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个体化心理疏导在胎儿异常引产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哀伤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个体化心理疏导在胎儿异常引产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哀伤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确诊的胎儿异常引产产妇98例进行内固定治疗,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个体化心理疏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则采用个体化心理疏导护理模式,持续干预至出院前1 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变化,并统计干预期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优良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8, P=0.02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个体化心理疏导对胎儿异常引产产妇的哀伤情绪、睡眠质量均有较好的护理疗效,能促进产妇术后情绪与身体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镜激光凝固术治疗胎盘绒毛膜血管瘤3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胎儿镜激光凝固术治疗胎盘绒毛膜血管瘤(placental chorioangioma,C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例胎儿镜激光凝固术治疗的巨大CA孕妇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自建库至2022年9月发表的关于胎儿镜激光凝固术治疗CA的病例。总结胎儿镜激光凝固术治疗CA的特点和干预效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文献检索共10例病例,加之本院收治的3例共13例,孕妇年龄为(30.3±6.2)岁;12例为单胎妊娠,1例为双胎妊娠(单绒毛膜双羊膜囊)。除外文献未提及相关数据的病例外,诊断CA的孕周( n=7)为(19.9±4.5)周,CA最大径( n=6)为(6.1±4.1)cm。行胎儿镜激光凝固术治疗的孕周( n=13)为(25.0±2.0)周,术时CA最大径( n=9)为(7.6±2.8)cm。治疗后,3例羊水量降至正常,1例羊水量降低但仍高于正常上限,4例CA最大径缩小,1例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速降至正常,2例胎儿心功能恢复正常,1例胎儿水肿缓解。本院3例孕妇治疗后CA血供均消失。13例孕妇中2例发生胎死宫内;另11例孕妇活产分娩,分娩孕周为(36.6±3.8)周,其中剖宫产5例,阴道分娩4例,2例文献未提及分娩方式;11例孕妇活产分娩的12例新生儿均存活,出生体重为(2 712±1 023)g。提及存活新生儿性别的5例均为女婴,其中2例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本院3例CA孕妇的新生儿随访至生后6个月未见异常,其余新生儿文献报道范围内(生后10 d~6个月)未见异常。 结论:胎儿镜激光凝固术可能有助于减小CA,缓解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的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3例采用胎儿镜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的MCMA双胎病例,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收集MCMA双胎通过激光阻断脐血流进行减胎的文献,汇总分析其临床情况、手术指征及方式、病情发展及母婴预后。结果:本院3例MCMA双胎于孕17~24周进行胎儿镜下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其中2例足月分娩且无母婴并发症发生,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检索到7篇英文文献,无中文文献,共29例进行胎儿镜激光处理脐带的MCMA双胎病例,加上本文报道的3例,共32例。手术指征分别为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7例(21.9%),胎儿发育异常15例(46.9%),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7例(21.9%),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3.1%),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1例(3.1%),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例(3.1%)。手术孕周14 +1~27 +3周,无手术相关的母体并发症发生。除外未松解脐带的2例和1例胎儿畸形引产外,余29例均活产。活产儿分娩孕周为24 +3~40周,出生体重800~3 800 g。随访时间1月龄~9岁,新生儿死亡4例(原因不详),产前即发现多发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肛门闭锁、副耳),余24例未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 结论:对于伴有脐带缠绕等需要减胎的MCMA双胎,采用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缠绕的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及其对预后影响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 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ELBWI)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及其对存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妇幼专科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出院的EPI与ELBWI,调查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所有病例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均为地塞米松,其中使用满1疗程指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满4剂次,不满1疗程指产前使用地塞米松1~3剂次。采用 χ2检验或趋势 χ2检验比较产前激素使用情况及其对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2 392例EPI和ELBWI,出生胎龄为(27.8±1.9)周,出生体重为(919±158) g,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 267例(53.0%),其中满1疗程者725例(30.3%),不满1疗程者542例(22.7%)。产前糖皮质激素在2013年至2017年逐年的使用率分别为45.9%(152/331)、49.5%(207/418)、53.9%(247/458)、57.1%(328/574)和54.5%(333/611),呈逐年上升趋势( χ2趋势=9.502, P=0.002);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广深地区使用率最高[54.8%(788/1 438)],其次是余珠三角地区[50.8%(360/708)]和非珠三角地区[48.4%(119/246)]( χ2趋势=5.209, P=0.022)。使用满1疗程组的存活率最高[70.8%(513/725)],其次是不满1疗程组[63.3%(343/542)],未使用组最低[52.4%(589/1 125)]( χ2趋势=64.309, P<0.001)。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未使用组比较,使用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5.8%(1 087/1 267)与92.7%(1 043/1 125)]、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7.8%(338/893)与44.1%(287/651)]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2.8%(29/1 047)与6.5%(53/818)]发生率较低,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4.5%(641/860)与68.7%(400/582)]和动脉导管未闭[29.0%(359/1 240)与24.5%(266/1 087)]发生率较高( P值均<0.05)。 