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及产后心脏手术20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产后心脏手术的治疗方案及临床结局,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并经多学科会诊后妊娠期及产后行心脏外科手术的2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转归、妊娠结局、随访等病历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0例妊娠期及产后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8例(40%)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7例(35%)急性主动脉夹层,4例(20%)心脏瓣膜病变,1例(5%)左心房黏液瘤。(2)20例心脏外科手术时间:早孕期3例(15%),中孕期9例(45%),晚孕期2例(10%),晚孕期剖宫产同时手术4例(20%),产后2例(10%)。9例(45%)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手术,均未发生严重产后出血。(3)除1例急性动脉夹层患者心脏外科术后1 d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及1例心脏外科手术后失访外,余18例患者均存活,其中中孕期引产1例、晚孕期胎儿宫内死亡引产1例、剖宫产分娩14例、阴道分娩2例(均为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孕期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晚孕期阴道分娩)。16例活产儿中,除1例生后1 d因肺出血及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余均存活。结论:对于需要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孕产妇,应多学科合作,根据病情及孕周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严格的术后监护随访,以保证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夹层致巨大右心房肿物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32岁男性患者,反复发作心悸5天,加重1天。入院后急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反应。床旁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扩大并右心房内占位性病变。胸腹部CT平扫示右心房占位。心脏增强CT检查示右心房内占位,心包少许积液。2021年9月行右心房肿物切除+左心房重建+房间隔重建+右心房重建+上腔静脉重建+左心耳结扎+心脏表面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发现右心房巨大肿物为冠状动脉夹层形成的巨大血凝块,右心房壁受压菲薄,单纯心房肿物剥除极易导致术后心脏破裂,故将肿物与致密粘连的右心房壁大部分予以切除,保留窦房结处及部分心房组织,用牛心包重建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壁及上腔静脉,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术后入ICU观察1天后转入普通病房,顺利出院。以房颤作为首发症状并表现为右心房肿物的冠状动脉夹层极为罕见,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房间隔夹层并发反复脑梗死行夹层介入封堵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房间隔夹层是一种罕见疾病,多为心脏介入治疗及外科术后并发症,胸部钝性创伤所致者较少。临床表现因夹层大小、部位、腔内有无血栓形成及夹层是否破裂而不同,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出现脑梗死、心力衰竭等。该文报道1例中年女性不明原因反复脑梗死,最终确诊为房间隔夹层并行夹层介入封堵术,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介入放射学杂志》常用缩略语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本刊2022年可直接在论文中使用的缩略语如下:AD aortic dissection 主动脉夹层ASD atrial septal defect 房间隔缺损AVM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动静脉血管畸形BAI 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 支气管动脉灌注术BCS Budd-Chiari syndrome 布-加综合征CDT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导管接触溶栓(置管溶栓)CT computed tomography 计算机断层成像CTA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 血管成像CTV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 CT 静脉造影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青年脑梗死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提高对中青年脑卒中常见病因的认识.方法 汇报1例青年急性脑卒中病例,对青年脑梗死的病因 、流行病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青年脑卒中患者相对症状轻,且预后相对较好,动脉粥样硬化仍是我国青年颅内动脉狭窄最常见原因;其他病因包括烟雾病 、血管炎 、夹层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肿瘤卒中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房颤 、房间隔缺损 、卵圆孔未闭 、心房黏液瘤 、扩张性心肌病等.结论 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特点广泛而复杂,诊治过程中需系统全面地寻找病因及危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主动脉窦瘤破裂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8例(44.62%)、女性72例(55.38%),年龄32~75岁,平均(52.72±13.87)岁.合并室间隔缺损55例(42.3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9例(30.00%)、房间隔缺损12例(9.23%)、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6.15%)、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4.62%)、主动脉夹层1例(0.77%)、其他心脏疾病9例(6.92%);破裂开口起源于右冠窦119例,起源于无冠窦11例.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结果 2例患者围术期死亡,余128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5年,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一旦发现主动脉窦瘤破裂,应积极予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与房间隔膨胀瘤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ryptogenic ischemic stroke,CS)与房间隔膨胀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5周岁CS患者137例(观察组)及同时期的体检健康人群137例(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左室射血分数、右房横径、右房上下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卵圆孔未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颈动脉夹层、阵发性房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偏头痛、动脉炎、ASA分布情况及ASA膨出度、基底直径,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S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ASA膨出度、基底直径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合并ASA的CS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布特点.结果 2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卵圆孔未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颈动脉夹层、阵发性房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偏头痛、动脉炎、ASA分布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卵圆孔未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颈动脉夹层、阵发性房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偏头痛、动脉炎、ASA均是CS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ASA膨出度、基底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ASA膨出度、基底直径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合并ASA的CS患者年龄41~50岁占比最高,为44.44%,其次是31~40岁(25.93%)、51~55岁(18.52%)、20~30岁(11.11%);男性占比55.56%,高于女性的44.4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中度(59.26%)、重度(33.33%)为主.结论 CS的发生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卵圆孔未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颈动脉夹层、阵发性房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偏头痛、动脉炎、ASA有关,且ASA膨出度、基底直径可影响C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伴ASA高发于41~50岁男性人群,以中重度病情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房间隔夹层及急性心脏压塞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女,58岁,反复头晕、头痛10余年,既往诊断为"偏头痛",对症治疗效果较差;无其他特殊病史.入院后经胸右心声学造影见中量微气泡右向左分流(10~30个微气泡/帧图像),经食管超声声学造影见中量微气泡右向左分流(10~30个微气泡/帧图像),提示卵圆孔未闭(patent oval foramen,PFO),长约4~5 mm,宽度2 mm.拟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行 PFO 封堵术,经右侧股静脉入路引入5F右心导管及泥鳅导丝后无法通过未闭卵圆孔,改以8.5FSL1(Schwatz鞘)行卵圆窝造影,以明确卵圆孔位置(图1A);以SL1鞘抵住卵圆孔,将配套J形导丝置入左心房,但无法进入左肺静脉;于左前斜位循SL1鞘内芯注射对比剂,见心影左上方房间隔夹层,并见管状结构显影(图1B),无法确定其为左上肺静脉、左心耳或为进入心包腔的SL1鞘管内芯,向前送入少许鞘管内芯,再次造影并延长注射对比剂时间,见导丝及鞘管经右心房卵圆孔空隙进入房间隔,致房间隔夹层形成,并穿通左心房后顶部进入心包横窦(图1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