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刊出文章版权、相关费用以及作者权益问题的说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版权来稿一经接受,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关于冒用本刊名义进行非法活动的郑重声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期,有论文中介或个人冒充《腹腔镜外科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通过邮件以"抽查往期稿件的相关数据"为由添加通讯作者微信,或称有"有偿发表论文"的征稿活动,承诺"快速刊出论文""论文包发包过""加快审稿周期"等.上述行为严重损害了本刊声誉及作者权益,破坏了社会诚信.本刊从未要求加作者微信,也未授权任何组织、机构代理征稿,请作者认真甄别,谨防上当受骗.本刊特此发布如下声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发展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国内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问卷,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0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所(56.7%)护理院校仅招收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8所(93.3%)院校培养方向划分较为笼统,仍以临床护理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15所(50.0%)院校会将专科护士培训内容融入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130名(65.7%)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与23名(76.7%)教学管理人员表示该校有意在未来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相衔接进行专科化培养,衔接途径主要从招生条件、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证书授予等方面进行.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呈专科化发展的趋势,应进一步推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衔接,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梳理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在"人""财""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自2017年开始,针对医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企业和市场脱节问题,探索建立医院主导型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实践。"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多措并举吸引院内外优秀研究人才和项目进驻,推动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并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了医院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的健康产业模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立足于院内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结合市场需求和临床需求,推进医院与院外企业的多方合作,健全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化运行机制,并通过集中招募支持资金,缓解了中试研究资金不足、产品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的专利授权数量由2018年的23项增加至2022年的105项,专利转化金额由2020年的200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 100万元。建议高校附属医院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组织架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构建医校企合作平台、完善转化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型糖尿病成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来自前瞻性真实世界1型糖尿病交流登记系统的发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血管疾病(CVD)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糖尿病诊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对1型糖尿病CVD结局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2020年5月, J Clin Endocrinol Metab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1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来自前瞻性真实世界1型糖尿病交流登记系统的发现》的文章[Shah VN, Bailey R, Wu 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 Adults with Type 1 Diabetes: Findings from Prospective Real-life T1D Exchange Registry[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0,105(5):e2032-e2038. DOI: 10.1210/clinem/dgaa015.],在获得原文刊发杂志同意并授权后,本文对该文进行中文编译。该文对来自美国最大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登记系统——1型糖尿病交流门诊网络登记(T1D Exchange Clinic Network Registry)的8 727例1型糖尿病患者CVD的发病率和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位随访期5.3年。结果显示,平均随访4.6年后,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CVD发病率为3.7%。HbA 1C、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肾病是成年1型糖尿病CVD的重要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理授权视域下影响护士留职意愿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心理授权视域下通过对心理授权、工作满意度和留职意愿的概念、评估工具及对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升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和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其留职率,为我国护理行业提高护士留职意愿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拓展型舒适干预辅助授权理论健康宣教对肺癌CINV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拓展型舒适干预辅助授权理论健康宣教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进行化疗的肺癌CINV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开展授权理论健康宣教,干预组开展授权理论健康宣教联合拓展型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per疲乏自我评估修订量表(PFS-R)、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量表(FLIC)和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疲乏持续时间、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感知疲乏、认知疲乏指数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FLIC和GCQ评分均明显上升,且干预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肺癌CINV患者应用授权理论健康宣教联合拓展型舒适干预能有效减轻CRF,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我国外科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工结合是指将医学与理工科学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外科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指医疗器械的改进、创新和研发,而医疗器械行业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我国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将医科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合并,促进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所,成立众多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笔者及其团队在医工结合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可重复使用的简易扩肛器"及"经肛多通道腔镜手术操作平台的切口保护套"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超细腹腔镜、胃内气囊等项目已通过相关研发团队论证并拟行转化生产;同时,于2020年1月10日,在广东省药学会的批准下,联合有志于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成立了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为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们体会到,临床实践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源泉;临床医生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医工结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础研究阶段医工结合学科融合不充分、应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需求互动少、科研成果转化难和"产学研用"全链条不贯通。如果能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激励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互动、关注成果推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打通医工结合全流程、完善医工结合创新能力评价机制,我国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必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颈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效果监测、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及康复训练依从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社会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授权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对护理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对护理机器人应用场景的需求和建议,为设计用于减轻医院内护理人员工作负担的智能机器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以及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7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整理资料。结果:临床护士对护理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护士认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预计可替代护理场景;护理机器人设计特征归纳;多重因素局限护理机器人的应用。结论:临床护士对护理机器人应用场景的需求具有多样性,而短时期内仅会将部分的非临床任务授权给机器人;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借助政策东风,加大法律监管力度,从而提升护理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