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指骨颈AI-QattanⅢ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指骨颈AI-Qattan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们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AI-QattanⅢ型闭合性指骨颈骨折患者12例。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和手指屈伸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发生;均无针道感染及克氏针退出,手指屈伸活动自如,无明显瘢痕形成。末次随访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结论:对于AI-QattanⅢ型闭合性指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端挤对捏、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3例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儿童Al-Qattan Ⅱ型指骨颈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手术指征为:骨折线位于指骨颈、伴远端骨折移位,但仍存在骨折端骨性接触;骨折仅累及指骨颈,指骨头完整。统计患儿基本信息及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儿童改良DASH评分等指标。结果:患儿平均年龄(7.5±4.1)岁,平均随访(10.5±7.5)个月,术中平均用时(11.1±6.2)min。直至末次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2±1.1)周,平均内固定时间(5.1±1.2)周。内固定取出后平均(3.5±1.5)周骨折远端指间关节恢复无痛屈伸活动,1例患指残余轻度旋转畸形,无一例出现骨不连、骨慢连、指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骺板早闭等并发症。术后改良DASH评分的平均值为1.7分(0~6.0分),显示功能预后良好。结论: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难复性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超声与X线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难复性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36例难复性指骨颈骨折患儿,其中20例采用X线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16例采用B超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min)、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元)、骨折愈合时间、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以及疼痛评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9.3个月。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TAM评分、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分及FLACC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术中透视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B超引导下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难复性指骨颈骨折具有微创、疗效确切、无放射线暴露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跨关节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在指骨颈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跨关节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在指骨颈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指骨颈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及不同骨折类型,将中节指骨颈部骨折分为观察组A1与对照组B1,各 20例,将近节指骨颈部骨折分为观察组A2与对照组B2,各 20例.对照组采用不经过关节克氏针交叉固定术,观察组采用跨关节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比较 2组术后恢复效果、手术情况.结果:术后 6个月,观察组A1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B1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2优良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B2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1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B1,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B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2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B2,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B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骨颈部骨折患者采用跨关节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降低手术对患者指骨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骨折对患者自身的影响,具有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40例Boxer骨折行“问号”形铝板外固定的效果及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Boxer骨折又称第五掌骨颈骨折,1/4左右的掌骨骨折为Boxer骨折[1].通常情况下,掌骨颈骨折在骨间肌的牵拉作用及骨折处掌侧骨皮质的挤压塌陷的情况下会向背侧成角,同时缺乏稳定性,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开放骨折、伴指骨骨折或相邻掌骨骨折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临床还没有统一最佳的内固定方法[2].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Boxer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Boxer骨折行“问号”形铝板外固定与掌侧石膏托外固定的效果及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手拇指末节部分缺损法医学鉴定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案例资料姜某,女,48岁.某年3月27日8时许被人咬伤右拇指,急到市级人民医院治疗.病历摘要:右手拇指被人咬伤后2h.中年女性,神志清.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无畸形,活动度正常.右拇指自甲上皮水平以远皮肤、软组织、甲床及远节指骨尖端缺损,创面不规则,指骨骨折端外露.行右拇指清创残端缝合术:术中见右拇指末节指骨断端粉碎,指端部分组织缺损;咬骨钳咬除外露末节指骨断端,保留右拇指远节指骨基底骨质;剔除剩余甲床及甲根,缝合软组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东北高寒地区某部队医院骨科住院军人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官兵骨科住院疾病谱,为军队骨科疾病防治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调阅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部队伤病员住院病历,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统计并制成Excel表格,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疾病数量占比、人群、类别、年龄不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3065人次,年平均收治住院官兵约为631人次,实际治疗613人次.2012年全年收治人数最少,为530人次,2016年收治最多,为815人次;近5年收治患者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寒区官兵住院的疾病排名前列的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损伤、滑膜炎、筋膜炎、上肢骨折(掌骨、指骨、腕骨)、下肢骨折(胫腓骨、跖骨、跟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急性腰扭伤、腰椎骨折、踝关节损伤、肩周炎.结论 根据驻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骨科住院军人疾病谱特点,为寒区医院骨科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和保障,搞好相应健康宣教工作,有助于保障官兵健康,增强寒区部队官兵战斗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顺行髓内克氏针治疗成人指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顺行髓内克氏针治疗Al-QattanⅡ型及Ⅲ型成人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8例成人指骨颈骨折,男6例,女2例;年龄15~49岁,平均27岁.拇指近节指骨骨折5例,示指近节指骨骨折1例,小指中节指骨骨折2例.跌伤4例,挤压伤4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髓内克氏针固定,术后辅以石膏固定,并对骨折固定情况及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及骨折移位情况,随访时间3~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周左右.末次随访时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87.5°~93.3°,平均91.1°,外观良好,无明显疤痕形成.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8例,优良率100%.结论 顺行髓内克氏针治疗成人指骨颈不稳定骨折,可有效保持骨折断端固定稳定,同时避免软骨损伤和关节僵硬,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指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我们共收治12例难复性指骨颈骨折患儿,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6d,其中陈旧性骨折5例.手术均采用闭合克氏针穿刺清理骨痂、撬拨复位骨折断端,而后克氏针固定.术后随访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定法来评价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中所有患儿均闭合撬拨复位成功,术后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5.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2±0.2)周,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手指关节功能根据TAM系统评定法评定均为优.结论 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指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对于陈旧性骨折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部损伤后外固定位置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描述了功能位与生理位在临床上的意义。复习了手指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的解剖学及实验动力学特征。指出手指的生理位就是掌指关节屈曲90°,指间关节伸直位。并对指骨骨折,掌骨颈骨折以及神经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外固定位置进行了描述,并强调外固定物的外形必需与肢体的位置保持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