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胸痛套餐包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一键胸痛套餐包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 2022 年 5月—2023 年 4月通过一键胸痛套餐包为核心的胸痛全流程绿色通道重塑的急性胸痛患者为实验组(n=196),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4 月通过原有的绿色通道流程入抢救室的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n=170),比较两组急性胸痛患者明确诊断所需时间,在急诊科抢救室滞留时间、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胸痛诊断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显著缩短,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明显增加(P<0.001).结论 一键胸痛套餐包为核心的胸痛全流程绿色通道,能够减少明确诊断所需时间,缩短在抢救室滞留时间,提高患者与家属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CK、Mb联合血乳酸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联合血乳酸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9 月—2022 年 9 月收治的 78 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30d后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存活,共 68 例)及预后不良组(死亡,共 10 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有无急诊插管、有无急诊心脏复苏术(CPR)、急诊输血次数,检测两组CK、Mb及血乳酸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通过ROC分析CK、Mb及血乳酸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以一致性分析CK、Mb及血乳酸联合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准确率;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明确多发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CK、Mb、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MAP≤90 mmHg、急诊插管、急诊CPR人数明显少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心率、急诊输血次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分析证实CK、Mb及血乳酸能够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为 0.625、0.783、0.796,均有P<0.05.联合检测采用串联试验,经一致性分析,CK、Mb及血乳酸联合预测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 0.800,特异度 0.985,准确率 96.20%,Kappa=0.820.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 Logistic 模型,行量化赋值,证实 MAP≤90 mmHg、急诊插管、急诊CPR、CK≥729.375 μg/L、Mb≥358.260 U/L、血乳酸≥2.955 mmol/L是多发伤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Mb、血乳酸均可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不良,且三者联合能够更好预测多发伤患者短期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入院多发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多发伤患者急诊入院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可早期评估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785 例多发伤患者,以随机数字法(3∶1)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对建模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R语言软件绘制列线图并评价.结果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EWS评分、GCS评分、血糖和PT是急诊入院多发伤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 1.042、1.554、0.705、1.094、1.144,均P<0.05).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AUC为 0.955,95%CI:0.934~0.97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828;外部验证AUC为 0.942(95%CI:0.904~0.980).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一致性.DCA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净收益和临床有效性.结论 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急诊入院多发伤患者的早期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成功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26岁,因"口干、呕吐、多尿1周,加重2天"于2022年8月19日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尿和呕吐,伴四肢乏力等不适,未重视.2d前患者症状加重,当地医院未测血糖,考虑"热射病",予以护胃、补葡萄糖后出现意识不清.遂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测血糖21.0 mmol/L,尿酮体(川),尿糖(川),脂肪酶 190 IU/L(正常值<60 IU/L),胰淀粉酶 123 IU/L,K+3.88 mmol/L,HCO3-5.1 mmol/L(21.0~28.0 mmol/L),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予补液后转入内分泌科病房.既往体健,喜甜饮,约500~2500 mL/d,饮食油腻,无糖尿病家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医学影像数据库构建及标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诊疾病漏诊、误诊危害严重,及时精准诊治对于提升急诊医疗质量、挽救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影像检查在急诊疾病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急诊影像检查量的激增产生了海量的急诊影像数据,加之急诊影像解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急诊影像报告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巨大挑战。“人工智能+医疗”已在减轻影像和临床医师工作负荷和强度、提高诊治效率、优化急诊流程等方面初露头角,但作为人工智能重要基础的规范的急诊影像数据库目前在国内还不成熟。