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康复训练调节线粒体损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作为COP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力和肌耐力下降、肌纤维类型改变、骨骼肌质量降低.线粒体损伤是引起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之一.线粒体不仅为骨骼肌提供能量,同时也参与活性氧(ROS)产生、自噬和蛋白质周转,对维持骨骼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述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改变、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损伤作用机制以及运动康复训练对COPD骨骼肌线粒体损伤的潜在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线粒体和骨骼肌功能间的关系,为优化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运动康复方案提供参考.其中,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改变主要包括线粒体呼吸链受损、线粒体自噬激增和线粒体生物发生减少3个方面;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损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增加骨骼肌降解、减少骨骼肌生成和干扰骨骼肌分化;运动康复训练对COPD骨骼肌线粒体损伤的潜在影响主要包括运动康复训练可修复COPD患者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调控COPD患者骨骼肌线粒体自噬和促进COPD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下一步研究仍需探讨线粒体对维持骨骼肌正常功能结构的关键作用、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发生原理以及运动康复训练调节线粒体损伤改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运动康复训练干预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现状及用药记录器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吸入用药的依从性是影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重要因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差与患者高病死率、高医疗花费密切相关。用药记录器作为用药依从性评估的金标准,可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客观准确的用药数据,进而辅助临床决策。文章就吸入给药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意义、用药依从性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所面临的挑战、用药依从性的评估方法以及用药记录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胸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及合并症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合并症的发生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和医疗费用。胸部CT作为常见的胸部影像学检查,不仅能评估COPD患者的气道结构变化、肺气肿程度以及急性加重风险,同时还能对COPD合并症进行早期评估,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就胸部CT在COPD病情及合并症评估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秒率正常值下限与固定比值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一秒率<正常值低限与一秒率<固定气流受限两种慢阻肺诊断标准,在疾病危险因素、患病率、人口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相关性、预后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就此两种诊断标准对慢阻肺诊断及预后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8例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尘肺病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原因,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以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确诊38例死亡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尘肺病死亡患者的基本情况、行业工种分布、病程、工作性质、报销类型、并发症/合并症,以及直接死亡原因等内容。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接尘工龄尘肺病死亡患者的病程差异。结果:38例死亡尘肺病患者中男性37人、女性1人,接尘工龄5~37(19.29±8.17)年,病程5~41(20.26±8.53)年,死亡年龄27~86(70.42±12.26)岁。尘肺壹期10例、贰期18例、叁期10例,矽肺32例(84.21%)。年龄分布≥65岁30人(78.95%),<65岁8人(21.05%)。从事行业以金属制品业(18人,47.37%)为主,工种分布以掘进工(11人,28.95%)为主。接尘工龄10~<30年的死亡尘肺病患者占76.32%(29/38),接尘工龄20~<30年的尘肺病患者平均病程最长[(24.00±9.39)年],不同工龄组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81, P=0.165)。死亡患者工作单位为私人企业或工厂,住院费用个人承担为21人(55.26%);工作单位为国企,住院费用工伤报销17人(44.74%)。死亡尘肺病患者合并症/并发症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18例(47.3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18例(47.37%)。直接死因居前3位的分别为尘肺病13例(34.21%)、肺部感染10例(26.32%)和肺癌7例(18.42%)。 结论:38例死亡尘肺病患者多合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尘肺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当前,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SARS-CoV-2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感染宿主细胞,在引起呼吸系统损伤的同时,也造成急性心肌损伤和慢性心血管疾病。COVID-19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也十分常见,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需要提高认识和积极防治。本文综述了COVID-19合并及继发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相互影响机制及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增进临床医师对COVID-19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认识和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铁死亡调控机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可逆性气流持续性受限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与机体自身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与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及氧化应激相关。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铁依赖的脂质氢过氧化物累积所致的细胞死亡,目前有研究表明铁死亡调控机制与COPD发生发展相关。本文通过对铁死亡调控机制及其与COPD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未来临床基于铁死亡研发COPD治疗药物提供新发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冠疫情下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闭环管理医疗服务保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接诊闭环内冬奥相关患者的情况,总结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大型体育赛事定点医院闭环管理医疗保障经验。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诊患者的信息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患者的就诊特征。结果:2022年1月4日冬奥赛前阶段开始至3月16日冬残奥保障结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共接诊207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患者,其中中国籍184人(88.9%);运动员11人(5.3%);发热患者69人(33.3%),非发热患者138人(66.7%)。患者数量排名前三位的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59人(28.5%)、急慢性损伤53人(25.6%)和消化系统疾病29人(14.0%)。11名运动员患者均为急慢性损伤。结论:患者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慢性损伤为主,具有重点突出、病种多样的特点;发热患者随着新进入闭环人员增多而增加,闭环内人员稳定后逐渐减少,非发热患者在比赛期间相对较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大气颗粒物与温度、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气污染和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尤其是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与COPD的发病率、住院率、病死率之间存在关联性。本文针对大气颗粒物及温度、湿度对COPD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理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制定COPD人群防治策略提供新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哮喘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动态监测。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IOS)肺功能检查因其相对简单的操作要求以及对肺气道功能检查的独特性,在支气管哮喘的诊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临床上对于IOS检查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应用上尚未得到共识。该文通过对IOS检查在儿童哮喘的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哮喘控制、哮喘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医生对IOS检查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