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的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7 24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统计其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统计不同年龄段、性别、临床诊断及季节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结果:7 24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呼吸道病毒感染2 015例,检出率为27.80%,其中单一呼吸道病毒感染1 977例,检出率27.28%,混合呼吸道病毒感染38例,检出率0.52%。不同年龄段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腺病毒(adenovirus,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下呼吸道感染hBoV、FluA、ADV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 P<0.05)。RSV、PIV、hBoV、hMPV、FluA、FluB、ADV混合感染检出率不同季节存在差异( P<0.05)。 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主要呼吸道病毒检出种类为RSV、PIV、hBoV、hMPV、FluA、FluB、ADV,不同年龄段、临床诊断、季节患儿呼吸道病毒种类分布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评估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在评估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是否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分为并发组(71例)、未并发组(54例),对比动态与常规心电图的特征,分析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入院时血清BNP、CK-MB水平,对比不同心肌炎病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血清BNP及CK-MB,分析其联合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中房性早搏及窦性心动过速等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38.03%(27/71)比22.54%(16/71)、28.17%(20/71)比14.08%(10/71)]( P<0.05);并发组入院时血清BNP、CK-MB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104.26 ± 10.75) ng/L比(54.11 ± 5.69) ng/L、(17.89 ± 1.86) U/L比(13.46 ± 1.4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感染并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7例)动态心电图中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改变、QRS低电压检出率及入院时血清BNP、CK-MB水平均高于并发轻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4例)[51.35%(19/37)比23.53%(8/34)、43.24%(16/37)比11.76%(4/34)、32.43%(12/37)比11.76%(4/34)、29.73%(11/37)比8.82%(3/34)、43.24%(16/37)比14.71%(5/34)、24.32%(9/37)比5.88%(2/34)、(107.19 ± 10.56) ng/L比(101.08 ± 10.18)ng/L、(18.33 ± 1.85) U/L比(17.41 ± 1.7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临床病理诊断为准,动态心电图、入院时BNP、入院时CK-MB、三者联合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 Kappa值分别是0.784、0.765、0.733、0.879,且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更高。 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BNP、CK-MB能较好评估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加以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市2015—2019年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市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依托北京市呼吸道病原体监测系统,从全市35家不同类型的哨点医院招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临床标本并系统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对采集的临床标本,进行包括肺炎衣原体在内的30种(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将筛检出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肺炎患者2组,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愈后转归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119例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例、肺炎患者107例。81.5%(97/119)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年龄介于5~44岁之间。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92.4%(110/119)、发热88.8%(95/107)、咳痰76.5%(91/119)。39.3%(46/117)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39.7%(46/116)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36.9%(41/111)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24.5%(12/49)的患者出现肌酸激酶MB同工酶升高。影像学方面:90.6%(87/105)的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表现为肺实质改变,病变部位常见于右肺下叶34.3%(36/105)和左肺下叶27.6%(29/105)。转归方面:73.8%(79/107)的肺炎患者住院治疗,病程天数 M( P25, P75)为18.0(13.5,22.0)d,住院治疗天数 M( P25, P75)为10.0(7.0,13.0)d,1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6例患者出现心肌损伤,无患者接受重症监护室监护或机械通气治疗,无患者死亡。 结论:北京市2015―2019年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总体症状较轻,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咳痰,大多数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需住院治疗,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PCR法,对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3家哨点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标本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803例样本中,呼吸道感染总阳性率为28.27%(227/803)。肺炎病例和门诊病例中,下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高于上呼吸道标本( x2=7.332, P=0.007; x2=13.698, P<0.01)。病原体感染前5位依次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8月和12月,不同病原体的季节特征各不相同。14岁及以下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 x2=12.411, P<0.01);14岁以上人群流感病毒和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较高( x2=10.306, P=0.001; x2=6.470, P=0.011)。 结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支原体为北京市西城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有各自的季节特征,且不同年龄组病原谱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细胞介素33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哮喘急性发作与接触过敏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吸烟相关。白细胞介素33(IL-33)是IL-1的家族成员,从基因、动物实验模型、临床上均已证明IL-33与哮喘密切相关。肺组织中的结构细胞以及被趋化因子招募至肺组织的游离细胞通过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传导介质、传导轴,诱导IL-33的产生、释放,进一步导致辅助型T细胞1型免疫反应减弱、辅助型T细胞2型免疫反应增强,哮喘症状加重。阐明IL-33的释放机制可以为认识哮喘急性发作及精准靶向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过程中IL-33的产生、释放机制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该病例为一例64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大量感冒药酚麻美敏(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而就诊。肾穿刺活检提示急性间质性炎症伴出血。给予过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对乙酰氨基酚不是非甾体抗炎药,在肾脏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产生有毒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在谷胱甘肽耗竭后与细胞蛋白结合,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常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很少引起严重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20年呼吸道感染病例11种病原体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和肺炎病例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三家哨点医院,采集门诊上感病例、肺炎病例及住院重症肺炎病例的呼吸道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副流感病毒(PIV)、博卡病毒(HBoV)、鼻病毒(HRV)、冠状病毒(CoV)、流感病毒(Flu)、人偏肺病毒(HMPV)、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肠道病毒(E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11种呼吸道病原的检测。结果:2014—2020年,共调查并检测4 941例呼吸道感染病例,总阳性率31.1%。总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病原分别是Flu9.2%(455/4 941)、MP5.0%(245/4 941)、PIV4.8%(238/4 941)。5~14岁年龄组检测阳性率最高,6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最低。重症肺炎病例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病原分别是PIV6.6%(82/1 241)、Flu6.2%(77/1 241)和RSV5.2%(65/1 241)。8.21%病例为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结论:本研究通过长期系统监测,发现北京市西城区的急性呼吸道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Flu、MP和PIV,并初步阐明了其流行季节、人群好发年龄等流行特征,为后续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激素治疗Graves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急性胆汁淤积性黄疸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胆汁淤积性黄疸在Graves病患者中并不多见,通常被认为是Graves病的并发症或甲巯咪唑的不良反应。我们报道1例来自济南市中心医院的Graves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急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经过及时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黄疸快速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我们认为Graves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可导致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生,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免疫功能紊乱,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流感病毒H1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和SARS-CoV、MERS-CoV及2019-nCoV所致病理改变及其致病机制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经过迅速发展已对全国造成严重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却知之甚少。该文总结重症流感病毒H1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SARS-CoV、MERS-CoV及2019-nCoV几种引起重大疫情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尸检肺组织均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但不同病毒引起的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重症流感病毒2009 H1N1病毒与受体α-2,6-SA及α-2,3-SA结合,除DAD病变外,常伴有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炎性病变,且较易合并细菌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主要结合α-2,3-SA受体,主要累及肺泡上皮及细支气管,少见上呼吸道及气管、支气管病变,常伴局灶肺出血及肺组织坏死,机化及纤维化较少见。SARS-CoV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进入细胞,病变与病程相关,DAD渗出期一般见于病程10~14 d死亡患者。病程大于10 d患者表现为DAD机化期,并常伴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样改变及肺泡腔内显著多核巨细胞。SARS-CoV及H5N1感染患者肺外器官均可见脾和淋巴结内淋巴细胞耗竭、急性肾小管坏死、骨髓内噬血细胞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