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泌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抗原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中外泌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PC-1)抗原对术前协助诊断胰腺癌(PDAC)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31例PDAC患者(实验组)和2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用超速离心机分离出外泌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外泌体GPC-1的阳性率,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相关分析打用Person相关分析。结果:GPC-1+外泌体在实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27.52%比4.96%, Z=-5.14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19-9在实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76.40 mg/L比16.07 mg/L, Z=-3.34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PC-1+外泌体、CA19-9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771( t=19.44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泌体GPC-1阳性率的约登指数为0.812,其GPC-1阳性率为12.16%,敏感度为90.30%,特异度为90.90%,误诊率为9.10%,漏诊率为9.70%。将CA19-9与GPC-1+外泌体联合用于PDAC的早期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可信区间为0.848~0.997,与GPC-1+外泌体独立诊断PDA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64, P>0.05)。 结论:外周血GPC-1+外泌体测定对临床上协助诊断PDAC的参考价值优于CA19-9,且不劣于两指标联合的诊断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鼻咽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EGF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相关代谢参数预测鼻咽癌治疗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省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1例[男性44例、女性17例,年龄21~84(57.8±6.2)岁]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显像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 18F-FDG PET/CT图像,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肿瘤代谢体积(MTV)、肿瘤糖酵解总量(TLG)。所有患者的肿瘤标本经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染色后,计算标本的EGFR阳性表达情况。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性别、肿瘤T分期、最大径、病理分型等计数资料;SUV max、MTV、TLG两样本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年龄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代谢参数等因素对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把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评估EGFR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鼻咽癌患者代谢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 结果:61例鼻咽癌患者的EGFR阳性表达率为93%(57/61),EGFR高表达34例(高表达组),EGFR低表达27例(低表达组)。EGFR高表达组的SUV max、MTV、TLG明显高于低表达组( U=-4.197、-2.273、-2.425,均 P<0.05 )。EGFR高表达组与EGFR低表达组在肿瘤T分期、肿瘤最大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28、5.165,均 P<0.05),而在性别( χ2=0.720 )、年龄( t=-0.087)、病理分型( χ2=1.914)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 OR=0.103,95% CI:0.018~ 0.582, P=0.025)、肿瘤最大径( OR=1.612,95% CI:1.090~2.385, P=0.017)、SUV max( OR=1.270,95% CI:1.115~1.446, P<0.01)、MTV( OR=1.008,95% CI:1.002~1.014, P=0.015)、TLG( OR= 1.085,95% CI:1.015~1.160, P=0.016)是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 max( OR=1.340,95% CI:1.019~1.764, P=0.036)是预测EGFR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0.815,95% CI:0.709~0.921, P<0.01]对于预测EGFR高表达的诊断效能优于MTV (AUC=0.682 ,95% CI:0.548~0.816, P=0.015)、TLG (AUC=0.670,95% CI:0.535~0.805, P=0.023)。SUV max、MTV、TLG临界值分别为16.39、136.29 cm 3、19.28时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8.8%、50.0%、41.2%,特异度分别为96.3%、85.2%、96.3%。 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 max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EGFR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恶性肿瘤合并脓毒症患儿病原及耐药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血液病/恶性肿瘤合并脓毒症患儿病原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深圳市儿童医院PICU住院有明确病原的血液病/恶性肿瘤合并脓毒症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脓毒症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结果:纳入176例患儿,发生脓毒症202次,血流感染144例次(71.3%),肺部感染59例次(29.2%),腹部感染21例次(10.4%),软组织感染9例次(4.5%),神经系统感染9例次(4.5%),泌尿系统感染3例次(1.5%)。共确定病原菌244株,革兰阳性菌74株(30.3%):前3位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肺炎链球菌(13株);革兰阴性菌122株(50.0%):前3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33株)、大肠埃希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真菌48株(19.7%):前3位分别是热带念珠菌(14株)、白色念珠菌(10株)、曲霉菌属及耶氏肺孢子菌(均为7株)。死亡组患儿的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比例均高于存活组[9.0%(6/67)比2.3%(4/177), χ2=3.971 ,P=0.046;9.0%(6/67)比1.1%(2/177), χ2=7.080 ,P=0.008;16.4%(11/67)比6.8%(12/177), χ2=5.288 ,P=0.021]。57例患儿标本同时送检培养及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技术测定:25例培养和mNGS均检测出病原;30例mNGS检测阳性但培养阴性;2例培养阳性但mNGS检测阴性。多重耐药菌感染79株(46.8%):革兰阳性菌27株(34.2%)、革兰阴性菌52株(65.8%)。174例次(86.1%)脓毒症患儿在发热24 h内接受了经验性抗感染药物治疗。124例次(61.4%)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正确覆盖了感染病原菌种类,40例次(19.8%)未覆盖,10例次(5.0%)覆盖不全。22例次(10.9%)尽管覆盖了病原菌种类,但药敏显示对初始抗生素耐药。51例患儿死亡。 结论:入住PICU的血液病/恶性肿瘤合并脓毒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多重耐药菌感染比例高。早期识别并结合本地区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经验性选择合理抗感染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中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2022年3月至8月间诊治的79例PCa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染色法检测79例PCa中SATB1、PTEN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79例PCa患者年龄≤65岁者13例,>65岁者66例,中位年龄77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0~10 ng/ml者13例,10~20 ng/ml者12例,>20 ng/ml者51例,另有3例PSA值不详。病理Gleason评分<7分者6例,评分=7分者11例,评分>7分者6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TB1高表达者占57%,低表达者占43%;PTEN蛋白阳性者占73%,阴性者占27%。