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诊断的方法和流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是一种由于纤毛结构发育缺陷,导致纤毛运动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或性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疾病。PCD的患病率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研究数据,约为1∶10 000,目前尚未检索到有关中国PCD患病率的报道。由于该病临床特点呈多样性且个体差异较大,其真实患病率往往被低估,易漏诊。本文重点对PCD诊断方法和流程的有关进展进行阐述,以有助于及时识别可疑患者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54例性染色体嵌合体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性染色体嵌合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嵌合类型。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用徕卡自动扫片仪扫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13 235例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标本中,共检出性染色体嵌合体患者54例,检出率为0.40%,其中特纳综合征嵌合体44例,占81.48%;克氏综合征嵌合体5例,占比9.26%;超雌、超雄综合征嵌合体共5例,占比9.26%;两种核型的嵌合体51例,占比94.45%;三种核型的嵌合2例,占比3.70%;四种核型的嵌合1例,占比1.85%。结论:性染色体嵌合体患者中最常见的是特纳综合征嵌合体核型,且以两种核型的嵌合为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生殖功能障碍、发育不良、不孕不育、流产等。对具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有助于临床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Xq25微重复智力障碍家系遗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1例27岁的智力障碍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表现和遗传学分析,为家系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采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分析先证者(Ⅲ-1)及家系成员的染色体核型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并指导家系中孕妇(先证者之妹,Ⅲ-2)进行产前诊断。结果:G显带结果显示,该家系成员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aCGH结果显示先证者(Ⅲ-1)及先证者母亲(Ⅱ-3)、二舅(Ⅱ-2)、妹妹(Ⅲ-2)的X染色体q25区域存在1 533 kb重复,CNV为致病性。Ⅲ-1与Ⅱ-2临床表型为智力障碍、言语不清、特殊面容;Ⅱ-3与Ⅲ-2无异常表型。Ⅲ-2羊水核型和aCGH未见异常,选择继续妊娠,足月阴道分娩1男性新生儿(Ⅳ-1)。随访至2022年2月,Ⅳ-1已3岁10个月,于幼儿园就学,体格、智力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Xq25微重复可能是该家系中先证者出现智力障碍的原因, STAG2可能为Xq25区域关键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母源性染色体内插入致18q21.2-q22.3重复和缺失后代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为1例具有全面发育障碍患儿生育史的孕妇提供产前诊断、家系分析和遗传咨询。方法:选取2021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先证者、孕妇及其丈夫的外周血样以及胎儿的羊水样本,对其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判读变异的致病性,通过家系分析对变异进行溯源,并评估其再发风险。结果:孕妇、胎儿、先证者的染色体核型依次为46,XX,ins(18)(p11.2q21q22)、46,X?,rec(18)dup(18)(q21q22)ins(18)(p11.2q21q22)mat和46,XY,rec(18)del(18)(q21q22)ins(18)(p11.2q21q22)mat,孕妇丈夫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CNV-seq检测提示胎儿18q21.2-q22.3区存在19.73 Mb重复,先证者18q21.2-q22.3区存在19.77 Mb缺失。重复和缺失片段均与孕妇染色体的插入片段相同。根据ACMG指南,均评估为致病性变异。结论:孕妇携带的18q21.2-q22.3染色体内插入导致了2个子代18q21.2-q22.3区的重复和缺失。上述结果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45,X/46,XY嵌合体患儿的全外显子测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1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45,X/46,XY嵌合体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方法:抽取家系的血液标本提取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筛选可疑致病性变异位点,并应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检测到先证者中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基因 CACNA1I基因c.4781G>A(p.Arg1594Gln)的错义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相关基因 MTRR基因c. 268C>T (p.Arg90Trp)的新发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 CACNA1I基因c. 4781G>A(p.Arg1594Gln)变异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1,PM2,PP3)。 MTRR基因c. 268C>T (p.Arg90Trp)判定为意义不明的变异。 结论:MTRR基因c.268C>T (p.Arg90Trp)和 CACNA1I基因c.4781G>A(p.Arg1594Gln)可能是患者性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R5A1基因变异致46, XY性发育异常1例患者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1例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9日因原发闭经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遗传咨询门诊的1例D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患儿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患儿及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评估。