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瞬时评估法在慢性疼痛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疼痛的诊断需要真实、可靠的疼痛评估,患者疼痛评估依赖于及时的自我报告。生态瞬时评估(EMA)是通过患者自我报告的方式重复动态采样的一种方法,尽可能减少回忆偏差。本综述通过对EMA的概念、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阐述EMA在慢性疼痛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旨在为提高医护人员慢性疼痛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抑郁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状态以及图论属性异常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动态功能脑网络以及图论属性异常。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的5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以及同期招募的61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组的症状程度进行评估。使用组独立成分分析、滑动窗分析以及图论方法探究抑郁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与网络拓扑可变性的异常。 结果:提取了4个重复出现的瞬时功能连接状态,其中状态二和状态四的时间属性以及动态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抑郁症组在状态二中的时间分数( Z=-2.653 ,P=0.008)与平均驻留时间( Z=-2.419, P=0.016)显著高于对照组。(2)抑郁症组在状态四中的时间分数( Z=2.470, P=0.014)与平均驻留时间( Z=2.240, P=0.025)显著低于对照组。(3)抑郁症组在状态二中表现出默认模式网络与认知控制网络间的连接显著减弱,而小脑网络与视觉网络间的连接显著增强。(4)在状态四中,抑郁症组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主要表现在认知相关网络与感知相关网络间连接减弱及皮质下网络与大脑皮质连接增强。(5)抑郁症组呈现出较低的全局效率变异性( Z=2.036, P=0.042)。 结论:抑郁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时间属性在不同状态下均发生了改变,同时全局效率可变性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运用弹性超声动态测量不同肌张力下肌肉硬度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测定肱二头肌在被动牵伸过程中的杨氏模量变化,初步探索SWE测量肌肉硬度辅助肌张力定量评定的潜力。方法:对49例脑卒中患者及30例健康受试者行双侧肘屈肌肌张力MAS评定,根据MAS分级结果分为健康受试者组、患者健侧组、MAS 0级组、1级组及1 +级组。在受试者肘关节被动匀速伸直过程中,留取肱二头肌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录像,并读取杨氏模量数据。选取6个肘关节位置点,记录各位置点处的瞬时杨氏模量( EX)、计算各位置点较运动起始处的杨氏模量变化值(Δ E),分别评估 EX和Δ E与MAS分级的相关性以及组间差异。 结果:MAS分级越高,肱二头肌杨氏模量越高,并且在肘关节伸直角度增加时其杨氏模量值增加越明显。在1/2关节活动范围(ROM)至全ROM之间可观察到 EX及Δ E在MAS 0级与MAS 1级、MAS 0级与MAS 1 +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MAS 1级与MAS 1 +级之间在各个位置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利用剪切波弹性超声在运动过程中定量、实时测量肌肉硬度与MAS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RPV通道诱导的Ca 2+信号在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破骨细胞是一类多核巨细胞,在人体的骨量动态平衡中起骨吸收的作用,过度的骨吸收常导致骨质疏松症和其他以骨量减少为特征的疾病。Ca 2+代谢在破骨细胞的分化、迁移、融合以及发挥骨吸收功能中均具有重要的第二信使的作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TRPV)离子通道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其中包括破骨细胞。目前研究发现TRPV离子通道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Ca 2+浓度和钙振荡参与破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吸收功能。通过对TRPV离子通道与Ca 2+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对参与破骨细胞活动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为今后深入开展以破骨细胞活性异常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态瞬时评估法在老年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优势及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认知功能波动性越来越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法的动态评估能够捕捉到认知功能的细微变化,为认知障碍人群的早期识别和适时干预提供更全面信息,是传统认知评估的有效补充工具。本文从生态瞬时评估法的概念、在认知评估中的优势、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在老年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认知的生态学评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肝纤维化逆转:更多证据 更多挑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如持续进展就会导致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近年来发现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在控制病因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均可以逆转。逆转的评价金标准仍是肝活检,瞬时弹性成像等无创指标用于动态监测,有很好的前景。逆转的机制包括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肝细胞再生及血管重构等。目前需针对肝纤维化关键靶点的治疗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瞬时流量动态变化对定量退行性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瞬时流量动态变化对近端等速表面积法(PISA)定量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严重程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超室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DMR患者75例。通过M型PISA法(PISA M-mode)计算并绘制瞬时流量变化曲线。分别采用传统PISA法(PISA max)、匹配PISA法(PISA pair)和PISA M-mode计算75例DMR患者的反流容积(RVol)和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采用容积法计算其中22例接受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DMR患者的RVol。