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平台下护理服务对新发肿瘤患者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平台下护理服务的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防治中心综合科就诊的首次诊断为肿瘤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本院的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和微信群为主要媒介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结果: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3、6个月,干预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总分和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互联网平台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新发肿瘤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手机平台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准化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提高康复医学住培管理效率,保证学员的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进行了基于手机平台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准化管理探索;利用微信、问卷星、微助教、钉钉等现已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及网络功能,构建高效、精准的康复医学住培管理体系。以手机微信为媒介,构建了住培基地管理框架;以问卷星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信息录入、考核、评价、反馈体系构建;以微助教为媒介,实现了教学培训活动的互联网延伸;以钉钉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个体化精准出科考核安排,实现了定制化培训学员技能操作安排及记录。通过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技术和培训方法,基本实现了康复医学住培基地对学员的精准、高效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科影像学移动互联网远程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由于专业地位和培养渠道的限制,我国儿科影像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儿科影像医生集中于儿童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影像知识和人才奇缺,不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大型远程医疗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医疗成为医疗会诊和教学的主流平台,为儿科影像远程教学提供了良机,有望成为培养儿科影像人才的利器。对文献、手机应用市场软件和成本效益的分析显示,目前大型远程医疗建设周期长、建设和维护成本高,且易受地域和环境制约,用于县级以下医院的远程教学尚待时日;利用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则十分便利,是当下实现儿科影像学远程教学的极佳选择,有望破解儿科影像人才培养和技能传播的难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CRISPR-Cas13a和手机显微镜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无扩增检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虽然目前诊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金标准,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群筛查并且检测限可低至1拷贝/μl,但最新的病毒动力学模型表明,相较于灵敏度而言,高频率检测和快速诊断才是减少病毒传播的关键。因此,研究人员正努力探索基于CRISPR-Cas技术的病毒RNA检测新策略。其中,Cas13a蛋白可与CRISPR RNA(crRNA)形成复合物并在crRNA的引导下靶向结合目的RNA序列,激活核酸酶活性,非特异地切割附近的任意单链RNA。利用这一特性,将带有荧光淬灭基团的RNA探针加入体系,可检测靶RNA序列。在此原理上,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突破性方法,无需前期预扩增即可直接从鼻拭子RNA中检测SARS-CoV-2。通过设计针对病毒N基因和E基因的不同区域的多个crRNA,等浓度组合加入反应体系,使单次反应可以激活更多的Cas13a蛋白,检测灵敏度提高的同时也减少了基因突变导致检测脱靶的可能性,整个检测过程均在样品中直接进行,无需额外操作。此外,该新型检测平台还可以将反应速率和产生的荧光信号转化为病毒载量,样本定性的同时进行RNA定量。为了提高检测的简单性和便携性,本研究还设计了一个小型设备包括低成本的激光照明和光收集元件,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读取CRISPR-Cas13a检测产生的荧光信号,灵敏度达到100拷贝/μl的同时能够在5 min内准确诊断出一组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样本中预提取的RNA。本研究开发的方法有可能为现场SARS-CoV-2筛查提供一种快速、准确、便携和低成本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机AP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现采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由规培医师APP及带教教师APP两部分组成,并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对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机APP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灵活性,降低了管理成本,方便管理考核;同时也加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机APP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手机AP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细胞生物学教学公众号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热点。本研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辅助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通过优化推送内容、推送频率、推送时机等,建立全方位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方案;并应用于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对"图片+文字"的内容接受度最强,"按需推送"的推送频率接受度最强,"课后推送"的推送时机接受度最强。使用教学公众号后,学生感觉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整体效果较好。因此,后续课程中,应该大力推广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辅助教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移动互动类平台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移动健康成为慢病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及日常护理可通过基于移动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的、连续的和针对性的患者管理。移动平台最大的特点可随时随地建立互动关系,比如根据需求进行预约提醒、血糖高值预警、医患即时沟通等,大大提高医患沟通效率,优化医患关系。本文对短信服务、即时通讯软件以及手机应用程序3种医患互动类移动平台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移动健康平台的开发推广、干预试验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心健康管理小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设计开发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的微信小程序。方法:依托网络平台与智能手机,根据脑卒中高危人群以及医护人员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需求分析,以健康数据采集、卒中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知识库匹配及干预计划、数据隐私及安全为关键技术,设计与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结果:小程序包括患者端、医护人员端和后台管理端3个端口,具有脑卒中风险评估、健康管理随访计划智能推送、健康指标记录与服药提醒、互动咨询、健康知识推送等主要功能。结论:开发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微信小程序,应用简捷、有效的智能评估,实现对人群脑卒中风险快速分级,为小程序功能模块开展个性化、精准高效的脑心健康管理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各类网络平台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整形外科与各类网络平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从医生还是患者的角度均可从各类型的网络平台中获益。该文重点论述移动通信技术和各个网络平台对整形外科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并对现存的各类与整形外科交织的网络平台进行系统性分类,力求最大程度地帮助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优劣判断和妥善利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平台的愈发成熟,其与整形外科领域的联系将愈加紧密,这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智能手机APP的院内外综合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进行孕期院内外综合管理对其孕期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至1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并注册我国首个GDM院内外管理互联网服务平台——糖妈妈APP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其注册APP到完成当次分娩时间段内的APP总体使用活跃度(由血糖监测频率、线上沟通频率、课程学习频率总和组成),并基于此结果将GDM患者分为高活跃度组和低活跃度组。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教育程度、控糖方式、产次,体重和身高并计算孕前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并计算HbA 1c达标率(HbA 1c<6%),孕产妇结局[妊娠期体重增加(GWG)、剖宫产],新生儿结局[大于胎龄儿(LGA)、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住院费用。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P总体使用活跃度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共纳入GDM患者616例。其中,高活跃度组308例,低活跃度组308例。与低活跃度组相比,高活跃度组GDM患者孕晚期HbA 1c较低[分别为(5.6±0.4)%和(5.5±0.4)%, t=-2.341, P=0.020],孕晚期HbA 1c达标率较高[分别为81.1%(154/190)和89.9%(186/207), χ2=6.243, P=0.012],GWG较少[分别为(12.7±5.7)和(11.1±5.7)kg, t=-3.469, P=0.001];高活跃度组剖宫产[分别为53.9%(166/308)和45.1%(139/308), χ2=4.734, P=0.030]、LGA[分别为23.1%(71/308)和11.7%(36/308), χ2=13.855, P<0.001]、巨大儿[分别为14.3%(44/308)和8.8%(27/308), χ2=4.601, P=0.032]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别为14.9%(46/308)和9.1%(28/308), χ2=4.976, P=0.026]发生率较低,新生儿住院费用较少[分别为5 740.0(4 465.8,7 292.6)元和5 304.9(4 219.0,5 901.2)元, Z=-2.383, P=0.0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孕妇年龄、孕前BMI、教育程度、控糖方式、产次后,GDM患者APP总体使用活跃度高是孕晚期HbA 1c达标率增加(OR=2.20,95%CI 1.17~4.12, P=0.014),以及LGA(OR=0.43,95%CI 0.27~0.68, P<0.001)及巨大儿(OR=0.59,95%CI 0.35~0.99, P=0.04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降低(OR=0.56,95%CI 0.34~0.93, P=0.025)的影响因素。 结论:糖妈妈APP的使用频率增加与GDM患者孕期血糖水平降低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