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某三甲医院四年急诊脓毒症特点回顾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以急诊医学科(emergency department, ED)为出发点,回顾性分析脓毒症在ED患者中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为ED开展脓毒症"三早两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ED和住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按照2016年脓毒症国际诊断标准及2020年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成人脓毒症ED就诊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点。采用 χ2检验比较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感染病灶部位的差异,并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引起经ED脓毒症住院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脓毒症ED就诊患者7 494例,年构成比波动于3.8‰~6.1‰,月构成比波动于2.0‰~9.0‰;以40~69岁(46.0%)、男性(59.0%)为主,多诊断为脓毒症(96.8%),以城职医保(59.6%)就诊为主,ED诊疗费用集中于2 000~8 000元(51.1%)。经ED脓毒症住院患者病死率为24.4%,脓毒性休克为28.8%;以≥70岁(56.0%)、男性(56.2%)患者为主,多为诊断脓毒症(94.0%)首次住院(76.0%),住院中位时间为15 d,以城职医保住院为主(65.2%),住院费用中位数为4.7万元。患者死亡风险主要受年龄和住院时间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70岁较18~39岁患者死亡风险高,住院时间>7 d较≤7 d患者死亡风险低;原发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于呼吸和泌尿系统,而血液系统和腹部感染患者死亡的比例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呼吸系统和腹部感染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脓毒症在ED就诊患者中的构成比无时间规律性,应提高对老年男性、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腹部感染患者患脓毒症的警惕性。年龄较大、住院次数相对较多、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或腹部的住院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对成人血友病A患者治疗水平与费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部分地区基本医疗保险的差异化门诊报销政策对成人血友病A患者治疗水平与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系统梳理与比较5个城市(NB、XM、TJ、SY和ZZ)的血友病A门诊报销政策,回顾性收集5个城市2018年成人血友病A患者基本特征、凝血因子处方用量以及医疗费用,探讨门诊报销政策差异对患者治疗水平与医疗费用的影响,并分析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患者的医疗费用差异。结果:不同地区门诊报销政策差异较大,NB医保待遇最好,主要体现在报销比例高,城镇职工报销金额不设封顶线,可衔接大病保险;XM和TJ相对较好,SY和ZZ较不理想。患者享受的报销待遇受其参保类型影响,ZZ和SY多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者,其医保待遇相对较差。就治疗水平而言,NB患者接受预防治疗的比例最高(21例,72.4%),其次为XM(8例,26.7%)、TJ(10例,20.0%)、SY(5例,10.2%),ZZ无患者接受预防治疗。门诊报销政策好的地区也相应伴随着较高的门诊治疗费用,且各城市预防治疗组费用均显著高于按需治疗组。结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血友病A患者门诊报销待遇存在明显差异,患者接受治疗的规范性受各地医保报销水平的影响较大;报销待遇的提升会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水平,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医疗费用,预防治疗组费用高于按需治疗组。建议进一步缩小各地报销水平的差异,同时采用衔接大病保险等方式提高患者治疗水平,降低血友病A患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1年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关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中国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中关注的问题。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21年8月至9月,以电子调研问卷的形式对全国范围内的CML患者进行问题关注度的横断面调查,并与2015-2016年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952份问卷可供分析。前5个最受关注的问题依次为"TKI不良反应及处理"(66%)、"TKI停药"(46%)、"CML疾病危险度"(46%)、"TKI药物减量"(42%)和"生活注意事项"(41%)。与2015-2016年相比,本次调查CML患者对"TKI不良反应及处理"、"基因监测"和"化验报告单解读"的关注度显著提高( P值均<0.01),对"TKI医保报销政策"、"药物价格"和仿制药相关问题的关注度显著降低( P值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 OR=1.8,95% CI 1.4~2.5, P<0.001)、年龄大( OR=1.0,95% CI 1.0~1.0, P<0.001)和学历≥本科( OR=1.8,95% CI 1.3~2.4, P<0.001)的患者更关注"TKI药物减量",学历≥本科( OR=1.6,95% CI 1.2~2.2, P=0.002)的患者较多关注"CML疾病危险度",目前服用二代或三代TKI( OR=1.9,95% CI 1.3~2.6, P<0.001)的患者较多关注"TKI耐药"。 