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具体实施策略.方法 基于数字化管理门静脉高压多学科会诊及管理平台系统通过整合数字识别、数据清洗、结构化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疾病管理平台.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模块设计、应用流程及团队协作机制,展示了如何通过多维数据分析和个性化随访支持,满足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随访需求.结果 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构建的管理平台,在多学科精准评估的基础上,个性化定制方案并进行长期动态管理,共纳入428名随访需求患者,依从性提高到了 94%,复诊率达到了 78%,患者满意度达到100%.同时,显著提升了临床与科研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动力,该项目框架还促成了多个项目、多次获得市级奖项等,促进了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结论 通过管理平台的应用,有效地强化了门静脉高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推动了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教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未来的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证基础和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东省鲁中地区农村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做好鲁中地区农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提升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能力.方法 2022年冬季—2023年春季,采用全员调查法,对淄博市每个区县所有村居实现全覆盖摸底排查,使用统一的调度统计表,对农村地区燃煤取暖住户开展实地走访、现场调查、交流座谈,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 淄博市农村冬季燃煤取暖住户总数为25.64万户.全市居民冬季燃煤取暖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仅沂源县、高青县、淄川区3个区县燃煤取暖户数就占到了全市燃煤取暖总户数的74%以上.因境内山地较多,村居多而分散,集中供暖管道施工难度大,淄博市村居集中供暖普及受到极大阻碍.城镇化率与燃煤取暖户数占比呈负相关(r=-0.64,P<0.05),即城镇化率越高,农村燃煤取暖户数占比越少.淄博市各区县农村地区已部署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为群众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开展安全宣传引导、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但仍存在农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缺乏、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薄弱、政府部门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论 应针对发现问题对标整改,从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引导、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安全监管机制等方面施策,全面提升淄博市农村地区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强化财会监督背景下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国家在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上逐渐放权,公立医院在加强财会监督的要求下,科研经费管理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文章梳理目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财会监督的视角,提出了加强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监管体系和管理机制、推进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等改进建议,旨在帮助公立医院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强迫症研究的未来方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强迫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过去三十年,强迫症患者可以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中获益,总体结局大为改善,但我国强迫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对薄弱,未成体系,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和推广。因此,未来我国在建立高质量的中国强迫症研究数据库基础上,应重点强化强迫症的基础研究、核心症状、残留症状、临床亚型、共病机制和干预,及其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等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评价与反馈法在提高《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授课效果中的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重视教学准备阶段的价值及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应用评价与反馈法等综合方法进行干预,强化备课效果,以评促教,以提升《外科手术学基础》课堂授课质量。方法:在《手术学基础》教学备课、上课实践活动中;以专家评审反馈、高清视频录像反馈、个体化指导等方法进行干预;从教员同行、学员双边人手进行量表评估。将研究所得数据输入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讲评价表(教员版)总分在两次试讲及正式上课各时间点,总分分别为(78.84±4.06)分、(85.75±3.79)分、(91.38±2.89)分。三次评分依次递增,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0.001)。三次评估同行评分优秀率(评分≥90分的课堂数占全部课堂数的比例)分别为0%、0.91%、81.81%。正式上课教学评估中,教员同行和学员评分总分平均分分别为(91.38±1.89)分、(91.98±2.56)分,组内相关系数ICC法比较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681, 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教学培训方式及方法得当(反馈、辅导、教员和学员双边人手随堂评分机制等措施的应用),有利于青年师资基本授课技能和其对教学的兴趣的提高,提高了课堂授课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2022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构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质量评价与管理是VTE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是推动VTE防治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促进临床医务人员规范合理地进行动态评估与落实防治措施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评价VTE防治质量的指标。基于此,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指南、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多学科专家研讨,以“重要性、特异性、代表性、敏感性、可获得性”为标准,制定了评估质量、预防质量、结局质量三大类核心指标,明确了各项质量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公式、意义、数据来源、评价方法、相关解释和推荐意见,以期强化临床医务人员对VTE风险、出血风险动态评估以及规范化预防和治疗的关注与执行,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间的差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1-201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自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鲁山县畜牧局收集2011-2019年人畜布病监测数据,对布病的血清学、病原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共调查高危人群15 943人,血清学检测10 834人,阳性检出率为23.11%(2 504/10 834)。其中,2013年布病血清阳性检出率快速增高,2016年后呈下降趋势;男性阳性检出率为25.87%(1 593/6 157),女性为19.48%(911/4 677);年龄主要集中在40~< 70岁,占70.45%(1 764/2 504);各职业中农民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5.97%(2 242/8 634)。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间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1.163、27.855、257.412, P均< 0.01)。共分离培养急性期布病病例血样578份,检出布鲁氏菌215株,阳性检出率为37.20%。 结论:平顶山市鲁山县人间布病的高危人群主要为从事养殖业的中老年男性农民。建议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新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心肺复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常用的多种培训和考核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在新的培训模式探索中,"阶梯式"培训有助于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低强度、高频率"培训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减轻教学双方的负担,又能够通过反复强化提高培训效果。将不同培训方法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在充分发挥不同方法优势的同时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此外,培训中还应引入"单项否决机制"方法以加强对核心技术的考核;角色扮演的场景模拟可能是训练团队复苏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全世界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在2015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颁发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临床诊治指南2020版。在2020版指南中,明确强调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病的背景复杂,尤其子痫前期-子痫存在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综合征发病性质。不仅孕妇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程度和表现形式复杂,子痫前期的首发症状也存在多样性。于此基础上,本指南在强调各种风险因素识别同时,提出应重视妊娠期的临床预警信息,强化产前检查,提高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能力,并在降压和预防抽搐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注意各种诱发病因的诊治。本指南旨在为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并扩展临床多方面诊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及对策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针对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要求,分析总结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内容及对策建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要围绕治理现代化、人才现代化、设备技术现代化、科学研究现代化和法规体系现代化等方面进行建设。对策建议要重新定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创新理顺疾病防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疾病防控人才、设备技术现代化建设,强化疾病防控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法规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