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建档进行CAPD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动机式访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的容量管理状况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干预6个月,观察组液体摄入、食盐摄入量分别为(716.84±127.45)mL、(3.79±1.08)g,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3.01±143.78)mL、(4.34±1.3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474、2.498,均 P<0.05);两组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尿量逐渐减少,但干预6个月,观察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99, 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831, 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尿素氮、肌酐分别为(16.19±4.62)mmol/L、(502.01±226.6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9.50±4.77)mmol/L、(599.65±266.6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61、2.161,均 P<0.05)。 结论:"知信行"模式联合动机式访谈对CAPD患者控制水盐摄入的效果十分明显,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水肿程度及尿素氮、肌酐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用极速全基因组测序确诊Costello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儿 男,5小时龄,因“胎龄35 +2周早产、全身水肿5 h”于2021年6月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出生后表现为全身水肿、窒息,体重和头围均大于 P97,存在低血糖、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隐睾等。住院期间患儿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入院第4天应用极速家系全基因组测序流程,用时23.5 h检测到HRAS基因1个新发杂合致病变异:c.35G>A,p.Gly12Asp,确诊Costello综合征,及时调整了治疗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贝伐珠单抗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8月),收集贝伐珠单抗相关PRES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贝伐珠单抗应用情况(用法用量、单用或联用、联用方案等)、PRES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干预措施与转归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5例(来自21篇文献),男性6例,女性19例;年龄6~72岁,中位年龄52岁;原发疾病为结直肠癌者13例,乳腺癌4例,肺腺癌2例,胆管癌、肝癌、卵巢癌、肾癌、肝母细胞瘤和脑胶质母细胞瘤各1例;7例有高血压病史;21例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4例采用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PRES发生时间为使用贝伐珠单抗后16 h~196 d,多发生于末次用药后21 d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血压升高(21例),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17例),持续性头痛、头晕(12例),昏迷(11例),视觉障碍或视力减退(8例),恶心、呕吐(7例),语言障碍或失语(5例)等;24例患者行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提示枕叶、顶叶、额叶、颞叶皮质或小脑出现血管源性脑水肿,1例行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示小脑后部轻度萎缩。诊断PRES后,25例患者均停用贝伐珠单抗并接受对症治疗,23例在2~13 d后血压降至参考值范围,有关症状缓解,9 d~10周后影像学复查示脑部病变消失,其中2例症状缓解后因PRES病情再次恶化死亡;2例对症治疗后PRES症状未缓解死亡。2例患者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病变完全消失后重启贝伐珠单抗治疗,未再发生PRES。结论:应用贝伐珠单抗至发生PRES的时间跨度较大,多发生于末次用药后21 d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PRES相似。停用贝伐珠单抗并给予对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转归良好,应警惕病情恶化导致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巨块型肝癌术后复发行索拉非尼序贯PD-1抑制剂联合介入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 男性,29岁,因“上腹胀伴发热10 d”于2020年7月25日入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伴低热,物理降温后好转,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黄疸。外院CT提示肝癌,未行治疗。起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既往乙肝病史10余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体检: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可触及质硬肿块,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腹水征(-),肠鸣音可。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Child-Pugh分级A级。甲胎蛋白12 452 μg/L,异常凝血酶原13 516 mAU/ml,HBV-DNA:4.31×10 3 U/ml。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8%,左外叶体积:505 cm 3。肝脏CT检查结果显示,肝左内叶及右叶见大肿块,最大截面约157 mm×124 mm,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见多发供血动脉分支,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性周边不均匀强化,病灶中心呈星芒状低密度各期均未强化,病灶周围肝实质强化欠均;肝中静脉及肝右静脉显示欠清;门静脉左右支受压,腔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肝段下腔静脉受压变窄;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壁增厚水肿;肝门部淋巴结增大(图1)。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上叶见微结节,最大径约2 mm。诊断:肝细胞癌(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A期,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Ⅰb期);慢性乙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使用EndoArt ®人工角膜内皮层膜片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初步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EndoArt ?人工角膜内皮层膜片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引发的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初步疗效。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3年3—9月于海南(博鳌)国际眼视光眼科医院就诊且行EndoArt ?人工角膜内皮层膜片移植手术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病例。