结论:中国CML患者关注最多的是"TKI不良反应及处理"、"TKI停药"、"CML疾病危险度"、"TKI药物减量"和"生活注意事项"。患者关注的问题与其社会人口学因素及疾病治疗现状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药在巴拿马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巴拿马国内医疗保险普及工作已基本完成,医保覆盖率较高,但呈两极分化。导致该国成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AD及糖尿病,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及COPD的发病率亦显著升高。巴拿马本土医学被认为是补充替代医学,已得到国内法律认可,在土著人群和农村地区使用率较高。中医药在巴拿马尚处起步阶段,无相关立法,但该国重视本土传统医学且民众接受度逐渐提高,中医药在当地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建议以文化为载体推进中医药传播、探索多样的中医药合作与交流形式、以传统草药研发为切入点并加大针灸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在巴拿马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LIM标准忽略了部分NRS 2002筛查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获益—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再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不统一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极大困惑。在我国公立医院实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后,如何诊断营养不良并在病例首页正确填写营养相关诊断关系到病组的正确分类和医保的付费。因此,临床实践中亟须一个可靠的有关营养不良(尤其是疾病相关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2018年9月,全球营养领导层诊断营养不良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共识出台。GLIM标准旨在统一目前成人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较为混乱的状况,但是由于GLIM标准是由33个营养领导人会议投票而产生的,仅属于共识,需要经过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即经GLIM诊断为阳性(即存在营养不良)的人群通过合理营养干预是否可改善临床结局。2020年11月发表于美国杂志《Nutrition》的《Nutritional support therapy after GLIM criteria may neglect the benefit of reducing infection com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NRS 2002》是国内首篇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和GLIM标准对于营养支持疗法适应证范围的对比。同时也对两个工具的临床有效性做了回顾性验证。对于正在进行的无肌肉量的GLIM标准的前瞻性临床有效性验证,有参考价值。本文根据该回顾性研究的内容,对重要研究方法进行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分位数回归法的成人白血病患者复发住院费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基于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成人白血病患者复发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白血病复发患者住院费用的构成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2017—2022年白血病患者复发人均住院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付费方式、住院天数、住院次数、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在不同分位数点对患者住院费用产生影响,不同分位数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位数回归法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各因素变量的分布情况,针对上述因素可通过提高医保覆盖率、控制住院天数等措施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上海某三甲医院医保患者医疗费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医保总额预付制的实施对上海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各类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至2015年该院成人和少儿患者医疗费用相关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该院总额预付制实施以来各类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相关指标总体变化趋势.结果 实施总额预付制后,该院医疗业务量持续增长,而城保患者门急诊次均费用增长幅度(12.5%)低于自费患者(19.4%),住院人均费用增长幅度(16.9%)低于自费患者(28.1%);城保患者住院人均药费增长幅度(9.7%)低于自费患者(20.5%),住院人均材料费用增长幅度(37.6%)也低于自费患者(63.6%).结论 总额预付制实施后,该院城保患者医疗费用控制取得良好效果,但少儿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等未纳入总额预付制的各类患者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仍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儿童用药可及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当前中国医疗机构中儿童用药的可及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儿童用药的可及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对21省市67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研,从儿童用药配备、采购价格、医保覆盖情况、放宽“一品两规”政策执行、配送及供应保障等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各类医疗机构中儿童用药配备不足,儿童用药相较于同通用名的成人用药不具有价格优势,在国家医保目录中儿童用药纳入的品种仍然过少.