铁死亡相关:SOD、GSH-PX活力降低(P<0.01),MDA升高(P<0.01).GPX4、Nrf2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少,GPX4荧光强度降低.此外,海马的Keap1、Nrf2、HO-1、SLC7A11、GPX4 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给予TST后得到改善.结论 TST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提升了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了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eap-1/Nrf2/HO-1、Nrf2/SLC7A11/GPX4 通路介导的铁死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0/26
-
芋儿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芋儿七为百合科植物延龄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作为"太白七药"之一,其具有良好的安神、祛风止痛的功效,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失眠、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研究表明,芋儿七中的活性成分包括甾体皂苷类、黄酮类、倍半萜苷类、甾醇类等.现代药理学实验证实,芋儿七具有良好的镇静止血、改善心肌功能、促进凝血、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其中甾体皂苷是发挥这些药理活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整理了近几年芋儿七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探索新的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本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延龄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延龄草属(Trillium L.)植物全世界约有 50 种,我国有 3 种,分别为吉林延龄草T.kamtschaticum Pall.、西藏延龄草T.govanianum Wall.和延龄草T.tschonoskii Maxim.延龄草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药用延龄草属植物在抗癌、抗炎、镇痛、抗阿尔茨海默病、保肝、抗病原微生物、抗骨质疏松、抗氧化及改善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国内外延龄草属植物的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延龄草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延龄草总皂苷对2-VO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观察延龄草总皂苷(TST)对大鼠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神经血管单元(NVU)和神经环路完整性的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T组及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法建立脑缺血后认知障碍模型.造模后,TST组给予TST 100 mg/kg灌胃,多奈哌齐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0.45 mg/kg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8 d.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HE、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突触核蛋白(SYN)的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生长关联蛋白43(GAP43)表达水平.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树突棘数量和SYN表达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神经元、尼氏小体、树突棘数量和SYN表达量增多(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VEGFA表达水平升高(P<0.05),PSD95、GAP43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TST组和多奈哌齐组IL-1β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VEGFA、IL-10、GAP43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TST可能通过促进突触可塑性和NVU重塑减轻2-VO模型大鼠的认知障碍,有望用于卒中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延龄草皂苷对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少突胶质细胞GSK-3/β-catenin/CRMP2信号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观察延龄草皂苷(TSTT)对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少突胶质细胞GSK-3/β-catenin/CRMP2信号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STT 65 mg/kg组、TSTT 33 mg/kg组和金纳多组,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15 d.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纤维损伤,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梗死灶周围皮层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蛋白聚糖(NG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梗死灶周围皮层GSK-3、β-catenin、脑衰蛋白反应调节蛋白-2(CRMP2)基因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患侧脑组织明显坏死,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胞体皱缩,单位面积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神经纤维丢失、排列混乱,髓鞘中有大量空泡,神经纤维相对积分光密度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TSTT 65、33 mg/kg组大鼠神经细胞形态有所改善,单位面积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P<0.01),神经纤维排列较有序,髓鞘中空泡较少,神经纤维相对积分光密度显著增加(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CNPase阳性表达显著降低,NG2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NG2/GSK-3β、NG2/β-catenin、CNPase/GSK-3β、CNPase/β-catenin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TSTT 65、33 mg/kg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CNPase、NG2表达显著升高,CNPase/GSK-3β、NG2/GSK-3β阳性细胞显著减少,CNPase/β-catenin、NG2/β-catenin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GSK-3α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β-catenin、CRMP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TSTT 65 mg/kg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GSK-3α、GSK-3β mRNA表达显著降低,β-catenin和CRMP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TSTT可减轻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保护少突胶质细胞,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存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GSK-3表达,上调β-catenin、CRMP2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