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背痛高尔夫球手挥杆时核心肌群及生物力学变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高尔夫运动普及性和参与性的提高,其相关性运动损伤也日渐增加.高尔夫球手间不同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社交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影响着运动损伤的类型[1].目前,高尔夫运动损伤以过度使用性损伤为主,下背区损伤最常见,发生率高达34.5%,且右侧损伤较常见(右利手球员)[2].下背部损伤不仅影响球员的训练和运动表现,也潜在影响了高尔夫球员身体特征的变化[3].本文对高尔夫球手患有下背痛后挥杆时核心肌和生物力学的变化研究做一综述,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冲击波用于优秀运动员髌腱末端病治疗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优秀运动员发生髌腱末端病(patellar tendenopathy,PT)的主因是训练强度过大,髌骨和髌腱长期处在超负荷状态,引起髌腱的髌尖附着处反复牵拉进而导致慢性损伤[1].运动医务人员主要目的是保障优秀运动员能够正常训练和比赛,PT在跳跃类(球类、武术、田径)或半蹲姿势较多(摔跤、冰球、举重、赛艇)的体育项目发病率高[2],对运动能力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恢复系统训练相当困难.据报道,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FT发病率偏高,冰球运动员占24.6%,篮球运动员占50.9%,排球运动员占58.2%,摔跤运动员占21.05%,手球运动员占3.89%,赛艇运动员占16.21%[3],由此可见,PT是优秀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PT会导致患者髌腱受力模式的改变[4],为了减少疼痛,跳跃类项目运动员会选择健侧腿进行发力、半蹲姿势较多项目的运动员会避让伤侧受力(如举重运动员在负重下蹲练习时身体重心偏向健侧),长此以往会导致健侧受伤,影响正常训练和比赛.目前,跟队医务人员采用针灸、超声波和微波等传统物理治疗,但效果欠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手球运动能力的关联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研究证实,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nieotinamideN-methyl-transferase,NNMT)多态性与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手球是一种混氧运动,比赛或平时训练中无氧运动占一定比例,主要进行有氧运动.目的:探讨NN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56292与手球运动能力的关联.方法:采用PCR-LDR方法检测28名中国国家青年男子手球队运动员(实验组)和53名普通男学生(对照组)NN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56292,测试相对最大摄氧量VO2 max和骨骼肌百分比、体脂百分比身体成分指标.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在28名运动员中,基因型GG组相对VO2 max明显高于基因型CG组(P<0.05);在53名普通学生中,基因型GG组、基因型CG组及基因型CC组间相对VO2 max无差异;③在28名运动员中,基因型GG组骨骼肌百分比高于基因型CC组、基因型CG组(P<0.05);在53名普通学生中,基因型GG组骨骼肌百分比高于基因型CG组(P<0.05);④在28名运动员中,基因型GG组、基因型CG组及基因型CC组间体脂百分比无差异;在53名普通学生中,基因型GG组、基因型CG组及基因型CC组间体脂百分比无差异;⑤结果表明,NN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256292与手球运动能力明显相关,运动员更倾向于G等位基因,基因型GG携带者运动能力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负重深蹲中施加不同动脉闭塞压和间歇方式对大腿肌肉激活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探讨负重深蹲练习中施加不同动脉闭塞压和间歇方式对大腿肌群激活特征的影响,找出引起最大激活的个人适宜动脉加压相对值范围,为运动员科学进行加压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募集10名男子运动员,进行负重30%1RM(最大抗阻百分比)的深蹲练习,以间歇加压和持续加压两种模式,分别完成无加压、40%动脉闭塞压(AOP)、50%AOP和60%AOP四种加压形式.运用Wave plus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采集大腿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出大腿前、后肌群的肌电振幅值.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考察通过施加不同动脉闭塞压和不同间歇休息模式对大腿肌肉群的激活效应及其差异.结果:①经过双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施加不同AOP对所测肌肉标准化均方根振幅值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间歇方式则对所测大腿肌群%MVC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施加不同动脉闭塞压和间歇方式对所测肌肉肌电活动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性(P>0.05);②30%1RM负重深蹲练习时,在50%AOP压力条件下,间歇和持续加压都可以显著提高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的%MVC值(P<0.05);③40%AOP压力条件下,仅间歇深蹲练习可显著提高股直肌的%MVC值(P<0.05);60%AOP压力条件下,也仅间歇练习可以显著提高股内侧肌和半腱肌%MVC值(P<0.05).结论: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 50%AOP施压对高水平手球运动员在轻负重蹲起练习可以同时显著提高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的最佳激活程度,产生最佳训练效果,间歇模式推荐采用除压间歇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物理疗法在运动员髌腱末端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髌腱末端病(Patellar Tendinopathy,PT)是一种因长期过度使用所致的髌腱损伤,主要表现为髌腱疼痛、局限性或弥漫性肿胀以及运动功能受限,常见于长期进行跳跃或落地等相关体育项目的年轻运动员[1].据报道,排球和篮球运动员的PT患病率约占32%~45%,而田径运动员、手球运动员以及足球运动员的患病率约占13%~25%[2].PT在运动员中不仅患病率高而且症状持续时间长,这使得运动员日常体育训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症状严重者可能被迫结束职业生涯.