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人群急进高原前后血生化免疫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平原(海拔57m)成年健康人群急进到高原地区(海拔4300m)后其血生化、免疫等65项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指标变化意义.方法 15名平原成年健康人,分别采集他们身处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的静脉血,行血生化、免疫等检测,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65项血生化、免疫检查指标中:①上高原后1周与在平原地区比较,变化指标共有12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血脂检查指标APOA(载脂蛋白A)、HDL(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5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ORT(皮质醇)、ProBNP(脑利钠肽前体)、C肽、炎症检查指标IL-6(白介素6)、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项目TNT-HS(超敏肌钙蛋白T)7个指标.②下高原后返回平原1周与在高原1周相比,变化指标有10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INSULIN(胰岛素)、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LDH(乳酸脱氢酶)6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P(胰淀粉酶)、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4个指标.③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指标呈下降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上升的指标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呈上升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下降的指标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由平原急进到高原时,肝功能检查指标ALB、NH3的变化,反映了急进高原造成肝功能受损;胰腺检查指标AMYL和血糖检查指标GLU在急进高原后下降反映了机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急进高原后升高反映了高原低氧环境中应激激素分泌入血,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能力、肾功能以及心肌受损.机体的多项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返回平原后指标恢复,机体可通过调节来适应高原环境,未对身体造成显著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症监护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综合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诊断为切口感染的患者117例,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及相关治疗情况、分泌物培养病原菌类型。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分析各变量的重要性,计算变量的权重以及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 Ⅱ, APACHEⅡ)、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itric peptide, NT-pro-BN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CRRT天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天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感染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odds ratio, OR=1.112,95% confidential interval, CI:1.009~1.225, P<0.05)、PT( OR=1.348,95% CI:1.078~ 1.686, P<0.05)、CRRT天数( OR=1.358,95% CI:1.109~1.663, P<0.05)、MDROS感染( OR=3.794,95% CI:1.084~13.281, P<0.05)是切口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ROC曲线结果示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APACHEⅡ评分为16.5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和65.9%,能较好地预测ICU切口感染患者的死亡结局。APACHEⅡ评分越高、PT值越大、CRRT治疗时间越长、MDROS感染提示患者预后越差,当APACHEⅡ评分>16.5分,CRRT天数>7.5 d,PT>17.05 s,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时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分析各变量的重要性,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权重0.389)、APACHE Ⅱ评分(权重0.228)、PT值(权重0.100)、CRRT天数(权重0.283),模型准确率85.0%,ROC拟合曲线下面积85%。 结论:APACHEⅡ评分、PT延长、CRRT天数、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影响ICU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类高危人群应该早期识别并采取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组脑利钠肽对家兔冠脉搭桥术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重组脑利钠肽对家兔冠脉搭桥术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建立冠脉搭桥术,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将耳缘静脉注射0.1 mg/(kg·d)和0.3 mg/(kg·d),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选取10只家兔作为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4组家兔治疗6个月后,观察静脉桥狭窄程度、炎性因子和内皮功能。结果:与模型组(40.27±7.90)%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血管狭窄程度(34.12±5.09)%和(26.74±4.8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01、3.901, 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血管狭窄程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17, P<0.05)。与模型组[(298.44±15.39)、(326.65±17.33)、(154.32±18.64) pg/ml]比较,低剂量组静脉桥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230.29±12.92)、(285.60±15.20)、(119.32±12.67) p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21、4.282、4.389, 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104.44±10.78)、(230.32±12.66)、(95.24±10.09) p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10、2.714、2.391, P<0.05)。与模型组[(120.39±19.48) μmol/ml、(12.65±1.07) ng/ml、(37.90±4.19) pg/ml]比较,低剂量组静脉桥内皮功能因子水平ET-1和vWF[(103.47±14.89) μmol/ml、(10.39±1.20) ng/ml]显著下降,NO水平[(51.36±6.19) pg/m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94、3.709、3.100, 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内皮功能因子ET-1和vWF[(87.29±9.03) μmol/ml、(230.32±12.66) ng/ml],NO水平显著增加[(64.22±5.2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18、2.115、2.003, P<0.05)。 结论:重组脑利钠肽可显著改善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对静脉桥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浆脑利钠肽与柯萨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预测柯萨奇病毒A6(coxsackie virus A6,CV-A6)型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重症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CV-A6型HFMD住院患儿30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200例)和重症组(105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血浆BNP水平预测CV-A6型HFMD重症化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V-A6型手足口病患儿重症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V-A6型HFMD重症组与普通组相比,WBC、BNP水平、神经系统症状、循环障碍、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BNP预测重症HFMD的最佳临界值为294.85 n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15×10 9/L、血糖>8.3 mmol/L和BNP>294.85 ng/L是CV-A6型HFMD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OR=2.275, P=0.013; OR=6.057, P=0.028; OR=1.008, P<0.001)。 