结果:患儿年龄为13岁,社会性别女,存在原发性闭经,男性第二性征发育,超声检查未探及子宫及明确卵巢结构,可探及窄带样阴道低回声及弯曲阴茎海绵体样结构。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 XY,Y染色体 AZF区段不存在缺失。基因测序发现患儿存在母源的 NR5A1:c.323delA(p.Q108Rfs*188)。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 NR5A1:c.323delA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 结论:NR5A1:c.323delA变异考虑是该DSD患儿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遗传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同卵双生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两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IS)是X性染色体隐性遗传单基因疾病,临床罕见,在新出生男婴中发病率极低。主要是因为雄激素发挥作用的通路出现异常,导致患者出现性分化障碍所致。本院收治一对同卵双胞胎患者,发现了雄激素受体基因出现新的致病性突变位点,导致雄激素不敏感表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环状染色体患儿25例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环状染色体(RCs)患儿的临床表型与遗传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因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或先天畸形于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的11 43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从中收集核型分析结果为RCs患儿25例,对其诊断年龄、核型分布、临床表现及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 434例患儿核型分析共检出RCs 25例,环状检出率为0.21%。其中7例RCs进行了全基因组拷贝变异(CNV)分析,结果均存在致病性变异。在25例RCs患儿中,诊断年龄为2个月至14岁;社会性别为男11例,女14例;常染色体环20例,性染色体环5例;嵌合体核型13例,非嵌合体核型12例。25例RCs患儿多存在智力障碍或发育迟缓的临床表现,部分患儿还伴有矮小、先天性畸形、癫痫等特异性临床表现。结论:RCs致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由环状染色体综合征和由剂量效应引起的特异性表型共同决定,异质性强,容易漏诊、误诊,联合运用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有助于RCs患儿及早诊治,同时对表型与遗传学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为遗传咨询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45,X/46,XY嵌合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Y染色体异常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45,X/46,XY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至202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45,X/46,XY或45,X/46,X,+mar核型的患儿,总结临床资料、性腺病理、治疗及随访,应用SRY基因检测、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检测、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测序等进行遗传学检测。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男童与女童组的初诊年龄差异。 结果:20例患儿中男3例、女17例,初诊年龄(7.6±5.5)岁,男童组初诊年龄低于女童组[(2.1±1.9)比(8.7±5.4)岁, t=-3.86, P=0.004]。男童均为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女童为身材矮小(13例)或外生殖器发育异常(4例)。5例女童伴特纳综合征表型。性腺表型为混合型性腺发育不良(MGD,6例),完全型性腺发育不良(CGD,10例),卵睾型DSD(2例),1例性腺可能为卵巢,1例暂无法确定。1例外生殖器发育异常的女童改变为男性,余性别不变。7例女童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随访时间(2.9±1.2)年,身高增长(17±7)cm。20例患儿均未见性腺恶变。16例核型为45,X/46,XY,4例核型为45,X/46,X,+mar,经CNV测序确认,额外标记染色体均为Y染色体来源。20例患儿均检测到SRY基因扩增,7例女童存在AZF缺失。 结论:45,X/46,XY DSD患儿表现为外生殖器发育异常或女性身材矮小,性腺表型包括MGD、CGD和卵睾型等多种形式,多数女童Y染色体存在微缺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01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核型分布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101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SCA)异常核型分布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7 821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进行产前核型诊断孕妇的临床资料,均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对检出的101例SCA异常胎儿病历进行分析.结果 SCA共检出101例,检出率为1.29%.其中克氏综合征占比33.66%,超雌综合征占比17.82%,超雄综合征占比12.87%,特纳综合征占比10.89%,其他非整倍体异常(包括:48,XXXY 1例,69,XXY[80%]/68,XXY,-22[20%]1例)占比1.98%,嵌合体占比22.77%.101例SCA产前指征结果为:年龄≥35周岁占比53.47%(54/101),血清生化指标筛查高/临界风险占比4.95%(5/101),胎儿超声检测异常占比17.82%(18/101),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异常占比 51.49%(52/101),不良孕产史占比 12.87%(13/101),其他原因(孕妇脑瘫1例、双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例)5例行产前诊断,占比4.95%(5/101),部分病例并发多项产前诊断指征.23例诊断为性染色体嵌合体的胎儿,其中有22例通过核型与CNV-seq双向验证,11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其余选择继续妊娠.结论 产前核型诊断联合血清学检测、孕期超声等不同产前筛查手段,有利于提高SCA检出率.而CNV-seq可对性染色体嵌合体孕妇的遗传咨询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