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行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干骺端-骨干交界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逆行弹性髓内针(ESIN)技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干骺端-骨干交界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逆行ESIN技术治疗的儿童肱骨远端干骺端-骨干交界性骨折共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3.0~13.2岁,平均6.4岁;左侧9例,右侧5例。术中在骨折闭合/切开复位基础上,选取直径合适大小ESIN 2枚,预弯后分别由肱骨远端内、外侧穿入肱骨骨髓腔,直至肱骨近侧干骺端。术后采用肩外展支架或者长臂石膏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行X线检查,测量术毕即时及末次随访时X线正位片Baumann角及观察侧位片肱骨前缘是否通过肱骨小头,分析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同时按照Flynn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本组14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0~27个月,平均18.4个月,术毕即时及末次随访时X线正位片Baumann角均在正常范围,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位片肱骨前缘线均通过肱骨小头。按照Flynn功能评分,优13例,良1例。患儿均未发生伤口感染、髓内针移位,未出现Volkmann挛缩、肘内翻畸形、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逆行ESIN技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干骺端-骨干交界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引导下经皮克氏针撬拨联合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及髓内针在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提供一种微创、无辐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例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有无神经损伤、或骨骺早闭等。结果:16例手术时间(26±3.7)min,术中出血量(2±1.5)mL,术中透视2~6次,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8±0.5)个月。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3~8个月取出内固定,平均时间5.5个月,患儿均获得骨性愈合;参考Metaizeau评价标准,14例疗效为优,2例疗效为良,优良率100%。功能评定:15例为优,1例为良;优良率100%。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骨骺早闭;1例取出内固定后出现切口感染,门诊随访愈合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安全可靠;联合应用弹性髓内针可以避免桡骨近端骨骺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创逆行弹性钉髓内三维角度面性支撑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创逆行弹性钉髓内三维角度面性支撑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微创逆行弹性钉髓内三维角度面性支撑治疗76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男50例,女26例;年龄19~94岁,平均(47.55±2.71)岁。均为闭合性损伤。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定患侧肩关节疗效,采用Mayo评分评价患侧肘关节功能,DASH调查表评价上肢功能。结果: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25 min,平均20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11 ml。骨折均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83%的患者对位超过4/5,冠状位成角0~8°,平均3°;94%的患者冠状位成角小于5°,矢状位成角0~13°,平均6°;90%的患者矢状位成角小于10°,旋转0~6°,平均3°;95%的患者旋转小于4°。76例均获得随访10~48个月,平均19.5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周,骨性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周。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关节僵硬等,无针道感染、激惹、松动等。术后12周时肩关节Neer评分:优73例,良3例,优良率100%;肘关节Mayo评分:优76例,优良率100%;DASH评分0~18分,平均8分,92%的患者DASH评分小于10分,上肢功能正常,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有效率100%。结论:微创逆行弹性钉髓内三维角度面性支撑弹性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技术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后出现骨延迟愈合的原因及预后,为骨折延迟愈合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5年7月至2020年4月应用ESIN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且术后复查发现骨折延迟愈合的9例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年龄、受伤机制、骨折部位、手术方式、出院后管理及后期康复情况等资料,收集针对骨折延迟愈合的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后的结果。结果:9例患儿中,男6例,女3例;学龄前期(4~6岁)1例,学龄期(7~12岁)6例,青春期(13~18岁)2例;骨折部位:肱骨1例、尺桡骨2例、股骨2例、胫骨4例;高能量损伤(包括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和重物砸伤)7例,低能量损伤(摔伤、扭伤等)2例;开放性损伤3例,闭合性损伤6例;切开复位4例,闭合复位5例。9例患儿经处理后骨折均已完全愈合,愈合时间6~2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0.5个月。2例尺桡骨双骨折延迟愈合患儿经延长石膏固定时间、制动后骨折愈合;2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患儿经支具保护下适当负重后骨折愈合;1例股骨骨折延迟愈合患儿经取出ESIN改髋人字管型石膏外固定后骨折愈合;1例胫骨、1例肱骨及1例股骨延迟愈合患儿经抗感染、患肢制动后骨折愈合;1例胫骨延迟愈合患儿经断端自体骨植骨+石膏固定处理后骨折愈合。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骨折后骨延迟愈合的治疗方式不同,本组病例采用了加强固定、增加断端应力刺激、抗感染、植骨重建等方法,均达骨性愈合。去除引起延迟愈合的因素、稳定骨折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种不同方法治疗大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接骨板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并获随访的110例大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资料。男73例,女37例;年龄(11.6±2.3)岁(10~14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手法复位组48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组(经皮克氏针组,35例)与切开复位接骨板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切开复位组,27例)。3组患儿骨折复位术后均采用肘下短臂前后石膏托外固定,骨折愈合后拆除石膏,行患肢腕关节功能训练。对3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再移位率及腕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手法复位组、经皮克氏针组、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2±8.4) min、(35.4±12.2) min、(68.5±20.4) 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2.1±3.8) d、(44.2±4.3) d、(48.4±5.3) d,治疗费用分别为(2 000.4±551.3)元、(8 000.2±1 151.6)元、(20 010.7±2 453.3)元。3组手术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226, F=58.427,均 P<0.05)。患儿均获6~18个月[(11.2±3.7)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时腕关节功能按Berton愈后评价标准,手法复位组、经皮克氏针组、切开复位组优良率分别为89.6%(43/48例)、91.4%(32/35例)、92.6%(25/27例)。手法复位组有6例患儿术后2周内出现骨折再移位。出现针尾激惹症状4例(经皮克氏针组3例,切开复位组1例)。患儿骨折均顺利愈合,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骨不连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接骨板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评估上无差异。