结论:BNP>294.85 ng/L与CV-A6型HFM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预测价值,是CV-A6型HFMD重症化的预警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食管癌致免疫性心肌炎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73岁。2020年4月,因进食后间断呕吐4个月,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月7日入住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病史,日常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规律服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入院CT检查示,食管下段-贲门区占位,纵隔内上腔静脉后-气管隆突区、主动脉弓下及食管下段旁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肝门区、胃小弯侧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11日开始行紫杉醇+奈达铂一线化疗2个周期。7月2日开始行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 Gy,分30次完成,同步奈达铂30 mg化疗,每周1次。2021年1月14日复查CT,提示肝转移,纵隔、腹腔淋巴结较前增大。23日开始行二线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3月13日复查CT,示新发肺转移灶。完善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Ⅰ和脑利钠肽基线检查后,于22日开始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24日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间断胸痛,当时射血分数为59%,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心电图检查未见急性心肌梗死异常改变。血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770.60 ng/L。请心内科会诊后,给予硝酸异酸梨酯片含服,胸痛缓解。25日患者血高敏肌钙蛋白Ⅰ> 40 000 ng/L,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24日无明显变化。考虑患者免疫治疗基线筛查时高敏肌钙蛋白正常(<1.5 ng/L),目前明显升高,心内科医师暂不考虑心肌梗死可能,故高度怀疑免疫性心肌炎。根据患者体重(45 kg),予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复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1 990.60 ng/L,再次行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26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2 656.30 ng/L,较前明显下降,继续甲泼尼龙400 mg冲击治疗。当日下午患者再次出现间断胸痛,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599.80 ng/L,予硝酸甘油对症治疗,胸痛缓解。27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31 859.70 ng/L,再次明显升高,脑利钠肽前体为14 044.0 ng/L,故将甲泼尼龙加量至1.0 g,并予吗替麦考酚酯0.5 g口服,2次/d。28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7 165.0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10 434.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4 U/L,乳酸脱氢酶为454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376 U/L。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射血分数为55%。继续行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同时加用艾司奥美拉唑抑酸护胃,辅酶Q10、尼可地尔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和能量代谢,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5 d后,按500、240、120 mg逐渐减量,各使用1周,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迅速回落。4月12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9.5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2 148.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7 U/L,乳酸脱氢酶为371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273 U/L,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021年4月14日患者出院时,甲泼尼龙减量至80 mg,1次/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效果和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效果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均联合应用多巴胺和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前瞻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检查心电图时间、住院时长、急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t=15.075、15.134、15.237,均 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15.213、15.201,均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 2=5.782, 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49.5±4.8)%]高于对照组[(37.8±3.1)%],脑利钠肽(BNP)[(702.4±55.3)μg/L]、C反应蛋白(CRP)[(2.1±0.4)mg/L]低于对照组[(827.2±33.6)μg/L、(4.2±0.3)mg/L]( t=15.241、15.236、15.209,均 P<0.05)。 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硝酸甘油和多巴胺治疗后,应用前瞻性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缩短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长,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同时可以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心功能和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及中间片段心房利钠肽原临床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特点及中间片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选择2019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心衰组)5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9例,均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在运动前静息时采集血浆并检测MR-proA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含量。结果:心衰组患者的NT-proBNP375(236~541)ng/L、MR-proANP 78(52~215)pmol/L的水平高于对照组的31(22~130)ng/L和14(10~23)pmol/L( P<0.05)。心衰组患者中,心功能Ⅲ级(23例)患者MR-proANP水平228(121~436)pmol/L较心功能Ⅱ级(33例)患者60(50~92)pmol/L高( χ2=0.256, P<0.01),NT-proBNP水平375(245~743)ng/L比382(220~540)ng/L( χ2=10.949, P>0.05)。心衰组患者的无氧阈、峰值氧摄取量、峰值氧摄取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峰值氧脉搏较对照组降低( P<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升高( 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提示,心衰组的MR-proANP、NT-proBNP与无氧阈、峰值氧摄取量、峰值氧摄取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峰值氧脉搏均呈负相关( P<0.05),与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呈正相关( P<0.05),其中MR-proANP与峰值氧摄取量的相关强度( r=0.791)最高。 