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医院管理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北京协和医院应用标准化管理理论,以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机制为重点,通过系统性的实践,开展了现代医院管理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医院将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最优、竞争原则应用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实践,提出基于标准系统管理理论的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即制度体系架构标准化、制度建设过程标准化、制度管理机制标准化,以期有效解决医院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系统性、实践性与可持续性的问题。制度的价值与生命力取决于其可持续的发展,按照系统效应、结构优化、有序发展与循环控制的标准系统管理原理,可推进医院制度体系的优化,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循环式PDCA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精细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强化健康管理学科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同质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健康管理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实施常规质量控制与循环式计划(P)、执行(D)、检查(C)和处理(A)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常规质量控制与循环式PDCA管理模式的差异化,探讨循环式PDCA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实施循环式PDCA管理模式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持续改进后,核心制度落实率、医疗质量控制率、体检流程优化率、体检报告优良率、医疗设备完好率、安全体检率、危急值报告率、受检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率、检后医疗服务率、随访观察率等质控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率和不良投诉率均显著下降。因此,循环式PDCA管理模式对健康管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建立基于适体-纳米金的比色生物传感器用于快速检测Lp-PLA2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筛选血管炎性标志物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DNA适体,并建立以非标记核酸适体-纳米金为探针的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方法学建立。通过磁珠固定SELEX技术经孵育结合、ssDNA分离、PCR扩增、单链回收的8轮循环筛选Lp-PLA2适体,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流式细胞术验证适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适体二级结构及其与靶蛋白的三维分子对接。随后制备适体-纳米金复合物,利用靶标竞争结合导致纳米金溶液在盐诱导下凝聚引起颜色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溶液的吸光度检测靶标浓度,建立样品溶液中Lp-PLA2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结果:筛选获得3条高亲和力、强特异性的Lp-PLA2核酸适体B76-2、B76-4及B76-5,解离常数分别为1.07、1.26及1.75 nmol/L;并成功基于B76-2适体构建纳米金比色传感方法,其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是20~500 ng/ml和78 ng/ml,反应时间30 min,可特异性区分靶标与其他血栓标志物如凝血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结论:利用核酸适体-纳米金显色实现了简单、快速、特异的Lp-PLA2可视化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动脉导管对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关闭或保留动脉导管对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术前规划和术后血流动力学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患者个体化肺动脉闭锁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三维血管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对模型进行虚拟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保留或关闭动脉导管。利用计算血流动力学方法分析比较术前及虚拟术后的血流参数差异。结果:保留动脉导管竞争性减少通过分流管的血流量,但肺血流量增加。通过分流管的血流与通过动脉导管的血流相互冲击,在肺动脉形成复杂湍流,具有低壁面切应力与高振荡剪切指数,可导致较高的流动能量损失。结论:行改良Blalock-Taussig术时保留动脉导管将导致肺血流过多、体循环灌注不足、增加心脏负荷及心力衰竭风险,并不能降低潜在的血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长江流域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与障碍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建设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开展城市绿色发展评估和障碍影响识别有助于推动长江流域绿色发展.