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泪点并置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62岁。因双眼溢泪4年余,加重半年余,于2022年6月8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医学部就诊。患者4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溢泪,右眼症状明显。曾在多家医院行泪道探查冲洗,均通畅,使用过多种滴眼液(具体不详),但溢泪无明显缓解,半年多来溢泪症状加重。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1.0。双眼上眼睑近内眦侧轻度松弛下垂,下睑水平部松弛,近内眦侧相对向上移位,双眼在睁眼平视前方时内眦侧睑裂仍有部分未睁开。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如常,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密度稍高,眼底视盘边界清,血管走行可,杯盘比约0.3。泪器检查:双眼上下泪点形圆,大小如常,双眼在睁眼时上下泪点相互贴合(并置)在一起,右眼较明显(图1A、B)。泪道冲洗:双眼自上下泪点进针均可达骨壁,冲洗液全部入咽,无脓,无冲洗液返流。泪道CT造影检查显示造影剂均能通过双侧泪囊和鼻泪管内流至鼻腔。诊断:双眼泪点并置综合征,入院后于局麻下行右眼下睑缩短外眦韧带修复术治疗,术中切除近外眦处下眼睑倒三角形(边长均为3 mm)全层眼睑组织,将睑板的切缘缝合固定在外眦韧带下脚,拉紧下眼睑,使贴合的上下泪点分离开。手术顺利,切口愈合好,术后7 d拆除缝线。左眼症状较轻,给予临床观察,按摩热敷等保守治疗,溢泪症状缓解,暂未行手术治疗。于2022年6月23日出院。术后50 d复查,患者诉右眼溢泪症消失,眼科检查见睁眼时,上下泪点已分离,泪点并置已经消除(图1C),上下泪点形圆位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患者,男性,19岁。2024年3月患者诉因左眼结膜充血,眼部磨痛2周,伴畏光、眼部白色分泌物增多,无其他不适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结膜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氧氟沙星眼膏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眼科,以"左眼角膜结膜病变"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阿莫西林过敏史;慢性泪囊炎病史2年,平素间断抗炎治疗,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否认手术史和外伤史。右眼裸眼视力1.0,左眼裸眼视力0.25,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第一眼正位,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经SL-D701型裂隙灯显微镜(日本TOPCON株式会社生产)检查,可见双眼上下睑无内外翻及倒睫,泪小点位正,挤压右眼泪囊区无溢脓,挤压左眼泪囊区有少量溢脓。见图1A。双眼上下睑睑缘肥厚变形呈毛刷状,可见黄白色脂栓堵塞,左眼较右眼重,左眼睑缘可见新生血管。见图1B。右眼结膜轻度充血,无水肿,角膜上皮粗糙,角膜后沉积物(-),前房深度正常,前房闪辉(-),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 mm,光反射(+),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杯盘比0.3,视网膜血管走形大致正常,动静脉管径比约为1:3,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上皮粗糙且欠透明,角膜后沉积物(-),前房深度正常,前房闪辉(-),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杯盘比0.3,视网膜血管走形大致正常,动静脉管径比约为1:3,视网膜未见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显示双眼荧光素钠染色(+),右眼点状着染,左眼点片状着染。见图2。右眼眼压19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20 mmHg。经眼表睫毛螨虫相关检查,在76TV型电子显微镜(江西新怡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下可见螨虫外观,螨虫啃食毛囊导致毛囊结构破坏。见图3。右眼泪膜首次破裂时间0.27 s,左眼为0.12 s;右眼泪膜平均破裂时间5.3 s,左眼为2.8 s;右眼睑板腺腺体缺失<1/3(Ⅰ级),左眼腺体缺失>1/3且<2/3(Ⅱ级)。免疫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显示,抗核抗体系列、红细胞沉降率、人白细胞抗原B27及类风湿3项等均为阴性。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双眼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lepharo kerato conjunctieitis,BKC);左眼慢性泪囊炎。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左眼,4次/d; 0.1%氟米龙滴眼液(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双眼,3次/d;复方硫酸锌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点双眼,4次/d;玻璃酸钠滴眼液(德国URSAPHARM Arzneimittel GmbH生产)点双眼,3次/d;睑缘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1 g,涂左眼,1次/晚;全身给予米诺环素(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0 mg,口服,2次/d;辅助配戴角膜绷带镜,每日清洁睑缘,隔日一次睑板腺按摩,雾化熏蒸。治疗2周后复诊,患者双眼上下睑缘较前光滑,右眼结膜无充血和水肿,左眼结膜轻度充血,无水肿,双眼角膜光滑透明,荧光素钠染色均未见着染,视力恢复良好。见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结合睑板腺按摩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结合睑板腺按摩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在福建省老年医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和护理的100例老年MG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热敷眼部、按摩睑板腺、并给予冲洗结膜囊及清洁睑缘等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睑缘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MGD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睑板腺分泌物的性状评分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OSDI评分、FL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BUT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结合睑板腺按摩可以提高老年MGD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减轻眼部临床症状,延长BUT,降低FL评分,且护理后无眼压高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综合治疗的效果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662例738眼,对不同年龄组分别给予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局麻及基础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治疗,观察转归情况.结果 经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不同月龄组自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不同月龄治愈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在不同的月龄应选择相应的诊疗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产后常规按摩泪囊预防新生儿泪囊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新生儿进行早期预防性按摩泪囊,以预防及减少新生儿泪囊炎发生.方法:收集4048例新生儿(顺产2650例5300眼,剖宫产1398例2796眼).对2131例(顺产1396例2792眼,剖宫产735例1470眼)进行预防性按摩泪囊,未按摩1917例(顺产1254例2508眼,剖宫产663例1326眼)作为对照组.