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年停用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者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停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人工流产者1035例,均流产术后应用IUD避孕措施,随访1年,观察IUD使用情况并分为停用组(189例)、续用组(846例).调查IUD停用原因,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人工流产者术后落实避孕措施1年内停用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人工流产术后IUD停用189例(18.4%),原因包括不良反应83例、社会心理因素100例、其他原因6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低、无生育史、无重复流产、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为人工流产者术后放置IUD停用的危险因素(OR=1.657、1.669、2.442、1.790,P<0.05).结论: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者术后放置IUD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停用情况,影响因素较多,临床需加强术前咨询、术后管理,针对性采取干预对策以提高流产后长效避孕措施的落实使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脂代谢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泌乳的影响及营养干预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糖脂代谢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泌乳情况的影响,探讨具体营养干预对策.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病例纳入修武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GDM患者,根据产后泌乳情况,将52例存在产后泌乳启动延迟(DOL)的患者列为病例组,将其余60例正常泌乳患者列为对照组,归纳导致GDM患者发生DOL的危险因素,分析糖脂代谢水平与DOL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并探讨具体营养干预对策.结果 妊娠期体质指数(BMI)≥28 kg/m2、孕期体质量增长值≥5 kg、初产妇、剖宫产、空腹血糖(FBG)≥10 mmol/L、餐后2 h血糖(2h PG)≥1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甘油三酯(TG)≥2.50 mmol/L、总胆固醇(TC)≥6.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 mmol/L、载脂蛋白 A5(ApoA5)≤100 μg/L、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600 μg/L、缺乏系统母乳喂养指导为导致GDM发生DOL的危险因素.DOL发生率与FBG、2h PG、HbA1c、TG、TC、LDL-C、CTRP6呈正相关,与HDL-C、ApoA5呈负相关.结论 超重或肥胖的初产妇经剖宫产分娩后发生DOL的风险更高,其发生率与糖脂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予以个体化营养管理并做好相应母乳喂养指导对防治DOL、提高母乳喂养率均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症预警指标及护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重症预警指标及护理对策.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46例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老年HFRS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轻型、中型)(n=64)和重症组(重型、危重型)(n=82).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重症组入院时发热、纳差、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球结膜水肿、肾区叩击痛及多期重叠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和多期重叠是老年HFRS重症预警指标.结论 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需重视老年HFRS重症的预警指标,疾病早期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及多期重叠的患者,病情往往向重症进展,需早期干预并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血液透析方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风险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提出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通量透析组(43例)和低通量透析组(41例)。高通量透析组给予每周2次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1次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透析组给予单纯的低通量血液透析,两组均持续透析12个月。比较两组透析期间感染发生率、透析前后炎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透析期间高通量透析组感染率低于低通量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12个月后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2个月后,高通量透析组血清内毒素、TNF-α、IL-1及IL-6均低于低通量透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在透析过程中加强透析用水质量、加强监测力度、增强患者营养以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确保治疗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护理证据的应用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全面评估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并拟定对策,为临床证据转化提供参考。方法:以澳大利亚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为理论指导,纳入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最佳证据12条,制订审查指标13条。于2021年5—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生儿科进行现状审查,采用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OMRU)分析证据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并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和行动方案。结果:在13项审查指标中,依从率为100%的条目仅2项,除此之外,依从率为>60%的条目为2项,依从率>0~60%的条目为6项,依从率为0的条目为3项。主要的障碍因素为缺乏规范化流程及评估工具;医护人员缺乏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相关知识及培训;证据转化增加临床工作量,医护知行水平不高。主要的促进因素为管理者支持循证学习的开展和变革;医护学习氛围良好;科室具备证据转化的物质及硬件条件;证据有效,家长愿意接受变革。通过分析,拟定的对策具体为制订可行且适宜操作的规范化流程,引进评估工具;管理者制订并实施激励政策;采取多种方式的培训方法;加强证据转化过程中的质量督察,及时反馈进展效果;完善人力资源调配。结论: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最佳证据与现行临床护理实践存在一定差距,需针对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制订定相应对策,促进证据转化,不断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的循证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膀胱灌注患者148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在职情况、婚姻状况、病情认知程度等人口学资料,以及膀胱灌注化疗情况、肿瘤复发情况、肿瘤病灶数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灌注患者FoP-Q-SF总分处于中等水平,为(25.57±5.36)分,其中心理机能失调(≥34分)者27例(18.24%),生理健康维度与条目得分均高于社会家庭维度;据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性别、应对方式、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复发、社会支持、肿瘤病灶以及年龄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MDASI-C中的13项条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根据获取的胃肠道、身体功能、悲伤感-治疗副作用以及苦恼-躯体化症状群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a分别为0.701、0.688、0.714与0.598;据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通过人口学、临床学与症候群观察的综合角度因素分析,明确了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以认知行为、积极心理及延续性4C等护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规范化的病情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11月聊城市眼科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模型为作为研究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对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20/20)和100.00%(20/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和0.908。在2轮专家函询中,所函询专家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好协调性( P<0.05)。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了3个1级指标、11个2级指标、38个3级指标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变异系数<0.20)。 结论:本次研究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了一套客观、权重设置科学以及内容覆盖全面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及制定干预性对策提供参考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安全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采用飞秒激光技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 546例,随机分为非安全组240例和安全组1 306例。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及是否出现眼部/头部不适等情况。对手术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以此制定护理对策。结果:1 546例患者中,共有240例患者发生不良情况,其发生率为15.52%,且发生不良情况的患者中,以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最高,占发生不良情况患者的24.58%,占全部患者的3.82%;影响手术安全的因素包括患者伴有焦虑情绪、眼部/头部不适感、术中护理操作不当及环境等因素,以上因素均对手术安全产生明显影响( P<0.05)。 结论:影响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伴有焦虑情绪、眼部/头部不适感、术中护理操作不当及环境等因素,通过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及加强护理管理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该术式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焦虑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进行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HAD评分及患者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对100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月收入、家人是否支持、营养状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对脑胶质瘤的认知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家庭月收入(<2 000元)、家人不支持、营养状况差、对脑胶质瘤的认知程度较差、疾病非常严重及术后出现并发症均是导致脑胶质瘤患者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针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减重手术后复胖原因与治疗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有效方式,但病人术后复胖是常见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术后复胖的原因复杂,需多学科团队全面评估和长期稳定随访。术后复胖病人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其解剖学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和依从性等方面给予个性化指导。笔者分析目前针对术后复胖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总结关于术后复胖行为、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证据,提出需建立减重手术后复胖的统一诊断标准。通过前瞻性研究明确减重手术后病人复胖的预测因子、建立手术和非手术干预方式的最佳组合、探寻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间节点,对于有效维持减重手术效果、防治术后复胖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