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SAA、IL-12及IL-6水平在儿童手足口病病情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12(IL-1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儿童手足口病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100名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症组(n=46)、重症组(n=34)和危重组(n=20).比较手足口病患儿及健康儿童的血清SAA、IL-12、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IL-12及IL-6水平诊断手足口病的价值,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的相关资料,分析血清SAA、IL-12及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SAA、IL-12、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A、IL-12及IL-6水平诊断手足口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843、0.840,敏感度分别为0.870、0.820、0.830(均P<0.05);危重组患儿血清SAA、IL-12、IL-6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及重症组,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AA、IL-12及IL-6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SAA、IL-12及IL-6水平可预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其水平越高,患儿病情越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6年浙江省温岭地区EV71型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毒分离株VP1和VP4区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并比较2016年浙江省温岭地区EV71型轻、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毒分离株VP1和VP4区基因特征及进化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鉴定的EV71型HFMD患儿,随机选取轻、重症HFMD患儿EV71病毒株各6例,进行VP1和VP4区基因扩增和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 6.0软件对测序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公布的EV71典型基因代表株(A、B1~5、C1~4亚型)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性别(χ 2=14.51, P<0.05)和年龄( t=2.82,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EV71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5.8%~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9.1%~100%;VP4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5.0%~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0%~100%,轻、重症EV71分离株同源性高。它们与典型C4a基因型代表株最接近,氨基酸同源性为:96.6%~100%(VP1)和94.3%~100%(VP4)。3例EV71型重症HFMD患儿分离株分别出现VP1区V170L突变(缬氨酸→亮氨酸),VP1区A293S(丙氨酸→丝氨酸)以及VP4区T7A(苏氨酸→丙氨酸),其他未见明显突变。 结论:2016年浙江温岭地区轻、重症HFMD患儿EV71病毒分离株VP1和VP4区同源性高,且均属于C4a基因亚型。其中几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可能与浙江温岭地区HFMD患儿疾病危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株分离自云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柯萨奇病毒A组4型毒株的全基因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从云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的1株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毒株的全基因组特征和部分区段重组情况进行分析,为深入认识CV-A4的流行和分子进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使用人类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人胚肺二倍体(human embryonic lung diploid,KMB17)细胞和人非小细胞肺癌(human lung cancer,A549)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提取病毒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段扩增CV-A4全长基因,利用MEGA7.0和SimPlot 3.5.1等软件对全基因组及各区段进行分析。结果:从RD细胞上分离到一株CV-A4分离株R11-20/YN/CHN/2011,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分离株属于C2基因亚型。在VP1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上与其同源性最高的分别是CV-A4毒株09214/SD/CHN/2009和CVA4/SZ/CHN/09。重组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肠道病毒A71(enterovirus A71,EV-A71)云南分离株R993/YN/CHN/2010在3D区发生过重组。结论:CV-A4分离株R11-20/YN/CHN/2011为C2基因亚型且与EV-A71在3D区发生重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河北省2013-2017年其他肠道病毒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掌握2013-2017年河北省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A6)的基因特征,进一步阐明其遗传进化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河北省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Mega 5.2软件对CoxA6的VP1区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2013-2017年河北省累计报告其他肠道病毒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86例(重症84例,死亡2例),占其他肠道病毒手足口病报告病例的1.12%(86/7 698)。每年4月份发病人数逐渐上升,5-7月达到最高峰。人群分布上,1~岁年龄组儿童的5年累计占比65.12%(56/86)。男女性别比为1.39∶1(50/36)。职业分布上,散居儿童占总发病人数的93.02%(80/86)。标本经病毒分离获得阳性毒株39份,阳性分离率为45.35%(39/86)。亲缘进化树显示,CoxA6分离株与D3a和D3b这2种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2013-2017年河北省其他肠道病毒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在发病时间上呈现季节性,与手足口病流行的整体趋势一致。CoxA6属于D3基因型,且未出现新的进化分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浆脑利钠肽与柯萨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预测柯萨奇病毒A6(coxsackie virus A6,CV-A6)型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重症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CV-A6型HFMD住院患儿30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200例)和重症组(105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血浆BNP水平预测CV-A6型HFMD重症化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V-A6型手足口病患儿重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V-A6型HFMD重症组与普通组相比,WBC、BNP水平、神经系统症状、循环障碍、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BNP预测重症HFMD的最佳临界值为294.85 n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15×10 9/L、血糖>8.3 mmol/L和BNP>294.85 ng/L是CV-A6型HFMD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OR=2.275, P=0.013; OR=6.057, P=0.028; OR=1.008, P<0.001)。 结论:BNP>294.85 ng/L与CV-A6型HFM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预测价值,是CV-A6型HFMD重症化的预警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保护效果研究:检测阴性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灭活疫苗在真实世界中对EV-A71感染相关重症病例保护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湖南、河南和云南省采用检测阴性设计(test-negative design,TND)病例对照研究评估EV-A71疫苗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6例6~71月龄的手足口病重症患者,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为83.3%,其中,CVA6阳性248例(33.2%),CVA16阳性142例(19.0%),CVA10阳性62例(8.3%),EV-A71阳性52例(7.0%),未分型242例(32.4%)。EV-A71阳性病例中,均未接种EV-A71疫苗,EV-A71疫苗对EV-A71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保护效果为100.0%,对CVA1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都无交叉保护作用。结论:EV-A71疫苗对EV-A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鉴于目前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肠道病毒优势血清型发生改变,应加紧研发多价疫苗以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尤其是针对CVA6和CVA16等肠道病毒血清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手足口病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部分重症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等EV是引起我国手足口病持续流行的主要病因。2013年以后,其他EV在手足口病病例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本文对2008年以来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7—2018重庆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及主要病原体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17—2018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其主要病原体的基因特征。方法:选择重庆市儿童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该院区2017—2018年1 071例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核酸检测信息,其中810份已明确了肠道病毒血清型,剩余175份血清型待鉴定,另有86份肠道病毒为阴性。通过病毒分离、核酸浓缩及基因测序等方法对上述261份样本进行鉴定,获得该地区手足口病完整的病原谱。使用MEGA 7.0软件构建四种主要病原体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的研究。结果:通过改良的鉴定方法,261份标本中,除3份被鉴定为人副肠孤病毒(Human parechovirus,HPeV)外,其余258份样本均为肠道病毒阳性。其中CVA6(coxsackievirus A6)血清型占比最多,其次为EV-A71(enterovirus A71)另有CVA16(coxsackievirus A16)和CVA10(coxsackievirus A10)以及其他肠道病毒共计13种血清型。系统进化结果显示,重庆市CVA6血清型均为D3a基因亚型,EV-A71、CVA10和CVA16的优势基因亚型分别为C4a,C2b和B1b,这四种优势基因型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基因型共同循环进化。结论:本研究通过优化鉴定方法,提高了肠道病毒的检出率,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CVA6是该地区2017—2018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次是EV-A71,同时这两种血清型也是导致重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肠道病毒71型防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引发5岁以下婴幼儿患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病原体,该病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死亡。考虑到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本文现对目前预防EV71感染的疫苗以及治疗手段做出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6—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2016—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和预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通州区2016—2018年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运用简单季节性模型预测通州区2019年发病趋势。结果:2016—2018年通州区总计报告手足口病8 877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无死亡病例。6—8月是发病主要高峰,城乡结合部总体发病率高于农村和中心城区。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4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以1~3岁为主。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散居和托幼儿童。结论: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五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防控的重点,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测的发病趋势,有针对性的做好防控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