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型舒适干预辅助授权理论健康宣教对肺癌CINV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拓展型舒适干预辅助授权理论健康宣教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进行化疗的肺癌CINV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开展授权理论健康宣教,干预组开展授权理论健康宣教联合拓展型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per疲乏自我评估修订量表(PFS-R)、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量表(FLIC)和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疲乏持续时间、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感知疲乏、认知疲乏指数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FLIC和GCQ评分均明显上升,且干预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肺癌CINV患者应用授权理论健康宣教联合拓展型舒适干预能有效减轻CRF,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SPOC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毕业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毕业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101期在外科参加毕业实习的护理学院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6人和实验组36人;护生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SPOC教学模式,设立教学查房和专科疾病知识、常见基础护理操作视频、测试、拓展学习四大模块,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实习结束时,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床旁护理程序能力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均优于对照组( P<0.05);问卷调查实验组护生对SPOC教学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接受度。 结论:SPOC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提高岗位胜任力,值得在护理毕业实习中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理这十年——国家政策助力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引领与支持下,我国护理事业蓬勃发展,护士队伍持续发展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本文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回顾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轨迹,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护理工作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未来中国护理将更加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发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己任,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视频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对护理实习生PICC维护技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视频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对护理实习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维护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实习的70例护理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情景模拟教学,研究组给予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拓展学习思路、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的评价、PICC导管维护考核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和带教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研究组对带教模式在拓展学习思路、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带教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 P<0.05)。 结论:视频教学联合情景模拟用于护理实习生PICC维护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拓展学习思路,提高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学习效率、操作能力、考核成绩及带教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柯式模型评价体系提升市级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柯式模型评价体系在市级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省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及管理方案,建立泰州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对相关质控检查流程与评价标准予以拟定,应用柯式模型培训体系以比较培训前后专科护士理论及技能成绩、培训满意度、核心能力评价及职务提升与科研发展。结果:培训后,观察组专科护士的理论及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培训后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核心能力总评分及组织管理能力、临床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科护理能力4个维度评分提升显著,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专科护士在成为科室骨干、职务提升、论文发展数量及课题申报数量上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在新技术开展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柯式模型评价体系切实指导市级专科护士的培训基地建设,且能有效提高专科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技能,提升了培训满意度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拓展了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内主动呼吸循环技术的文献分析及SCI相关文献热点的可视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国内外主动呼吸循环技术的研究现况和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方法:在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10月11日的中文文献,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份、地区、机构、作者数、基金支持、研究类型及内容等;在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中进行SCI文献检索,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2篇,2015—2020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刊文数量最多的前6位期刊中,50%为护理核心期刊;文献类型以平行对照试验研究居多(48.08%,25/52)。SCI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有囊性纤维化、胸部物理治疗等。结论:近年来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我国的关注度逐渐增加,研究对象由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扩展到外科术后患者群体,但仍缺乏针对该技术的高质量和长期性的研究,今后应充分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交流合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上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高频电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应用广泛,新的适应证不断扩展,临床应用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为加强消化内镜医师对高频电技术原理及操作安全事项的理解,推动技术安全应用和良性拓展,特邀请国内消化、内镜、外科、护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国内专家经验,共同讨论起草了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院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及干预对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低年资护士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需求现状,以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进行规范化。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90例低年资护士中有81.1%认为有必要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护龄的低年资护士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该院90例低年资护士均接受过岗前培训,91.1%的护士在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只有54.4%的护士技术操作得到规范;在24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有8项技术需求率达90.0%以上,分别为:无菌操作技术、导尿管安置、口腔护理、鼻饲技术、洗胃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护理文件书写及吸痰技术。 结论:低年资护士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团队及护理工作的骨干,应结合临床护理需求及个体化需求,逐步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多层次及科学化的培训方案,充分调动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其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并进行系统化考核,以促进医院护理团队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护理研究中应用Q方法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Q方法在护理研究领域中应用的态势及热点,为我国护理工作者学习应用Q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利用Web of Science的分析功能以及VOSviewer的可视化成像对文献的发文量、国家、期刊、机构、作者、高被引论文、研究方向及高频共现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球25个国家、23个机构的686位作者在157种期刊上共发表326篇在护理研究领域应用Q方法的论文,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以韩国(12.27%)、美国(7.98%)、英国(7.06%)较高,我国发文量排名第6位(3.68%);篇均被引频次为英国(33.78次)最高、其次为加拿大(19.67次);相关研究学科交叉最多的是心理学和健康保健学科;研究热点由方法学探讨,拓展到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心理护理和健康促进等多个方面。结论:Q方法在我国护理领域尚在萌芽阶段,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实践。我国发文量及影响力较弱,未来应拓展国际交流协作,把握学术前沿与研究热点,提升研究水平及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肢体语言沟通配合基于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配合基于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A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13例AC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n=107)与对照组( n=106),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配合肢体语言沟通,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情绪与行为变化,干预后依从性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中情绪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同伴交往问题维度的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均较干预后同时间对照组低;亲社会行为维度得分升高,且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优良率为92.53%,较对照组的81.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气促、肺部湿啰音、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肢体语言沟通配合基于拓展-构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学龄前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情绪与行为,提高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