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在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人工智能在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范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等 6 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 2023 年 6月 30 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 12 篇文献,涉及强人工智能在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共 2 篇,其余为弱人工智能在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干预对象以医学生为主;干预措施主要采用人工为主系统为辅的弱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干预;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按压质量、心肺复苏技能成绩等客观指标,主观指标相对较少.结论 人工智能在CPR实践教学中更有优势,但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较少,应不断深入挖掘强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与传统培训相结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V-ONE"混合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学习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索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开展"V-ONE"混合式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某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 4 个班 219 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9)实施传统实训教学,试验组(n=110)在传统实训教学基础上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师及学生的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理论和技能评估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 90%以上的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有较好的评价和认同;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也认同该教学模式.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学习通平台有助于提升护生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了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采用概化理论改善临床技能测试设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概化理论探讨如何降低临床技能测试设计的误差及提高信度。方法:选择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年的40名住院医师,通过腹腔穿刺、气管插管、心脏体格检查、清创缝合术与胸腔穿刺术5个考站来测试其相关的临床技能,每站2位评分者,通过概化研究计算临床测试成绩各个向面的变异数及其向面解释百分率,进一步通过决策研究计算代表临床技能测试设计信度的指标--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越高,临床技能测试设计的信度越高。结果:采用概化理论计算后得出总变异数为268.016,向面解释百分率分别为研究对象39.9% (106.936/268.016),考站6.8%(18.190/268.016),评分者0.0% (0.000/268.016),研究对象和考站41.9% (112.395/268.016),研究对象和评分者0.0% (0.000/268.016),考站和评分者1.8% (4.838 /268.016)和无法解释因素9.6%(25.747/268.016)。当增加测试考站或评分者时,其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会随着增加;直到达到某一个点时,再增加考站或评分者,概化系数和独立指标值增加的速度会降低。结论:欲获得信度最高的形成性评价应设计8个考站,每个考站1位评分者;欲获得信度最高的终结性评价应设计12个考站,每个考站2位评分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翻转课堂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重症医学科(ICU)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并初步评价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实习的80名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实习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护理技能考试,护理技能考试包括基础护理技能、专业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技能3个方面,同时调查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对护理临床实践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U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也使实习生对护理实践教学更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整合式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整合式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81名学生(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实施疾病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方式,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与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95名学生(对照组)对比,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实验组形成性评价成绩(88.66±5.92)分高于对照组(81.11±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灵活性、创新性以及提高学习兴趣及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教师在教学灵活性、整合性,学生课堂参与度、活跃度以及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培养方面较对照组更满意( P<0.05)。 结论:串联式情景模拟结合症状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有助于学生建立疾病整体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强化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专科培训和多媒体教育干预为主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在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教科和感染管理科结合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视频。视频内容涉及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重点通过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来强化196名医护学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医院感染防控及职业防护技能。从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习学生实施标准预防的态度和依从性、两组学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标准预防教育培训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除对实施标准预防的不利因素的认识外,理论考试成绩、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标准预防的意义认知、实施标准预防的有利因素、自我效能评价、标准预防依从性自我评价等6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实习学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7.14%; χ2=4.69, P<0.05)。 结论:贯穿整个实习期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干预,拓展和加深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应对技能,保障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的设计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试题和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并检验试题设置的合理性及其评价效能,为进一步完善八年制赛道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基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考核范围、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以及相关胜任力框架对八年制赛道试题和各代表队成绩进行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测算各考站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对各考站成绩与总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基本覆盖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考核范围。银奖争夺赛的难度为0.63,区分度为0.79,克朗巴赫系数为0.93;金奖争夺赛难度为0.79,区分度为0.81,克朗巴赫系数为0.66。银奖争夺赛中得分率<60%的胜任力指标,包括CanMEDS框架内的医学专家、合作者、学者等,以及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内的接诊患者、辅助检查选择和判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设计合理,评价准确,结果可信、可靠。各参赛队在胜任力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根据胜任力框架设计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共振成像设备性能检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自主研发MRI设备性能检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解决MRI设备实验教学不易开展的难题。方法:针对滨州医学院2016级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共202名学生,根据《医学影像设备学》中MRI设备教学要求,基于Unity3D引擎,应用Unity3D、3D Studio Max、Maya、Visual Studio技术,构建3D实验仿真模型、实验场景,设计实验学习内容、考核评价内容,研制教学系统软件,基于Web在线学习。并对实验学习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本教学系统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学习者实验成绩数据,多维度评价学习效果。结果:构建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为综合性实验,12个知识点对应12个实验项目,共计81个互动内容与步骤。本校学生实验学习满意度调查(202人)整体满意率为96.82%(2 347/2 424)。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参与本教学系统学习并提交实验报告的499人中,实验成绩平均分为78.07分(线上学习考核满分90分),整体通过率为96.79%(483/499),实验成绩获90分(18人)的平均学习时间为54 min。结论:本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内容全面系统、实验场景真实度高、实验操作互动性强,学习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Mini-FERO量表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首个针对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简易形成性评价(Mini-FERO)量表,初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评估其实际教学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放射肿瘤科规培教学大纲及考核要求和临床公用的Mini-CEX量表结构,制订针对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Mini-FERO量表。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选择2021年3月1日—12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轮转的26名住院医师,应用Mini-FERO量表进行轮转初期、中期、末期3次测评,使用配对 t检验分析考核前后的测评结果差异,由参与考核的住院医师和带教老师进行满意度评分,对量表进行全面评估。 结果:26名住院医师的3次测评平均分数逐次提高,各考核项目单项成绩同样逐次提高,且第2次与第1次测评之间成绩提升较显著,平均提升(1.43±1.02)分( t=7.13, P<0.001),第3次较第2次测评平均提升(0.41±0.50)分( t=4.07, P<0.001),二者相差(1.02±1.15)分( t=4.53, P<0.001)。考核平均用时(34.31±24.46)min。被考核住院医师对Mini-FERO量表总体满意度评分(8.42±0.85)分,带教老师总体满意度评分(8.45±0.85)分,满意度为96%(25/26)。 结论:本研究建立Mini-FERO量表,并验证了其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其可以体现住院医师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过程,同时考核时间短,不增加带教老师的教学负担,弥补了目前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无形成性评价的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在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老年科作为一个涵盖内科各亚专业的综合科室,病区相对分散,因此对于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管理和教学造成了困难。应用"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课的课堂签到、课堂测试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地管理了教学秩序,而且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以提高;案例分析小测试和互动讨论答疑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出勤率、课堂研讨和小测试的成绩都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教师对学员学习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并作出形成性评价;同时敦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最终达到"教"和"学"双促进的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