结论: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EPI与ELBWI的存活率,并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目前我国EPI与ELBWI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较低,有待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类皮肤伤口愈合有两种不同形式,即再生和修复。成人伤口通过纤维性修复会形成瘢痕,而胎儿的皮肤伤口愈合良好,不形成瘢痕,甚至可以再生,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胎儿伤口愈合的不同机制对开发新的瘢痕预防疗法至关重要,在该篇综述中,作者总结了近年来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皮肤中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和基因表达、免疫细胞与炎症反应等方面的新发现,以期借鉴胎儿伤口愈合的机制,研发促进成人伤口向无瘢痕愈合发展的新方法,为深入探索瘢痕治疗和皮肤再生修复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包床到护"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包床到护"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包床到护"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的护理时间均为2 w,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护理治疗2 w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早产、死亡及宫内窘迫综合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注意、产前检查目的性、血糖自我监测及价值、运动疗法及预产期个人卫生等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8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包床到护"的护理模式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了患者相关知识知晓度,降低了产妇产褥期感染风险,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oy适应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高龄产妇内皮功能、高凝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高龄产妇的内皮功能、高凝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具有重度子痫前期症状的高龄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Roy适应模式联合音乐疗法进行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内皮功能、高凝状态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NO指标的含量高于对照组,ET-1指标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TT、AT-Ⅲ指标的水平高于对照组,D-D指标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其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Roy适应模式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高龄产妇的护理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机体高凝状态,减少内皮功能损伤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音乐的干预策略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音乐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补充支持疗法,在神经康复、精神障碍、特殊儿童、老年医学、癌症治疗、心理健康促进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也被逐渐应用于围产期女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研究证实,音乐干预可为围产期女性提供有效的心理和生理的支持: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睡眠质量;改善分娩体验、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乳喂养、提升高危妊娠管理质量等。此外,音乐干预对促进胎儿的神经发育和提升早产儿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基于音乐的干预策略在围产医学中应用的规范流程及评价标准仍需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目标-活动-运动集成疗法早期干预脑瘫高危儿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脑瘫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高危因素的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已发生或可能将会发生中枢性运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婴儿 [1,2],这些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的婴儿不一定发展为脑瘫患儿,但其患脑瘫的风险远远大于普通婴幼儿 [3],为降低其患脑瘫的风险,应该尽早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不是观察、等待或是仅仅给予简单的早期干预 [4,5]。目标-活动-运动集成(goals activity motor enrichment,GAME)疗法 [6]是一种以运动学习为原理,以家庭为中心,以功能目标导向训练为基础的早期干预措施,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它是行之有效的早期干预手段 [7],本研究将此措施应用于临床,进一步观察GAME疗法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及产褥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的6例妊娠及产褥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单位同期分娩量为31 082例,妊娠及产褥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0.019%(6/31 082)。6例中,早孕期发病3例,晚孕期发病1例,产褥期发病2例。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抽搐、肢体活动障碍等。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内科保守治疗,其中2例经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2例引产,1例因胚胎停育和稽留流产行药物流产。围产儿3例,包括2例足月儿,1例早产儿,均未见明显畸形,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妊娠及产褥期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缺乏特异性,需要综合分析脑卒中病因及严重程度,以及胎儿和孕产妇状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产科处理应根据病情,结合孕周及胎儿存活情况综合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