SATB1缺失与PTEN缺失、年龄呈正相关( r=-0.292、-0.235, P<0.05),与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 结论:分析PCa中SATB1、PTEN的表达有助于PCa的风险分层,为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E2F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E2F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妇科获取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5例子宫内膜增生标本及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纳入研究。采用RT-PCR及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测定3种组织E2F2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 mRNA表达量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6.00%及5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1/2的子宫内膜癌患者E2F2蛋白阳性表达程度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1/2的患者( P<0.05)。 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表达上调,其表达程度与患者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和Ⅲ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Ⅴ和Ⅲ(GnT-Ⅴ和GnT-Ⅲ)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的方法检测2001年至2007年在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83例胰腺癌标本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GnT-Ⅴ和GnT-Ⅲ基因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GnT-Ⅴ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 P<0.01),而GnT-Ⅲ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 P<0.01),GnT-Ⅴ和GnT-Ⅲ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胰腺癌分期显著相关( P<0.05);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表明胰腺癌的GnT-Ⅴ的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 P<0.01),而GnT-Ⅲ的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 P<0.01)。 结论:GnT-Ⅴ和GnT-Ⅲ在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五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00例T细胞淋巴瘤,从中筛选出5例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复习文献,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47~64岁,平均年龄56岁,包括2例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2例皮肤蕈样霉菌病(1例为斑块期,1例为肿瘤期),1例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免疫组织化学:5例患者均表达多种T细胞标志物(CD3、CD4、CD5、CD7、CD8),仅表达1种B细胞标志物CD20(其中3例患者首次诊断时CD20阴性,在疾病复发或进展后,二次活检诊断时CD20弥漫阳性),不表达CD79α及PAX5。5例患者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T细胞受体(TCR)重排均显示β链和/或γ链和/或δ链单克隆性重排,Ig重排均为多克隆性重排。5例患者均未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截至2020年2月,4例患者带病生存,1例患者无病生存,其中蕈样霉菌病肿瘤期患者进展较快,生活质量差。结论:CD20阳性T细胞淋巴瘤极少见,其预后与T细胞淋巴瘤具体类型、临床分期和初始治疗效果密切相关。CD20阳性表达提示疾病复发或进展,预后相对差。当T细胞淋巴瘤CD3表达缺失时,易误诊为B细胞淋巴瘤,联合运用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及分子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硫氧化还原蛋白1及环氧化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硫氧化还原蛋白1(Trx-1)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组织取自本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取肺癌组织及距离肿瘤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rx-1和COX-2的表达。分析Trx-1和COX-2阳性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计量资料比较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x-1和COX-2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肺癌组织中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3.33%(76/120)比20.0%(24/120)、59.17%(71/120)比15.0%(1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589、48.289, P<0.05)。Trx-1和COX-2阳性率在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34、15.191、22.166、13.752、8.277、11.974, P<0.05),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Trx-1和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及中分化等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Trx-1和COX-2阳性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0.54±2.63)个月,3年生存率为37.10%(23/62);其他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3.61±3.18)个月,3年生存率为63.79%(37/58),Trx-1和COX-2阳性患者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和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未过量表达患者( t或 χ2=5.778、8.543, P<0.05)。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rx-1和COX-2均呈高表达,可用于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FMT通过抑制RNA甲基转移酶抑制"抢帽"流感病毒的复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帽端抢夺"是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和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IBV)在内的一些病毒家族的核酸逃逸被宿主识别并降解的复制方式.哺乳动物的mRNA与snRNA5'末端分别有7-甲基鸟苷和3-甲基鸟苷结构,它们通过三磷酸桥与RNA连接,称为cap0,由2'-O-核糖甲基转移酶(2'-O-ribose methyltransferase 1,MTr1)催化甲基化,产生成熟的cap1.甲基化的RNA帽结构对其稳定性和成功翻译至关重要,未甲基化的RNA会被干扰素诱导蛋白识别为非自身RNA并降解.因此,MTr1可能成为抑制"抢帽"流感病毒复制的新的药物靶点.基于此,德国波恩大学Hiroki Kato研究组与日本北海道大学Man-abu Igarashi研究组于2023年2月在《科学》杂志合作发表了相关研究,发现链霉菌属的衍生物三氟甲基结核菌素(trifluoromethyl-tubercidin,TFMT)是一种高度特异性和低细胞毒性的MTr1抑制剂,可特异性限制"抢帽"流感病毒IAV和IBV的复制.该研究首次报道了 MTr1的抑制剂并揭示了其抗病毒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COX-2抑制活性筛选红树共生放线菌中防治药源性听力损失成分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和药源性聋细胞模型寻找红树共生放线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No.1624117)代谢产物中防治药源性听力损失成分.方法 从菌株粗提物中筛选具有抗炎活性的极性分段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对菌株粗提物和活性分段样的化学成分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差异成分;经过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点分离目标差异点,利用核磁和质谱鉴定结构;最后通过顺铂诱导的HEI-OC1细胞损伤模型考察化合物对耳蜗毛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代谢组学分析有38个差异代谢物,结合抗炎活性测定结果,分离纯化出6个化学成分并确定了结构.在顺铂诱导的HEI-OC1细胞损伤模型中,化合物1,2,3,4和6均显示出对耳蜗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挖掘放线菌代谢产物中防治药源性听力损失成分的方法,为寻找防治听力损失活性化合物提供了新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