同时,在各类医疗机构中儿童用药常常出现短缺,部分医疗机构对儿童用药放宽“一品两规”政策执行不到位;且由于儿童用药价格过低,各类医疗机构都普遍存在儿童用药配送不及时的现象.结论 相关部门应围绕儿童用药的供应链环节,继续鼓励儿童用药新品种研发,深化儿童用药在价格、采购和医保支付标准等方面的改革,保障儿童用药生产供应,提高儿童用药的可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津郊县居民风险态度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行为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天津市郊县居民风险态度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探寻健康教育改善路径.方法 问卷调查宁河县和静海县6个村的1 031名16 ~60岁成人,采用Pearson x2检验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风险态度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其他变量进行控制后,调查对象的风险态度对其乙肝疫苗接种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年龄越小(OR=0.94,95%CI:0.93~0.96,P<0.001)、未婚(OR =8.24,95% CI:2.89 ~23.60,P<0.001)、自感健康较差(OR =1.78,95% CI:1.53~3.49,P=0.008)、正式工作者(OR =7.18,95% CI:2.29 ~22.54,P=0.001)、有医保(OR =8.46,95% CI:2.31~30.86,P =0.001)、风险规避(OR=1.65,95% CI:1.06~2.57,P=0.026)和风险中立者(OR=1.50,95%CI:1.03~2.17,P=0.032)更易选择接种乙肝疫苗.结论 针对风险规避者和风险中立者,加强对乙肝疾病特征和疾病经济负担方面的健康教育,针对风险寻求者,可从乙肝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等方面加强,使其对感染乙肝的概率有更科学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住院患者经鼻套管吸氧舒适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 大量文献报道经鼻套管吸氧患者常因发生吸氧不适感而拒绝或减少氧气使用.部分学者认为其不适感的产生与供氧装置的理化性质相关并提出诸多方式改善,但大多较为繁琐且临床普及性欠佳.国外一项研究提示在供氧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治疗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可能对吸氧舒适度产生影响,但目前国内尚无此类研究.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经鼻套管吸氧的舒适度,探究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06-05长海医院各科室的住院患者32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经鼻套管吸氧舒适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11项封闭性问题及1项半开放性问题组成,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费用类别、文化程度、慢性鼻炎史、住院情况)、患者治疗因素(吸氧体位、吸氧流量、氧疗时程、吸氧频次、吸氧天数)及经鼻套管吸氧不适主诉.以患者在吸氧过程中是否产生不适主诉来评判经鼻套管吸氧舒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经鼻套管吸氧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29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98.5%.324例患者中男187例(57.7%),女137例(42.3%);年龄23~96岁,平均年龄(59.1±14.9)岁,其中年龄≥65岁178例(54.9%);有医保304例(93.8%);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80例(55.5%),初、高中100例(30.9%),本科及以上44例(13.6%);既往有慢性鼻炎史22例(6.8%);住院≥2次的患者有58例(17.9%).324例患者中认为氧疗舒适275例(84.9%),氧疗不舒适49例(1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鼻炎史〔OR=9.764,95%CI(1.427,66.824),P<0.05〕、吸氧流量〔OR=3.528,95%CI(2.134,5.830),P<0.05〕、吸氧时程〔中程(0.5~15.0 h):OR=13.751,95%CI(3.114,60.729),P<0.05;长程(>15.0 h):OR=29.902,95%CI(6.857,130.408),P<0.05〕、吸氧频次〔2次/d:OR=9.252,95%CI(1.383,61.896),P<0.05;≥3次/d:OR=11.120,95%CI(2.320,53.297),P<0.05〕是住院患者经鼻套管吸氧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住院患者经鼻套管吸氧的总体舒适度尚可,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经鼻套管吸氧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慢性鼻炎史、吸氧流量、吸氧时程、吸氧频次.临床医护人员应遵循《成人急诊氧疗指南》,在达到目标氧疗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吸氧流量、时程及频次,避免过度用氧,减少氧疗不适感的发生,提高经鼻套管吸氧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