整理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UCVA)、眼压、中央角膜厚度(CCT)及视觉模拟评分相关数据资料,观察患者膜片贴附稳定性,记录因膜片植入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其他相关并发症。随访6个月。 结果::共4例(4眼)接受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且在随访期间,人工角膜内皮层膜片均稳定贴附,未发生因膜片植入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眼压未见明显波动,部分患者术后UCVA可见提高。4例患者CCT较术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角膜持续水肿状态得以好转。其中,有2例患者因前房炎症反应,在随访期间出现波动性角膜水肿,药物治疗后得以好转。视觉模拟评分提示,4例患者自觉术后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EndoArt ?人工角膜内皮层膜片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引发的角膜持续性水肿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式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持续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改良式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持续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持续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40例(41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改良式内界膜剥除18例(18眼)为A组;采用常规内界膜剥除22例(23眼)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logMAR)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结果:视力:术前A组1.9±0.6,B组1.7±0.5;术后6个月A组0.9±0.5,B组0.7±0.3,两组均较术前提高,两组之间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8, P=0.288);CMT:术前A组(346.9±68.7)μm,B组(404±125.3)μm;术后6个月A组(222.8±24.9)μm,B组(239.9±44.5)μm,两组均较术前下降,两组之间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6, P=0.153)。 结论:改良式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持续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保存内界膜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黄斑水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角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眼部主要影响角膜和视网膜。玻璃体切割术的普及使糖尿病角膜病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高血糖可通过改变角膜形态、代谢和生理影响角膜各层次结构,影响角膜上皮、角膜神经、泪膜,甚至影响角膜内皮和结膜的正常功能,导致角膜上皮迁延不愈,持续性水肿,复发性糜烂,角膜神经敏感性下降和泪膜改变等。现笔者主要探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形态学和病理学改变,相关的发病机制以及目前正在研发的实验性治疗药物,希望对临床诊疗有所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内60所医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国内60所医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开设现状,为淋巴水肿护理门诊的管理及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60所已正式开设淋巴水肿护理门诊的医院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于2021年6月10日至8月15日以电子问卷形式对国内淋巴水肿护理门诊进行调查。结果:国内淋巴水肿护理门诊自2015年起陆续开设,近年来发展迅速;以淋巴水肿专科护理门诊形式占61.67%(37/60),同时存在联合乳腺康复、造口、导管维护等门诊形式;各医院门诊频率差异较大,46.67%(28/60)的医院每天都有门诊,36.67%(22/60)的医院每周仅半天门诊;门诊患者量偏少,61.67%(37/60)的医院每周患者门诊量≤10例,仅8.33%(5/60)的门诊每周接诊量达到50例以上;门诊人员资质不足,专职护士仅占14.94%(26/174),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认证率为36.21%(63/174);培训机构包括国外引进培训项目、国内外合作项目、外出进修以及本地培训等;治疗以综合消肿治疗占100.00%(60/60)、运动肌能贴扎技术占51.67%(31/60)、空气波压力治疗占48.33%(29/60)、中医疗法占16.67%(10/60)等;收费情况仅23.33%(14/60)的医院有专项收费,其中有正式收费批文医院占20.00%(12/60)。结论:淋巴水肿护理门诊已初具规模,治疗师队伍逐渐壮大;应加强淋巴水肿护理门诊的规范管理,明确出诊人员资质,制订门诊收费标准,促进门诊可持续性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淋巴水肿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领扣型人工角膜治疗高危移植角膜盲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高危移植角膜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前瞻性连续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且符合条件、拟行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术的高危移植角膜盲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以视力≥0.05为标准计算脱盲率并评定治疗的有效性;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人工角膜在位情况,以评定手术的安全性。结果:37例(37只眼)患者纳入研究,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27~72岁。角膜移植手术后角膜植片混浊21只眼(56.8%),眼部化学烧伤8只眼(21.6%),眼部热烧伤5只眼(13.5%),不明原因角膜混浊2只眼(5.4%),角膜融解穿孔1只眼(2.7%)。2只眼于术后3个月退出研究,35只眼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31只眼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83.8%术眼视力≥0.05,术后12个月81.8%术眼视力≥0.05。合并青光眼11只眼,术后12个月6只眼视力≥0.05。术后12个月领扣型人工角膜的在位率为100%;5只眼(16.1%)光学镜柱后膜形成,5只眼(16.1%)出现持续性载体角膜上皮缺损,4只眼(12.9%)发生黄斑水肿,4只眼(12.5%)新发青光眼(包括因新发青光眼术后3个月退出研究1只眼),2只眼(6.5%)出现无菌性载体角膜融解,继发无菌性玻璃体炎、感染性角膜炎各1只眼(3.2%)。结论: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高危移植角膜盲安全且有效,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引导下宫内肌内注射西地兰成功复律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胎儿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了一例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的胎儿进行宫内治疗的病例。孕32周 +1超声提示胎儿心动过速242次/min、全身水肿、腹腔积液以及脐静脉腹内段血流呈现搏动频谱。孕妇口服地高辛46 h后胎心率仍未恢复,且脐静脉搏动频谱持续存在,水肿较前加重,胎儿病情持续恶化,孕32周 +3在超声引导下胎儿三角肌肌内注射西地兰成功将胎儿恢复心律。孕34周 +6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剖宫产分娩一活女婴,其心脏及各脏器功能正常。随访至生后8个月,患儿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