手法复位术后骨折再移位率高;切开复位手术创伤大,治疗费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骨折再移位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大龄儿童不稳定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胫骨骨折X线愈合评分系统评价儿童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胫骨骨折X线愈合评分系统(modified radiographic union score for tibial fractures,MRUST)评价儿童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为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后骨愈合的评估与负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5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弹性稳定髓内针(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固定术后4~8周的正位及侧位股骨X线片。共收集到45组正位及侧位X线片,由3名观测者使用MRUST分别进行3次评分。采用95%置信区间(95% CI)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观测者内和观测者间MRUST评分的一致性。 结果:本组45例MRUST评分为(9.02±1.94)分,范围为4~12分。总体ICC评分为0.81(95% CI:0.74~0.88)。在3次观测中,3名观测者之间一致性评价较强或强,ICC评分分别为0.74(95% CI:0.62~0.84)、0.88(95% CI:0.82~0.93)和0.88(95% CI:0.81~0.92)。每名观测者的观测值平均后,3名观测者之间一致性评价强,ICC为0.92(95% CI:0.88~0.95)。3名观测者内一致性评价为较强或强,ICC分别为0.93(95% CI:0.89~0.96)、0.78(95% CI:0.68~0.87)和0.73(95% CI:0.60~0.83)。每次3名医师的观测值平均后,3名观测者内一致性评价为强,ICC为0.89(95% CI:0.83~0.94)。 结论:MRUST评分系统评价儿童股骨干骨折ESIN治疗后骨愈合情况,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好,这为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愈合评估及负重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顺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顺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distal radius diaphyseal metaphyseal junction fracture,DRDMJ)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科采用顺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5例儿童DRDMJ,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合并尺骨骨折21例。手术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复位后将预弯的弹性髓内钉顺行插进髓腔固定骨折端,复位失败行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本组克氏针撬拨辅助复位9例,同时行尺骨弹性髓内钉顺行固定18例。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愈合时间4~6周,平均5.2周;无一例延迟愈合与畸形愈合,无一例骨骺及神经损伤,无一例钉尾激惹症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末次随访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儿童DRDMJ复位固定困难,采用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位后弹性髓内钉符合桡骨的生理学特征,具有创伤小、对骨骺生长干预少等优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关节造影下撬拨复位弹性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儿童O′Brien Ⅱ型和Ⅲ型桡骨颈骨折病例共41例。16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前骨折移位成角平均为(67±16)°(35°~90°);25例行关节造影下撬拨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术前骨折移位成角平均为(63±15)°(31°~88°)。以Metaizeau影像学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以Steele评分评价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功能和提携角大小。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19个月。术后克氏针组骨折成角平均为(4±2)°(0°~7°),弹性钉组为(3±2)°(0°~8°)。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患侧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克氏针组双侧提携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弹性钉组双侧提携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etaizeau评分克氏针组87%(14例/16例)为优,13%(2例/16例)为良;弹性钉组84%(21例/25例)为优,16%(4例/25例)为良。Steele评分克氏针组81%(13例/16例)为优,13%(2例/16例)为良,6%(1例/16例)为中;弹性钉组88%(22例/25例)为优,12%(3例/25例)为良。 结论:关节造影可清晰显示肱桡关节软骨面情况,便于判断肘关节整体对位关系。关节造影监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结合弹性钉内固定是治疗儿童O′Brien Ⅱ型和Ⅲ型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及青少年肱骨内上髁合并桡骨颈骨折的诊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肱骨内上髁合并桡骨颈骨折的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1年8月福州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2例肱骨内上髁合并桡骨颈骨折患儿资料。男6例,女6例;年龄(11.1±2.5)岁。肱骨内上髁骨折根据Papavasiliou分型:Ⅱ型7例,Ⅲ型2例,Ⅳ型3例;桡骨颈骨折根据Judet分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5例。其中2例JudetⅠ型桡骨颈骨折X线片检查漏诊,经CT检查确诊。内上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9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3例;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8例,保守治疗4例。术后采用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测量双侧提携角并采用Kim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KEPS)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40.0±25.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6.3±1.2)周。末次随访时测量提携角:患侧为15.5°±2.6°,健侧为14.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末次随访时KEPS评分:患侧为(96.3±5.3)分,健侧为(98.8±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骨不连、肘外翻、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各向稳定性恢复良好。 结论:肱骨内上髁合并桡骨颈骨折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特殊的肘关节伸直外翻型损伤,较易漏诊;治疗应以恢复关节匹配及关节稳定性为目标,力求获得良好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科采用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6~12岁,平均9.1岁。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切口长度平均(2.8±0.5)cm,手术时间平均(42.5±3.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2±1.3)ml,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平均(3.5±0.7)次;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1±1.2)周;末次随访时Cooney腕关节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7.2±2.1和97.8±1.1,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骨骺早闭,无针尾激惹症状。结论:超声引导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微创、出血少、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少、疗效确切的特点,并且二次取出方便,可减轻患儿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