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海战伤救治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为有效提升海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效果,结合海军部队伤病员救治训练需求,本研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海战伤救治模拟训练系统,并探索利用该系统开展案例模拟教学及训练考核的模式,以提升部队人员伤病员救治能力,为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海军卫勤保障层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不断推动我军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的创新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直升机作业环境对伤病员急救的影响及防护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HEMS)最初的设想源自战场上撤离受伤的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和医疗后送,从1970年以来逐渐拓展到民用医疗领域。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凭借空中悬停、垂直起降技术在医疗救援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是目前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我国近20年来,在多数经济发达地区院前急救中均可见到直升机救援的身影,其在初级紧急医疗服务或创伤现场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伤病急救领域极具推广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船坞登陆舰医疗救治平台勤务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笔者着眼新形势下复杂海上战场环境对卫勤保障提出的更高要求,开展基于大型舰船的海上医疗救治平台的卫勤需求分析。根据我国某型船坞登陆舰总体构架以及现有医疗资源配置方案,结合国内外船坞登陆舰遂行海上医疗救治使命的现状,提出了某型船坞登陆舰作为第二级医疗阶梯遂行海上医疗救治使命的功能设想,并从医疗救治范围以及卫生资源配置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论证了其作为医疗救治平台的保障能力和卫生需求,以期为开展实战背景下全员全装的"能力型"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2年战场疼痛峰会专家共识声明的解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疼痛管理是战创伤救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战场上进行及时、有效、安全的疼痛管理一直是战创伤救治的研究热点。2022年1月,由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主办的战场疼痛峰会确定了战场疼痛研究的关键重点领域,阐述当前对战场疼痛管理理解的不足,综述战场疼痛研究的现状,并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该共识声明对军事战场疼痛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全球军事医学专家进一步探讨战场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膀胱战创伤的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近年来因大量高杀伤性武器投入战场使用,爆炸伤逐渐增多,使得战创伤常以多发伤的形式出现,故膀胱战创伤多合并其他组织器官损伤,这也对膀胱战创伤快速、准确的诊断带来困难。当膀胱严重损毁时,传统治疗方法是以胃或肠代膀胱重建术,但此方法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近年来组织工程的迅速发展,使得组织工程膀胱有望成为战时膀胱替代提供新思路。笔者就膀胱战创伤发生率、致伤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升部队战伤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类型止血材料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止血材料对于战场和灾难环境中大量失血创伤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针对受伤部位和受伤严重程度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止血材料来紧急止血。目前对于体表伤口、四肢及交界处出血,急救止血材料已得到很好的应用,而针对胸腹腔及腔内脏器等出血创口较深且不可压迫性出血情况,在急救早期处理中仍无理想的止血材料。笔者就现有止血材料的分类和作用机制,以及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创伤出血急救早期止血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的临床诊疗与战现场诊治方式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并总结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诊疗体会,结合战时卫生保障条件,为诊治颈部创伤后感染性疾病提供诊疗思路。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6例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患者资料进行系列回顾,归纳整理患者一般情况、发病诱因、主要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病原菌培养、病程及随访情况,总结疾病特点及诊疗方案,并根据战现场颈部损伤相关报道分析战现场颈部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的诊治措施。结果:16例患者中7例合并糖尿病,其中2例未规律用降糖药故血糖控制不佳,其余9人无糖尿病病史,对比2组患者病程长短,发现糖尿病组患者病程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 7)。所有患者中,大部分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37.50%)和咽部异物(37.50%),以外伤(12.50%)和牙源性感染(12.50%)为诱因的病例多合并糖尿病。发热(100.00%)与咽痛(68.75%)为最主要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存在颈部包块(18.75%)、吞咽困难(25.00%)及呼吸困难(12.50%)等表现。7例患者行穿刺引流,9例患者行切开引流。术后脓液病原菌以G +球菌最常见(包括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咽峡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占37.50%),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8.75%)。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较严重并发症均因积极对症处理,病情得到控制。所有患者随访无1例死亡,其中14例(81.25%)治愈,2例疗效不佳患者中1例随访仍处于深昏迷状态,1例血糖控制不佳且脓肿反复的患者随访中未复发。 结论: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因其早期症状的迷惑性和危急并发症的致死性对于临床工作考验巨大,而在战场救治的局限条件下伤员颈部创伤后继发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治疗则更具挑战性。因此通过对临床中类似危重情况的病例系列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改善其临床诊疗路径,尽可能缩短患者治愈时间,对平战时提高卫生保障能力均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战创伤救治作为部队保存和提升战斗力、降低战斗减员率的重要卫勤保障内容,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现代化战争对战创伤救治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高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日益增长的现代化战争卫勤保障需求同相对落后的战创伤救治训练模式的矛盾越发凸显。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实用技术,可以全情全景模拟战创伤救治要素,使受训者在高仿真的四维空间内产生身临其境的战场真实感,在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通过实战检验,取得了可喜的训练效果。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提升我军战创伤救治训练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一体化主动脉球囊阻断导管的研发与动物实验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严重的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盆腹腔创伤性出血、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等外部压迫无法控制的致死性大出血所引起的严重休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甚至发生死亡,需要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进行复苏 [1]。但是这类患者伤情复杂,救治困难极大,尤其是在偏远事故现场、重大灾害、复杂战场环境等情况下后送转运困难,病死率极高 [2]。主动脉腔内球囊阻断技术可以在致伤后的短期内完成降低失血、维持血压的目的,进行有效的抗休克复苏,为进一步手术及支持治疗提供机会 [3,4,5]。但目前现有的用于主动脉阻断的球囊均存在一定缺陷,严重影响救治成功率。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主动脉阻断球囊,并完成相关动物实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军事航海心理学》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围绕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立足军事医学教育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本文对海军军医大学《军事航海心理学》课程进行了实战化探索和重构。在分析原课程实战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课程深化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思路。新课程应围绕实战调整教学内容、加大战斗应激和心理卫勤保障教学比重,应形成“自习准备+理论授课+实践教学+海上演习”教学模式,应依托高科技手段创设实战化教学环境,组建实战化教学队伍,实现教员向理论、技能和经历复合型转变,以期提高学员平时心理健康维护、战场心理损伤救治和心理卫勤保障三大岗位任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