由于运动员对PT的治疗效果要求更高,所以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尽可能不影响日常体育训练的基础上更快地缓解PT症状是现代康复医学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研究物理疗法在运动员髌腱末端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中过敏性疾病的流行情况、治疗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北京队优秀运动员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治疗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情况,为进一步合理化运动员的综合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59名北京队现役优秀运动员进行调查,运动项目涉及排球、手球、水中项目(包括花样游泳、跳水、游泳)、摔跤、橄榄球、足球和乒乓球.收集运动员的基本信息,采用运动员过敏调查问卷(AQUA)筛查运动员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治疗情况、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AQUA评分≥5分被认为可能存在过敏性疾病.结果:调查发现存在过敏性疾病的运动员111人,占总人数的42.9%.在已经明确诊断的过敏性疾病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最高(19.4%),其次是湿疹和荨麻疹(5.35%),支气管哮喘相对较低(1.34%).患过敏性疾病的运动员占比在足球中最高(61.3%),其次是摔跤(52.2%),橄榄球中最低(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运动项目是影响过敏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大于等于16岁的运动员过敏发生的风险是小于16岁的运动员的2.16倍(OR=2.16,95%CI 1.25~3.77,P=0.006);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发生过敏的风险有差异,相较于橄榄球,足球运动员发生过敏的风险高1.74倍(OR=2.74,95%CI 1.33~5.66,P=0.007).存在过敏性疾病的运动员中仅有20人(18.0%)曾使用过抗过敏药物治疗.结论:北京队优秀运动员中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诊断和控制率偏低.年龄和运动项目是影响过敏性疾病患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医务监督,从而改善运动员健康状况,提高训练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近15年来历届夏季奥运会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对2008年~2016年各届夏季奥运会、2018年青年奥运会的运动损伤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国际大型运动会中各运动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与特点,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索近15年来报道各届夏季奥运会运动损伤的文献,筛选出有原始数据记录的报道,统计各届赛事中各运动项目的参赛人数、总受伤人数、训练中受伤人数、比赛中受伤人数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36404人次参赛运动员的数据纳入本次研究,共发生运动损伤4039人次,运动损伤总发生率为11.1%.发生运动损伤风险最高的比赛项目依次为小轮车、跆拳道、足球、七人制橄榄球、山地自行车、拳击、手球、曲棍球和举重(发生率>15%).而发生运动损伤风险最低的比赛项目依次为赛艇、攀岩、射击、皮划艇、轮滑、射箭、游泳、场地自行车、高尔夫和马术(发生率<5%).其中37.6%的损伤会导致运动员无法继续比赛或训练.比赛时受伤的风险高于训练时(62.1%vs 37.9%),其中棒球项目在比赛时受伤比例最高.女性运动员的整体损伤发生率高于男性运动员[RR=1.10(95%CI 1.03~1.18)].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依次是膝关节、大腿、踝关节、腰椎、小腿和足部.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依次是关节扭伤/韧带断裂、肌肉拉伤、挫伤/血肿、皮肤裂伤和腱病.青奥会的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奥运会.结论:不同项目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差别较大,对于那些高危项目需要投入更多的医疗保障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东省成年职业运动员血脂异常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职业运动员血脂异常情况,为开展职业运动员血脂筛查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足球、曲棍球和手球等12项运动的18~30岁在役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性别、年龄和运动项目资料;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含量,分析不同性别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血脂异常情况.结果 调查460人,年龄为(21.91±2.77)岁.男性245人,占53.26%;女性215人,占46.74%.检出血脂异常119例,检出率为25.87%;其中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和高non-HDL-C检出率分别为20.22%、5.87%、13.04%、3.26%和9.57%.男性运动员高TG血症、低HDL-C血症和高non-HDL-C检出率分别为9.39%、5.31%和 12.24%,高于女性运动员的 1.86%、0.93%和6.51%(x2=11.743、6.951、4.351,均P<0.05);男性运动员高TC血症检出率为17.96%,低于女性运动员的22.79%(x2=8.627,P<0.05).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血脂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52,P<0.05);其中棒球(34.29%)、垒球(37.04%)和射击/射箭(52.73%)运动员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结论 广东省成年职业运动员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5.87%,以高TC血症合并高LDL-C血症为主,应重点关注男性运动员以及棒球、垒球、射击和射箭运动员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