结论:老年HFpEF患者的运动耐力和摄氧能力较健康人下降,心肺储备功能降低;心功能Ⅱ~Ⅲ级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血浆MR-proANP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出心功能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Ⅰ和糖类抗原125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和糖类抗原125(CA125)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为观察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组29例,Ⅲ级组51例,Ⅳ级组17例;另选择该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水平变化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组血浆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水平变化及LVEDD和LVEF变化;分析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与LVEDD和LVEF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5 684.21±174.39)ng/L]、hs-CRP[(16.54±3.27)mg/L]、cTnⅠ[(0.43±0.13)μg/L]和CA125[(83.24±15.46)U/mL]均高于对照组( t=216.813、25.684、19.432、34.138,均 P<0.05)。观察组LVEDD[(63.21±4.87)mm]高于对照组[(48.97±2.41)mm],而LVEF[(39.27±3.25)%]低于对照组[(62.87±4.36)%]( t=19.461、37.008,均 P<0.05)。Ⅳ级组血浆NT-proBNP[(7 368.18±201.05)ng/L]、hs-CRP[(24.19±4.18)mg/L]、cTnⅠ[(0.63±0.14)μg/L]和CA125[(164.52±27.48)U/mL]均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Ⅲ级组: t=31.109、6.557、5.321、13.017,Ⅱ级组: t=75.873、16.582、11.755、23.178,均 P<0.05);Ⅲ级组血浆NT-proBNP[(5 751.42±180.34)ng/L]、hs-CRP[(15.98±4.56)mg/L]、cTnⅠ[(0.41±0.15)μg/L]和CA125[(87.97±18.45)U/mL]均高于Ⅱ级组[(3481.34±145.26)ng/L、(8.23±2.37)mg/L、(0.25±0.08)μg/L和(28.43±12.21)U/mL]( t=57.893、8.507、5.320、15.530,均 P<0.05)。Ⅳ级组LVEDD[(67.95±5.15)mm]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Ⅲ级组: t=3.553,Ⅱ级组: t=8.157,均 P<0.05),而LVEF[(34.28±2.36)%]低于Ⅱ级组和Ⅲ级组(Ⅲ级组: t=6.673,Ⅱ级组: t=10.417,均 P<0.05);Ⅲ级组LVEDD[(62.78±5.21)mm]高于Ⅱ级组[(57.87±3.25)mm]( t=4.586, P<0.05),而LVEF[(39.98±3.24)%]低于Ⅱ级组[(45.98±4.25)%]( t=7.097, P<0.05)。LVEDD与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呈线性正相关;LVEF与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呈线性负相关。 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cTnⅠ和CA125水平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和心功能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 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49例和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5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 10(IL-10)以及心脏重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分别为(506.56±62.37)pg/mL与(660.85±74.55)pg/mL,hs-CRP分别为(14.74±2.69)mg/L与(23.31±3.45)mg/L,IL-6分别为(36.77±4.78)ng/L与(43.12±5.22)ng/L,IL-10分别为(12.36±2.63)ng/L与(15.39±3.56)ng/L,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37.74±6.83)mm 与(42.36±7.73)mm,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45.78±3.31)%与(42.63±2.56)%,舒张末期最大流量比(E/A)分别为(1.44±0.06)与(1.21±0.0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73、3.07、3.58、3.68、2.99、3.12、2.98,均 P<0.05)。 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每天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每天10 mg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和微小RNA-146a在多发伤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微小RNA(miR)-146a在多发伤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诸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1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将91例患者分为无心肌损伤的多发伤组(44例)和合并心肌损伤组(47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 d的静脉血,测定cTnⅠ和血清NT-proBNP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PCR分析血清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组患者不用时间点cTnⅠ、血清NT-proBNP和miR-146a的表达水平。制作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cTnⅠ、血清NT-proBNP和miR-146a对诊断多发伤后合并心肌损伤的价值,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多发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TnⅠ水平[(0.05±0.01) n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1.46±0.44) ng/ml, t=20.26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3 d血清cTnⅠ水平[(0.06±0.02) n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0.46±0.14) ng/ml, t=18.510, P<0.05]。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TnⅠ水平[(1.46±0.44) ng/ml]高于入院3 d患者[(0.46±0.14) ng/ml, t=14.94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水平[(240.20±20.37) p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353.57±15.6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46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3 d血清NT-proBNP水平[(254.83±20.92) p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302.04±18.67) pg/ml, t=11.190, P<0.05]。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水平[(353.57±15.67) pg/ml]高于入院3 d患者[(302.04±18.67) pg/ml, t=14.94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iR-146a水平(1.55±0.13)明显高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0.79±0.17, t=23.05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3 d血清miR-146a水平(1.49±0.15)明显高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1.36±0.12, t=4.810, P<0.05)。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iR-146a水平(0.79±0.17)明显低于入院3 d后水平(1.36±0.12, t=18.550, P<0.05)。三者联合诊断多发伤合并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为89.65%,特异性为87.49%,准确性为84.67%。 结论:多发伤合并心肌损伤患者cTnⅠ和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增加,而miR-146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三者联合对诊断多发伤后心肌损伤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