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院前预测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卒中(LVO)的院前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发病24 h内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8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定的有无大血管闭塞为参照标准,分为有大动脉闭塞组及无大动脉闭塞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疾病史、生活史、用药史)、NIHSS的各单项评分、入院时的血压值,并将筛选出来的因素与一些常用的预测LVO的量表进行比较。结果: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761例,均发病在24 h内,NIHSS评分 ≥ 8分;大血管闭塞组228例,非大血管闭塞组533例。两组中的房颤[比值比( OR)5.230,95%可信区间(95% CI)3.400~8.043, P < 0.001]、收缩压(SBP)≤ 170?mmHg( OR 5.181,95% CI 3.327~8.068, P < 0.001)的比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房颤、收缩压 ≤ 170?mmHg与LVO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执行能力多层次整合训练模式在急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执行能力多层次整合训练模式在急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急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接受执行能力多层次整合训练干预为据分为两组,2019年1~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加用执行能力多层次整合训练干预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试验组,对两组干预后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Barthel指数、BADS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执行能力多层次整合训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急性脑梗死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执行功能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Solitaire AB型(S-AB型)可回收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取辅助动脉溶栓(16例)、抽吸取栓(18例)、球囊扩张治疗(12例)为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22.8±5.2)分,病变部位:颈内动脉末端4例,大脑中动脉M1段18例,大脑中动脉M2段24例;46例采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S-AB型可回收支架治疗为观察组,NIHSS(23.4±4.1)分,病变部位:颈内动脉末端5例,大脑中动脉M1段15例,大脑中动脉M2段2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溶栓分级评价术中血管再通情况,于术后1个月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判断短期再通情况,NIHSS评价术前、术后4周的神经功能,病情伤残表量表评分(MRS)评价术前、术后2和4周的神经功能。结果: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22.8±5.2)和(23.4±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14, P=0.54);术后观察组NIHSS(12.2±1.6)分、对照组(7.6±1.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068, P<0.01)。观察组术中血管再通成功率91%(42/46),对照组为76%(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03, P=0.04)。观察组短期血管再通率为84%(39/46)、闭塞率为15%(7/46),对照组短期血管再通率为70%(32/46)、闭塞率为30%(14/46),两组比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566, P=0.01;χ 2=6.566, P=0.01)。术后2、4周MRS观察组分别为(5.51±0.34)、(2.39±0.47),对照组分别为(6.87±0.46)、(3.26±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6.125,9.661,均 P<0.01)。 结论: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采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S-AB型可回收支架治疗,可增强神经功能及血凝机制改善效果,提高血管再通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栓塞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首选取栓策略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的首选取栓策略对栓塞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AO)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行血管内治疗的44例栓塞性AVBAO患者,根据首选取栓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支架取栓组(27例)和抽吸取栓组(17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相关特征、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发病至穿刺时间、靶血管闭塞部位、术中使用补救措施者所占比例、靶血管成功再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抽吸取栓组比较,支架取栓组患者中间导管使用率较低,取栓次数较多,靶血管首次取栓再通率较低,穿刺至再通时间较长,新发栓塞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血管破裂、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栓塞性AVBAO患者,首选抽吸取栓可取得与支架取栓相近的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良好率,同时具有再通时间短、新发栓塞并发症少、首次取栓再通率高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TA的后循环ASPECT评分对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CTA)源影像的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CT(CTA pc-ASPECT)评分对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O)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35例术前经CTA影像确诊的AVBO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4~84 (62.40±13.46)岁。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治疗。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标准评定血管再通情况;观察靶血管远端栓塞、颅内出血等围手术期事件、血管内取栓相关并发症;依据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值评定患者的早期临床预后。根据临床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预后良好组的CTA pc-ASPECT评分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来测定曲线下面积及最佳界值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患者的早期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35例患者中,34例(97.1%)血管成功再通,6例术中发生靶血管远端栓塞,22例(62.9%)临床预后良好。单因素分析中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CTA pc-ASPECT评分比较 P值均<0.1,纳入多因素分析。对CTA pc-ASPECT评分进行ROC分析,结果提示曲线下面积是0.930(95%可信区间0.850~1.000),最佳界点值是7.5分(灵敏度72.7%,特异度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A pc-ASPECT评分≥8分为AVBO血管内治疗后3个月良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23.850,95%可信区间2.005~283.704, P<0.05)。 结论:CTA pc-ASPECT评分可独立预测AVBO患者血管内治疗早期临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病因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定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参数的预后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定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参数在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并分析对于不同病因型卒中患者其临床价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前瞻性多中心Captor试验进行事后分析,纳入于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对其再通后DSA造影序列进行后处理分析,于靶血管选定4个感兴趣区:感兴趣区1(颈内动脉C2段近端)、感兴趣区2(颈内动脉C7段起点)、感兴趣区3(大脑中动脉M1段末端)和感兴趣区4(大脑中动脉 M2段末端)。达峰时间定义为感兴趣区内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所对应的时间,相对达峰时间(rTTP)定义为所选感兴趣区与感兴趣区1的达峰时间差值。成功再通定义为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良好功能预后定义为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等数据之间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良好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探究不同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病因分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共收集245例患者,161例最终纳入分析[年龄69(60,76)岁,男性92例(57.1%)],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卒中36例,心源性栓塞(CE)型76例,其他病因卒中49例。71例(44.1%)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术后血流动力学分析发现,预后良好患者(71例)比预后不良患者(90例)具有更高的术后mTICI 3级者比例[54/71(76.1%)比41/90(45.6%),χ 2=15.26, P<0.001]和更低的rTTP 31[即达峰时间 感兴趣区3-达峰时间 感兴趣区1;0.33(0.23,0.54)s比0.47(0.31,0.65)s, Z=-2.71, P=0.007]。