比较三种PISA法与CMR获得的RVol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Cohen′s Kappa系数分析三种PISA法定量分级结果与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多参数法准确诊断重度二尖瓣反流(sMR)的一致性。 结果:DMR瞬时流量曲线呈单峰,在收缩中晚期达到峰值。PISA max、PISA pair法获得的RVol与CMR中度相关( r=0.77、0.80,均 P<0.001),PISA M-mode获得的RVol与CMR强相关( r=0.87, P<0.001)。PISA max获得的RVol显著大于CMR[(69.1±37.1)ml比(49.0±29.0)ml, P=0.002]。PISA max和PISA pair定量分级结果与ASE多参数法准确诊断sMR均为中度一致性(RVol:κ=0.496、0.525,均 P<0.001;EROA:κ=0.570、0.578,均 P<0.001),而PISA M-mode与ASE多参数法结果为强一致性(RVol:κ=0.867,EROA:κ=0.802,均 P<0.001)。 结论:由于DMR患者瞬时流量在收缩期呈单峰曲线模式,PISA max可能严重高估RVol及sMR的比例,而使得部分非sMR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而PISA M-mode与CMR在定量RVol方面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均优于PISA max及PISA pair,或许能改善和提高PISA法定量DMR严重程度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迁移、侵袭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MM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设计并合成靶向MMP1的小干扰RNA(siMMP1)和阴性对照siCON,并在肝癌细胞株HepG2(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中进行转染,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验证敲降效率。在HepG2中进行siMMP1和siCON转染,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siMMP1组和siCON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两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MMP1 mRNA在肝癌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248±0.038比0.075±0.010, t=7.566, P<0.05),生存分析表明高表达MMP1 mRNA的肝癌患者较低表达MMP1 mRNA的患者有更短的总体生存时间[风险比( HR)=1.987,95%可信区间( CI):1.623~2.287, P<0.01]和无病生存时间( HR=1.413,95% CI:1.114~1.852, P<0.05)呈负相关。siMMP1和siCON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 h后,siMMP1对HepG2细胞MMP1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8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83, 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在转染后siMMP1组迁移细胞数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124±19)个比(243±27)个, t=6.14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在转染后siMMP1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96±7)个比(144±14)个, t=5.334,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MP1高表达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下调MMP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是一种具有低成本、非侵入性、高时间分辨率等优点的脑动脉血流速度测量方法。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 dCA)是研究动脉血压或颅内压变化瞬间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瞬时变化,即在面对灌注压突然变化时恢复CBF的能力。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发病后,有效的dCA可维持脑组织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损伤部位出现过高或过低灌注。因此,在AIS患者中评估dCA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目前对于dCA尚无公认的最优评估方法。文章主要就TCD对比其他方法评估dCA的优越性以及TCD结合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TFA)方法评估dCA在AI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发作期动态平衡功能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发作期动态平衡功能的特点及其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市五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连续入组首发单侧后半规管BPPV或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在耳石复位前采用感觉统合试验(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SOT)测量其动态平衡功能,复位后随访1周~3个月,观察头昏、头晕、走路不稳等残余症状及持续时间。采用Stata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入组260例BBPV患者,排除17例后最终成功随访243例,其中男89例,女154例,年龄(52.9±13.0)岁,后半规管BPPV 175例,水平半规管BPPV 61例,7例管型转换(水平半规管转至后半规管)。243例患者中118例报告有残余症状,发生率为48.6%。SOT结果示:58.0%(141/243)的患者前庭觉不足者;41.6%(101/243)的患者SOT-总体平衡表现为“易跌倒”。残余症状表现:47例(39.8%)为不稳/飘浮感、35例(29.7%)为头昏/头沉感,22例(18.6%)为运动瞬时的晕感、15例(12.7%)难以描述。与无残余症状组相比,有残余症状组患者前庭觉不足( χ2=67.25, P<0.001)和SOT-总体平衡为“易跌倒”( χ2=74.78, P<0.001)的比例显著增高。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未发现SOT结果对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前庭觉不足: HR=0.93,95% CI为0.48、1.80;SOT-总体平衡易跌倒: HR=0.90,95% CI为0.56、1.46)。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示,不同SOT表现的患者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Mantel-Cox)test, P值均>0.05]。 结论:单侧BPPV患者发作期动态平衡功能受损以前庭觉不足为特征,残余症状主要表现为不稳/飘浮感和头昏/头沉感;动态平衡功能缺陷与复位后残余症状有关,但无法预测残余症状的存续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