在观察周期内判断是否发生泪囊炎.结果:预防性按摩泪囊后,有104例(顺产68例75眼,剖宫产36例47眼)发生新生儿泪囊炎,对照组发生泪囊炎140例(顺产49例57眼,剖宫产91例148眼).新生儿泪囊炎发生率在预防性按摩组与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41,P<0.001).结论:预防性按摩泪囊可以预防及减少新生儿泪囊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影响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探通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影响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探通疗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64例318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进行泪道冲洗探通治疗,观察其总体疗效,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与疗效相关的8个因素如小儿年龄,病史长短,症状严重程度,护士操作熟练程度,家长配合程度,用药依从性,配合手法按摩,治疗方式等进行分析.分析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318眼泪道阻塞及泪囊炎患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治疗,总有效率为90.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疗效的单个因素在治疗方式(χ2=88.984,P<0.01)、症状严重程度(χ2=14.185,P<0.05)、病史长短(χ2=18.738,P<0.05)及手法按摩(χ2=10.081,P<0.05)4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3次治疗治愈P=0.000、OR=0.148、95%CI 0.052~0.419;4次治疗治愈P=0.001、OR=0.022、95%CI 0.002~0.203)和有无手法按摩(1次治疗治愈P=0.012、OR=3.390、95%CI 1.309~8.777;2次治疗治愈P=0.009、OR=4.285、95%CI 1.445~12.710)是影响婴幼儿泪道冲洗探通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影响婴幼儿泪囊炎泪道冲洗探通疗效的相关因素中不同治疗方式、手法按摩是独立影响因素,对临床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先天性鼻泪道阻塞治疗时机及方式选择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先天性鼻泪道阻塞(congenital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CNLDO)是患儿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其主要特征是鼻泪道下端瓣膜闭塞.CNLDO现有治疗方法包括泪囊按摩、泪道探通术、硅胶管置入术、球囊扩张术、鼻腔泪囊吻合术.近来,联合使用泪道内窥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由于疾病本身有自愈倾向,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案选择目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综述,以便为CNLDO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46例先天性泪囊突出的临床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突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先天性泪囊突出病例资料,总结先天性泪囊突出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并发症,分析其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选择.结果 46例(51眼)先天性泪囊突出患儿,男21例(22眼),女25例(29眼),平均年龄15d,其中并发急性泪囊炎11例(12眼),并发呼吸窘迫3例(5眼).通过抗生素眼液滴眼、泪囊区按摩,治愈2眼;行一次泪道探通治愈47眼,行二次泪道探通治愈2眼,其中并发急性泪囊炎12眼先经泪小点的脓肿引流后再行泪道探通.结论 先天性泪囊突出患儿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治愈率,但大部分患儿并发感染,为避免严重并发症,提高一次泪道探通的成功率,早期泪道探通能达到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物理治疗的并发症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物理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MGD患者152例(304眼),给予人工泪液药物滴眼治疗后接受睑缘清洁、局部热敷和眼睑按摩等物理治疗.观察并比较轻、中、重度MGD患者物理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2例(304眼)MGD患者物理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有67眼,占总眼数的22.04%.其中异物感45眼,干涩感16眼,瘙痒8眼,疼痛4眼,眼睑瘀青2眼,红肿4眼,诱发睑腺炎或睑板腺囊肿感染3眼,结膜炎加重4眼,结膜下出血6眼,角膜损伤2眼,结膜囊分泌物增多35眼.轻、中、重度MGD患者眼睑瘀青、角膜损伤、发生睑腺炎症或囊肿感染、疼痛、眼睑红肿、结膜下出血、瘙痒、干涩感等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结膜囊分泌物增多、异物感发生率在中、重度MGD患者中的发生率均高于在轻度MGD患者中的发生率(均P<0.05).结论 中、重度MGD患者物理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结膜囊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并发症.操作者掌握MGD物理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手法轻柔得当可避免和减轻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药物联合物理疗法治疗MGD所致干眼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眼凝胶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所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MGD所致干眼(蒸发过强型)180例360眼患者随机分组.A组应用左氧氟沙星眼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B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A、B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用棉棒挤压排出阻塞在睑板腺管内的分泌物,每周1次,连续4wk为一个疗程;热毛巾湿热敷眼睑,水温45℃左右,每天3次,每次15min,使残留在睑板腺管内的油脂稀薄软化脂质排出.每次眼睑湿热敷完毕后,A组将左氧氟沙星眼凝胶滴入结膜囊内并涂抹在眼睑睫毛根部,B组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在眼睑睫毛根部,两组患者均滴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泌物性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评分和泪液分泌试验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症状=-0.64,P症状=0.524;Z分泌物=-1.37,P分泌物=0.171;Z破裂时间=-1.06,P破裂时间=0.288;Z分泌时间=-1.06,P分泌时间=0.288).角膜荧光染色评分:A组治愈83.3%,好转11.1%,无效5.6%;B组治愈55.6%,好转27.8%,无效16.7%;A组疗效优于B组(Z=-4.02,P<0.001).结论:治疗MGD所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以物理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除了患病时间长、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外,一般均使用左氧氟沙星眼凝胶完全能达到消炎抗菌、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二者药物之间在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