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现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行业发展的不断投入,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国产医疗设备得到创新发展及推广应用。同时核医学普及率及临床需求的逐渐提高,使国产核医学设备数量大幅增加,在PET/CT、PET/MR及SPECT/CT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及发展。笔者就目前国产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情况及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磁共振成像设备性能检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自主研发MRI设备性能检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解决MRI设备实验教学不易开展的难题。方法:针对滨州医学院2016级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共202名学生,根据《医学影像设备学》中MRI设备教学要求,基于Unity3D引擎,应用Unity3D、3D Studio Max、Maya、Visual Studio技术,构建3D实验仿真模型、实验场景,设计实验学习内容、考核评价内容,研制教学系统软件,基于Web在线学习。并对实验学习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本教学系统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学习者实验成绩数据,多维度评价学习效果。结果:构建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为综合性实验,12个知识点对应12个实验项目,共计81个互动内容与步骤。本校学生实验学习满意度调查(202人)整体满意率为96.82%(2 347/2 424)。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参与本教学系统学习并提交实验报告的499人中,实验成绩平均分为78.07分(线上学习考核满分90分),整体通过率为96.79%(483/499),实验成绩获90分(18人)的平均学习时间为54 min。结论:本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内容全面系统、实验场景真实度高、实验操作互动性强,学习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儿童癫痫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癫痫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神经系统疾病,任何可能影响脑结构和功能的病理过程均可引起发作。它并不代表一种独特的实体,而是一组不同的病理。早发现、早诊断是控制癫痫进展、改善预后的关键。磁共振成像(MRI)因无电离辐射损伤、极佳的软组织分辨力及空间分辨率,是临床公认的癫痫检查方法。随着磁共振设备的升级及新型成像技术的开放应用,如综合多种磁共振序列的多模态MRI,以其多参数成像、高空间分辨率,彻底改变了检测病变的能力,使得在解剖结构、分子水平、生化代谢各个方面对癫痫的认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就多模态MRI技术在儿童癫痫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评估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30例(慢性肾衰竭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成人志愿者3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Philips Acheva 3.0 T心脏磁共振成像设备,行心脏磁共振扫描,获得心脏电影序列;采用CVI42软件中的组织追踪工具对研究对象的心肌应变进行分析,检测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心室容积(EDV)、收缩末期心室容积(ESV)、搏出量(AV)、整体纵向应变(GL)、整体圆周应变(GC)、整体径向应变(G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衰竭组EDV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32.3 ± 18.5)ml比(111.5 ± 15.1)ml],LVE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62.41 ± 2.10)%比(67.30 ± 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慢性肾衰竭组GL、GC、GR低于健康对照组[(-16.3 ± 3.1)%比(-11.1 ± 4.1)%、(-17.5 ± 2.9)%比(-13.7 ± 4.7)%、(36.5 ± 9.5)%比(46.3 ± 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当b = 300、500、800 s/mm 2,健康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不同临床分期表观扩散系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随着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分期越高,其ADC值越来越低。 结论: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能准确、有效地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指标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高度近视后视网膜结构损伤恢复1例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患者,女,12岁,近视4年,因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反复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1年于2022年3月12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患儿因变应性结膜炎病史曾双眼点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其母亲中度近视,否认其他眼病家族史。患儿右眼裸眼视力0.04,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后矫正视力-6.50 DS/-0.50 DC×5°=0.8;左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为-5.75 DS/-1.00 DC×180°=0.8。由于患儿曾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且反复出现双眼结膜炎,在其监护人要求及眼底检查排除黄斑疾病后(图1),采用红光治疗仪(型号RS-200)行单纯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疗法(repeated low-level red-light,RLRL)。仪器为Ⅱ类设备B型,光源输出功率为(2.0±0.5)mW,瞳孔直径4.0 mm状态下进入瞳孔的光功率约为0.25 mW,照射参数为AC(220±22)V,(50±1)Hz;输入功率≤30 VA。患儿每天照射双眼2次,间隔至少4 h,每次3 min。RLRL治疗1个月双眼屈光度降低约-2.00 D,更换镜片;治疗3个月矫正视力为1.0,分别于治疗后1、3个月行眼底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图2,3)。