本共识围绕急诊医学影像数据库的构建过程和急诊影像数据标注规范与要求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并以代表性典型疾病的标注为例展开讨论,供行业内从事急诊医学影像研究的医生、算法人员、政府管理者等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鹅膏菌中毒患者临床指标和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与预后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预后鹅膏菌中毒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寻找潜在预后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鹅膏菌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入院时的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MAP)、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和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慢性肝衰竭(CLIF)-SOFA评分、欧洲慢性肝衰竭研究基金会器官衰竭评分(CLIF-C OF)〕,以及28 d预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和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不同预后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对鹅膏菌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4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38例,死亡7例。死亡组患者凝血指标PT、APTT、INR及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SOFA、CLIF-SOFA、CLIF-C OF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T(s):69.59±15.94比25.99±4.64,APTT(s):83.44±17.82比42.64±3.79,INR:6.13±1.47比2.07±0.33,SOFA评分(分):11.57±1.38比6.03±0.77,CLIF-SOFA评分(分):9.86±2.17比5.55±0.67,CLIF-C OF评分(分):11.71±0.97比8.37±0.35〕,PLT明显低于存活组(×10 9/L:80.57±29.65比169.60±1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一般资料及其他临床指标和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凝血指标PT、APTT、INR、PLT和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SOFA、CLIF-C OF对鹅膏菌中毒患者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5。凝血指标的敏感度均达85%以上,其中INR的AUC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0.88 〔95%可信区间(95% CI)为0.74~1.00〕和83.0%;肝衰竭预后相关评分的敏感度均为100%,其中CLIF-C OF评分的AUC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0.86(95% CI为0.74~0.99)和66.0%。 结论:INR和CLIF-C OF评分可以用于鹅膏菌中毒患者不良预后的评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种分体式热射病急救服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全球变暖和参与高强度运动人数增多的趋势下,热射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热射病是一种热急症,如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早期、快速、有效降温是热射病救治的关键点。在降温的"黄金30 min"内迅速将核心体温降至38.9 ℃能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且并发症较少,但此时间内远远不足以完成急诊转运与评估。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治及转运的热射病急救服,以实现野外环境下早期快速有效降温的治疗目标。为此,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分体式热射病急救服,适用于在缺少医疗物资和水源的恶劣环境下以及转运过程中的热射病患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627326.4)。分体式热射病急救服由衣服部、帽子部、袖筒和包裹式裤筒4个主要部分组成,且均为温变面料制成的结构件,温变体为细孔硅胶颗粒与硝酸钾制成的复合材料。衣服部的肩部与袖筒,以及衣服部的下摆前端与包裹式裤筒均以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方便固定和搬运。为了对注水量进行定量控制,还设计了注水袋和相应注水结构,以保证每次注水都能达到一致的制冷效果,且制冷温度为14~18 ℃,长时间使用不会对患者造成局部冻伤。该分体式急救服可实现热射病患者移动、救援转运时紧急应用,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降温效果确切、利于搬运、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可广泛用于热射病患者现场急救及转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声门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36岁,因“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呼吸困难15 d”就诊。门诊电子纤维喉镜提示,声门下一半球形肿物隆起,突入并堵塞气道90%,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前颈部增强CT见C6平面喉咽右侧壁软组织结节影凸向气管腔,边缘见低密度影。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 2激光声门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2.0 cm×1.0 cm,剖开内为黏稠胶冻样组织,囊壁厚0.2 cm,术后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于术后第2天堵管,术后3 d出院,出院1年复查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源性肺炎克雷伯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内源性肺炎克雷伯杆菌性眼内炎(EKPE)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EKPE 9例(1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查找原发灶。入院后均急诊行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术,8眼行玻璃体切除术。收集术眼的房水及玻璃体进行微生物培养。随访1个月~2年,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末次随访时,5眼保留了视力,5眼行眼内容摘除术。首诊眼科的5例(5眼),4眼行眼内容摘除术。结论:首诊眼科的EKPE预后差,眼科应早诊断,早治疗,以保住眼球及残余视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创伤性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非创伤性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建立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诊治的270例非创伤性OHCA患者的预测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预测因素,建立预测非创伤性OHCA患者ROSC的列线图。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女性、预计心脏骤停时间≤40 min、目击者、旁观者心肺复苏、血糖≥10 mmol/L是非创伤性OHCA患者ROSC的独立预测因素,由此构建的列线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校正曲线接近于理想的对角线。DCA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净获益较好。结论:本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非创伤性OHCA患者ROSC的概率,有助于指导急诊科医生进行临床诊疗及医患沟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