根据mTICI分级和rTTP 31分别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mTICI 3级(校正 OR=5.97,95% CI 2.49~14.27, P<0.001)与rTTP 31(校正 OR=0.24,95% CI 0.06~0.99, P=0.048)都和患者良好的功能预后显著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70)。亚组分析显示,rTTP 31与LAA型卒中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OR=0,95% CI 0~0.25, P=0.014),而mTICI分级与CE型( OR=3.91,95% CI 1.40~10.91, P=0.009)和其他原因卒中患者( OR=7.35,95% CI 1.92~28.14, P=0.004)预后相关。 结论:在机械取栓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术后mTICI分级和rTTP 31对患者术后3个月良好神经功能预后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在不同病因的卒中患者中,rTTP 31与LAA型卒中患者预后显著相关,而mTICI分级与CE型和其他原因型卒中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术(SWIM)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84例,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34~74(59.12±6.97)岁,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40±2.29)分。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SWIM支架取栓治疗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单纯支架取栓治疗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取栓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照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新发梗死、血管痉挛、血栓脱落致远端栓塞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1周NIHSS评分变化情况;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及患者死亡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异常情况发生。观察组手术时间61~96(76.34±14.2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57~87(71.53±15.38)min。取栓后即刻DSA显示,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术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98%(3/43),低于对照组的24.39%(1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396、4.865, P值均<0.05)。术后1周NIHSS评分观察组为(4.74±1.08)分,对照组为(7.23±1.43)分,均较术前降低( t=27.970、19.094),且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8.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随访期间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35, 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88%(2/43),低于对照组的19.5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520, 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预后良好者占72.09%(31/43),优于对照组的51.2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878, P<0.05)。 结论:应用SWIM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术毕血管再通率高,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可获改善,手术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取栓治疗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内取栓治疗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介入血管瘤科进行血管内取栓治疗的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mTICI)评估血管再通情况,通过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儿童版(PedNIHSS)评分及治疗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血管内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分析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及后期颅内出血等情况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儿中男3例,共进行了5次血管内取栓治疗;5例次起病年龄分别为4.6、13.8、7.8、8.0、8.9岁,从起病至血管内取栓开始的时间分别为19.0、25.0、22.0、4.0、16.5 h。5例次均实现了成功再通(mTICI≥2b级),治疗前PedNIHSS评分分别为39、14、25、39、24分,出院时分别为8、1、12、39、5分。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第2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合并严重脑水肿及脑疝,虽成功再通,但症状无改善,放弃治疗后死亡。其余3例患儿随访至术后6个月,均恢复良好,mRS评分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3、1、2分,6个月分别为2、1、1分。结论:即使距起病超过6 h,血管内取栓治疗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儿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仍可能是有效的和安全的,但合并心脏疾病的患儿可能预后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栓子成分与手术过程及临床结局关系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栓子成分与血管开通程度、手术过程及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进行支架取栓和(或)吸栓的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92例,获得的栓子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纤维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按照栓子的主要成分将患者分成红细胞为主组和纤维蛋白为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血管闭塞处的CT值、手术时间、取栓次数、血管再通程度和临床预后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有138例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取出了血栓并进行了病理检查,患者血管闭塞的部位包括颈内动脉56例、大脑中动脉62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各20例。59例患者血栓成分以红细胞为主,79例患者以纤维蛋白为主。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栓成分以纤维蛋白为主[77.2%(61/79)],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栓成分以红细胞为主[45.8%(27/59),χ2=8.115, P=0.004]。以红细胞为主的患者较以纤维蛋白为主患者栓子的CT值更高[42(32,53)比36(31,41), Z=-2.003, P=0.045],取栓次数更少[2(1,2)比3(2,4), Z=-7.613, P<0.001],手术时间更短[45(30,60) min比80(60,90) min, Z=-6.944, P<0.001],临床预后更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62.7%(37/59)比39.2%(31/79),χ2=7.444, P=0.006]。两组间患者血管闭塞的部位无明显差异。 结论:血栓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患者卒中的病因是非心源性脑栓塞的可能性更大,栓子的CT值也相对较高,栓子更易取出,且临床预后相对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前症状和手术时间窗对血管内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症状和手术时间窗对血管内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42例急性BA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其中12例为9~15分(轻中度),18例为6~8分(重度),12例为3~5分(特重度)。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时间窗),17例为0~6 h、16例为>6~9 h,9例为>9~24 h。术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应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其中2b/3级为血管成功再通。术后36 h内复查头颅CT,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症状性脑出血。术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0~3分定义为预后良好,其中0~2分生活可自理;4~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术前症状严重程度和手术时间窗是否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2例患者中,血管成功再通38例(90.5%),其中35例为mTICI 3级,3例为2b级;血管未成功再通4例(9.5%),2例为mTICI 2a级,2例为mTICI 0级。住院期间3例(7.1%)患者死亡,其中2例术后呼吸、心跳骤停,考虑因脑干功能衰竭所致;另1例继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1例(2.4%)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39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个月(1~4个月)。术后3个月,39例患者中,20例(51.3%)预后良好,其中17例生活可自理;19例(48.7%)预后不良,其中8例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术前症状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均 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出现特重度症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OR=0.039,95% CI:0.004~0.404, P=0.007)。 结论:初步推测急性BAO患者的术前症状为特重度,血管内治疗的预后差;而手术时间窗不是影响血管内治疗急性BAO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