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因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自我效能和躯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归因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自我效能和躯体功能的影响,为患者功能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河南省骨科医院风湿病科就诊的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6次归因疗法。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健康评估问卷(HAQ)、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晨僵时间以及关节炎自我效能感量表(ASE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HAQ、CDAI得分分别为(0.62 ± 0.23)、(9.52 ± 3.15)分,晨僵时间为(31.76 ± 5.80)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91 ± 0.33)、(12.41 ± 2.70)分和(35.91 ± 7.9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9、4.04、2.46,均 P<0.05);试验组ASES中疼痛、功能、其他症状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6.58 ± 1.20)、(5.88 ± 1.36)、(6.67 ± 1.90)和(6.30 ± 0.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7 ± 0.76)、(5.18 ± 1.24)、(5.59 ± 1.73)和(5.59 ± 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21~3.77,均 P<0.05)。 结论:归因疗法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提高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归因理论的心理行为疗法对卵巢癌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探讨基于归因理论的心理行为疗法对卵巢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 月 1 日收治的82 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联合基于归因理论的心理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心理健康状况[采用 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健康行为能力[采用健康行为能力量表(SRAHP)],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结果:干预 1 周后,两组CD-RISC、SRAHP评分及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CL-90 评分及应对方式中屈服、回避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归因理论的心理行为疗法用于卵巢癌患者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水平及健康行为能力,改善应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1日~2023年5月1 日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水平(采用健康教育知识考核调查表)、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心理状态[采用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简单自测抑郁量表(PHQ-9)]、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及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AHSMSRS、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AD-7、PHQ-9、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归因疗法联合反馈-强化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针刺联合归因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归因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将 93 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6 例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7 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归因训练干预.2 组均连续干预4 周.比较2 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归因方式问卷(ASQ)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 2 组干预后NIHSS评分、HAMD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 NIHSS 评分、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 组干预后ASQ评分、CD-RISC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ASQ评分、CD-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针刺联合归因训练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归因评分及心理弹性,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抗肿瘤药物联合疗法价值归因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准确评估抗肿瘤药物联合疗法及组成联合疗法的各药物价值.方法:详细介绍价值归因的原理及使用条件.结果:总结基于各单药疗效比值的归因、基于边际价值的归因和分段分配价值归因三种基本价值归因类型及相关变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价值归因方法的结果,给出选择思路.结论:价值归因应用具有独特优势,也存在局限性,应全方位收集证据,进一步完善方法,权衡各方利益谨慎选择适用方法,最终构建适合我国的特色价值归因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黄帝内经》五脏虚实辨证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脏腑辨证起源于《黄帝内经》,五脏虚实辨证是《内经》时期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为探究五脏虚实辨证与治疗的内容与特点,将《内经》中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内容虽零散,不成体系,但是均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体系为基础,虚实证候的出现多归因于本脏与相表里脏的脏腑功能失常与经络循行异常,五行生克关系也融入在五脏虚实辨证之中.治疗多采用针刺疗法,选取相应经脉穴位,行补虚泻实手法,对于五脏实证,也可以选用泻血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幸福PERMA模式联合榜样激励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及归因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观察幸福PERMA模式联合榜样激励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及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2022 年 8 月于医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实施抗精神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幸福PERMA模式联合榜样激励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程度、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归因方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事件归因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事件归因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幸福PERMA模式联合榜样激励疗法可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提高其认知功能及自尊水平,改善归因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微小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下腰背部痛是一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常归因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与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破坏,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目前,没有针对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生理学的临床疗法.microRNA (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miRNA不仅可以调节体内许多正常的生理过程,还可以在许多疾病(包括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多种miRNA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和细胞中差异表达.其中,一些miRNA已被证明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多种病理过程有关,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增殖,炎症反应及软骨终板的退变.本综述将主要关注mi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和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昼夜节律研究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的临床症状具有关节肿胀、僵硬、疼痛晨起加重, 白天缓解到相对稳定状态的典型的昼夜节律特征.前期研究发现其临床表现的昼夜节律变化归因于RA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的昼夜振荡, 而基于RA昼夜节律性制定的药物时间疗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临床进展.而针对RA的昼夜节律性, 针灸治疗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进展;对RA病理生理的昼夜节律性以及针灸如何基于其昼夜振荡对RA进行良性调节进行检索、整理、总结, 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肌能量代谢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尽管目前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较高.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心力衰竭进展过程中健康心脏的代谢途径会发生改变,并且嘌呤能信号与心脏能量代谢相关.另外,心力衰竭合并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也会对代谢途径产生影响.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对心血管的作用也部分归因于它们对代谢的影响,因此,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