治疗后5个月(2022年8月10日)患儿出现治疗后彩虹样后像,持续时间偶超8 min,未就诊并自行继续治疗。2022年8月30日患儿出现视力下降,咨询后建议停用RLRL并及时复诊。2022年9月3日患儿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诉右眼眼红、畏光伴咳嗽、流涕1周,不伴发热。眼科检查见双眼结膜充血,右眼中央角膜可见片状荧光素钠染色,双眼调节和放松不足。超广角眼底成像可见黄斑中心凹圆形病灶;OCT检查示双眼中心凹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欠连续,直径712 μm(图4)。屈光科与眼底病科会诊后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右眼角膜炎、左眼结膜炎、双眼视网膜病变。以更昔洛韦医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2周;甲泼尼龙片晨服,8 mg/d,连续1周;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 1次。患者随后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视神经磁共振成像平扫+增强检查示双侧视神经未见异常,双眼视野明显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查示双眼1环振幅密度下降,中心反应峰消失;双眼视杆、视锥反应波振幅均轻度下降。嘱患者口服叶黄素1个月并停用RLRL。2个月后患者自觉视力逐渐恢复,2022年10月19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复诊,双眼矫正视力恢复至0.8,OCT成像示双眼黄斑中心凹椭圆体带完整性和连续性均恢复(图5)。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和左旋多巴片250 mg/d口服,2022年12月21日(停用RLRL后4个月)检查角膜透明,视网膜结构完整,双眼视力未查(图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MRI临床应用安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MRI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MRI的强磁场工作环境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为规范医用MRI检查的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最新文献,对MRI设备安全和检查安全两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对MRI突发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建议,旨在提高MRI安全管理意识,提升MRI安全管理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人工智能辅助前列腺癌磁共振影像的精准分级中国专家共识(2022)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精准的术前肿瘤分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诊疗效果。磁共振影像(MRI)作为前列腺癌术前诊断的主要工具,已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对前列腺癌诊疗的重要价值。但由于我国不同医疗机构在成像设备、检查方法和诊断水平上存在差异,MRI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亟需更为先进的量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扩大MRI在前列腺癌精准诊疗中的贡献。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前列腺癌MRI分析,有助于提高其量化分析的质量与评估水平,在前列腺癌精准分级问题上具有巨大潜力。但是基于影像的AI模型建立过程通常较为复杂,特别是在其数据集准备、模型构建和模型评估的各个阶段仍需进行统一和规范。本共识旨在推进AI辅助前列腺癌MRI精准分级模型构建全过程的规范化,从而提高前列腺癌临床精准分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高分辨多模态MRI推进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个性化精准诊疗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不仅可以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而且可以导致患者容貌外观严重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及时精准诊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多模态MRI设备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眼眶的规范化运用,进一步提升图像分辨率和信息精准度,推进了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个性化精准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医学影像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医学影像设备更新换代快,成像技术日新月异,在临床上各种新技术的验证和应用成为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重点。X线摄影技术的发展体现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等方面;CT进展包含迭代算法、低剂量、双能量或能谱成像等方面;MRI进展包括MR集合序列、压缩感知技术、多层MR成像技术、MR弹性成像及四维血流分析MRI等方面;人工智能在智能摆位,检查流程优化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局部一致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通过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的脑功能影像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5例aMCI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部位为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频率10 Hz,80% RMT,每次400个脉冲,5次/周,共治疗4周;对照组仅将磁刺激线圈垂直置于颅骨表面行假经颅磁刺激治疗,其余仪器设备、刺激位点、强度及频率等与观察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采集,比较治疗前后aMCI患者大脑ReHo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4周rTMS治疗后的MoCA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 P<0.05 )。fMRI检测结果显示,与组内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右侧额中回脑区的ReHo值显著增加( P<0.05 ),而对照组治疗后右侧额中回和左侧楔前叶脑区的ReHo值显著降低( P<0.05 )。 结论:高频rTMS可以提高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使认知相关脑区神经元间的自发活动更趋于同步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