构建了以水为纽带、体现"三水"统筹的长江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基于CRITIC-熵权、TOPSIS、障碍度模型和系统聚类等综合评价方法,对流域内63个重点城市2012-2021年的绿色发展和障碍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共抓大保护以来长江流域城市绿色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经济规模、生产率、环境效率对城市绿色发展的阻碍明显减小,产业结构重化工化、农业面源污染的阻碍更加突显,多数城市绿色发展都面临水资源开发程度高和经济社会用水效率低的障碍;(3)生态阻力型城市应重点加强水生态环境安全管理,降低资源开发强度,执行更严格的管控制度;经济阻力型城市应重点发展零污染产业,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效率阻力型城市应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工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大幅提高资源环境效率;生态-经济阻力型城市应率先推动涉水产业绿色改造和优化升级,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加强涉水产业环境风险管理;混合阻力型城市应重点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资源环境效率提升,同时统筹好"三水"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老年患者应用艾司氯胺酮麻醉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保证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选择麻醉药物成为麻醉医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老年人往往各系统功能生理性降低,重要器官代偿能力减弱.艾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通过非竞争性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及抗抑郁等作用,同时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老年患者麻醉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艾司氯胺酮在老年患者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寄生入侵对循环竞争系统动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
寄生感染能够通过调节宿主种群的种间竞争关系影响种群动态,进而干扰整个竞争群落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通过构建寄生物种干扰下的循环竞争系统,探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种群动态与物种续存对寄生特征的响应机制.模拟结果显示,寄生物种的入侵是影响循环竞争系统不稳定性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首先,寄生的入侵能够显著改变种群周期振荡模式,导致寄生调节的竞争系统在大时间尺度上呈现群落水平上的周期振荡,小时间尺度上呈现单种群的周期振荡.同时,种群生物量的时间序列自相关性和偏自相关性分析显示,大时间尺度上的群落周期振荡和小时间尺度上的种群周期振荡动态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其次,寄生入侵可导致阶段性平衡动态下的两物种灭绝,续存单物种的周期振荡动态,而局部稳定状态下,寄生入侵可引起循环竞争系统中三物种呈现完全一致的周期性振荡.同时,寄生循环竞争系统在达到平稳的过程中,产生生态系统中的瞬时动态行为,即两种动力学行为上突然转变的现象.此外,寄生物种的三个主要特征参数(传播率,脱落率以及致死率)均被证实能够改变大时间尺度或小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大小以及对应的物种丰富度.总之,寄生物种的入侵能够显著地改变竞争群落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调控大肠杆菌胞内ATP和NADH水平促进琥珀酸生产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琥珀酸作为一种重要的 C4 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医药等领域.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发酵生产琥珀酸受胞内辅因子不平衡的影响,存在产率低、生产强度低、副产物多等问题.为此,对不同氧气条件下琥珀酸产量和化学计量学分析发现,微厌氧条件下E.coli FMME-N-26 高效积累琥珀酸需要借助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为还原性三羧酸途径(reductive tricarboxylic acid pathway,r-TCA)提供足够的ATP和NADH.通过减少ATP消耗、强化ATP合成、阻断NADH竞争途径和构建NADH回补路径等代谢工程策略,组合调控胞内ATP与NADH含量,获得工程菌株E.coli FW-17.通过发酵条件优化,菌株E.coli FW-17 在 5 L发酵罐能积累 139.52 g/L琥珀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17.81%,乙酸浓度为 1.40 g/L,降低了 67.59%.进一步在 1 000 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实验,琥珀酸产量和乙酸浓度分别为 140.2 g/L和 1.38 g/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引起竞争性逆向血流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冠状动脉竞争性逆向血流(CCRF),也被称为"假血栓",是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见到的一种血栓样充盈缺损现象,主要因为上游冠状动脉的严重狭窄或次全闭塞以及对侧良好侧支循环的建立.因冠状动脉中度狭窄而引起的CCRF现象少见,本文介绍1例由于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引起的CCRF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现象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研究中的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非编码RNA指由基因组转录产生、不翻译为蛋白质、却具有特定功能的RNA分子.根据长度,可将非编码RNA细分为miRNA、lncRNA、cir-cRNA及piRNA等.其中,以miRNA、lncRNA及circRNA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及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较为多见.目前,因其便利、易取、经济等优点,循环miRNA在AD早期诊断中表现出其独特的价值.荟萃研究表明,利用循环miRNA组合,能有效地区分开AD患者与健康对照,其总体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0.88,0.80和0.83,证实非编码RNA可能是一种具有该病诊断潜力和临床价值的生物标记物.此外,通过非编码RNA间相互竞争制约作用,构建的ceRNA网络能用于预测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对开发新药及了解疾病发生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lncRNA BDNF-AS作为ceRNA网络的一环,通过与miR-9-5p竞争性结合,促进BACE1表达而加重AD;而沉默BDNF-AS,则显著改善AD小鼠的认知能力.本文综述了目前非编码RNA在AD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