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干细胞代谢调控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肿瘤,由未成熟髓系前体细胞的克隆增殖和分化停滞引起。目前接受常规化疗及靶向疗法的AML患者复发率高,并且易发生耐药。白血病干细胞(LSC)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分化产生白血病细胞。多项研究结果表明,AML患者的复发由LSC引起,LSC可以逃避化疗药物的杀伤,存在LSC的AML患者复发率更高、预后更差。因此,为了实现AML患者的长期生存,必须清除LSC。LSC具有独特的代谢特征,如高度依赖氨基酸代谢氧化磷酸化(OXPHOS),上调脂肪酸代谢,相关代谢酶改变引起表观遗传学改变等,靶向LSC代谢调控的治疗或能为治愈AML患者带来希望。笔者拟就LSC在线粒体功能、氨基酸与脂肪酸等方面的代谢调控特征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从代谢途径靶向清除LSC,进而为临床治疗AML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光动力疗法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目前肺癌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日渐成熟。现代诊疗模式趋于多学科、个体化及全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以微创性、高选择性、低毒性、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成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在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均有良好的适用性。PDT利用其光化学反应在早期气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治疗及晚期气道肿瘤姑息性治疗中有良好的成效。但越来越多人关注PDT的联合治疗模式,如联合手术可减轻瘤负荷或消除潜在病灶;联合放疗可减少接受的辐射总量并改善疗效;联合化疗实现局部与全身抗癌结合;联合靶向治疗增强抗癌药物的靶向性;联合免疫治疗增强抗肿瘤免疫等。本文关注PDT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以期为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胃癌IMRT自动计划设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开发并评估一种针对治疗计划系统(TPS)的调强放疗(IMRT)无监督自动计划方案,使其能够模拟人工进行治疗计划的自动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已经完成放疗的25例胃癌患者资料,患者年龄40~60岁,其中训练集7例,测试集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临床处方剂量标准45 Gy分25次,并接受飞利浦大孔径腹部CT扫描,扫描层厚为5 mm。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框架,提出一种多智能体优化决策网络(MOPN),对多个优化目标进行调整,从而模拟临床人工计划设计的过程。所有病例的自动计划方案均借助Eclipse脚本应用程序接口(ESAPI)进行代码编程,由MOPN模型自动生成。利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自动计划方案与人工计划方案在相关剂量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初始优化目标经过MOPN调整后,自动计划的平均得分由(576.1±221.2)分上升至(1852.8±294.9)分。与临床人工计划相比,MOPN自动计划在脊髓D max、肝D mean和肝V 5 Gy方面分别降低了21.4%、9.8%和11.5%。 结论:MOPN模型借助ESAPI工具完成了与TPS的数据互通,同时也实现了胃癌IMRT治疗计划的自动化设计。经过训练的MOPN模型可以模仿计划者在优化过程中的人为操作来调整多个目标,逐步改善计划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克拉霉素可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反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是基于观察性研究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而不是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近期希腊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明确在此类人群中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能否改善早期临床反应(CAP的新监管终点),并探讨了调节宿主炎症反应对这一结果的可能贡献。ACCESS试验是一项3期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希腊公立医院的18个内科部门招募了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降钙素原(PCT)≥0.25 μg/L的CAP成人住院患者。患者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区组被随机分配(1∶1)至标准治疗药物(包括静脉注射第三代头孢菌素或静脉注射β-内酰胺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加口服安慰剂组或口服克拉霉素组(每次500 mg,每日2次),连续7 d。主要复合终点为患者在72 h后(即治疗第4天)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早期临床反应指标呼吸道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下降50%或以上;②早期炎症反应指标SOFA评分下降至少30%,或PCT动力学良好(定义为比基线下降≥80%,或PCT<0.25 μg/L),或两者兼有。随机分配并接受分配治疗的参与者被纳入主要分析人群。结果显示:278例患者于2021年1月25日至2023年4月11日入组,被随机分配接受标准疗法+克拉霉素组(139例)或标准疗法+安慰剂组(139例)。在主要终点分析中,克拉霉素组有134例患者(5例撤回同意),安慰剂组有133例患者(6例撤回同意)。克拉霉素组有91例患者(68%)达到了主要终点,安慰剂组有51例患者(38%)达到了主要终点〔两组差异为29.6%,95%可信区间(95% CI)为17.7~40.3;优势比( OR)=3.40,95% CI为2.06~5.63, P<0.000?1〕。克拉霉素组58例(43%)患者和安慰剂组70例(53%)患者在治疗中突发严重不良事件〔TEAE;差异为9.4%(95% CI为-2.6~20.9); OR=1.46,95% CI为0.89~2.35, P=0.14〕;经判定,所有严重TEAE均与治疗分配无关。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可改善CAP患者早期临床反应,减轻炎症负担,其获益机制与免疫反应变化有关,表明治疗CAP住院患者时,在β-内酰胺类药物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对于实现早期临床应答和尽早减轻炎症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接受与实现疗法对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疾病适应能力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接受与实现疗法在早期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肾内科治疗的100例早期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为期6周的接受与实现疗法。采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IS-SR)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44例,对照组纳入46例。干预后,试验组PAIS-SR中卫生保健、工作能力、家庭关系、交流情况、娱乐情况、心理状况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7.93 ± 1.50)、(9.11 ± 1.38)、(6.61 ± 1.73)、(6.82 ± 1.42)、(6.82 ± 1.66)、(8.18 ± 1.79)、(50.91 ± 4.24)分,低于对照组的(9.63 ± 1.22)、(10.78 ± 1.64)、(7.50 ± 2.07)、(7.57 ± 2.05)、(7.50 ± 1.07)、(9.43 ± 1.92)、(58.02 ± 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2 ~ 8.07,均 P<0.05)。干预后,试验组SPBS中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得分及总分分别为(9.68 ± 1.75)、(14.54 ± 1.76)、(30.89 ± 2.99)分,低于对照组的(10.80 ± 1.82)、(16.11 ± 2.04)、(33.65 ± 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8、3.89、4.24,均 P<0.05)。 结论:接受与实现疗法能提高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疾病适应能力,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接受与实现疗法联合抗抑郁药对游戏障碍患者网瘾程度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接受与实现疗法(ACT)联合抗抑郁药对游戏障碍患者网瘾程度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中符合DSM-5中"网络游戏障碍"诊断的1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药物组、联合疗法组,每组各71例。单纯药物组给予抗抑郁药物依他普仑治疗,联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CT干预。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视觉模拟量表(V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对患者进行评估,通过HAMD、HAMA量表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VAS、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联合疗法组治疗后VAS、SCL-90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前CIAS-R、BIS-1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CIAS-R、BIS-11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联合疗法组治疗后CIAS-R、BIS-11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前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联合疗法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CT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游戏障碍,可减轻患者网络渴求程度、网络成瘾程度,并缓解患者冲动性,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影响靶区体积的摆位误差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摆位误差对靶体积和关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且接受放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均接受同步整合加量IMRT;设定肿瘤总体积、临床靶体积、低风险淋巴结区域分别为70.0、59.4及54.0 Gy,总计33次分割;前、后、上、下、左、右同中心移动3、5及10 mm用以模拟摆位误差;评估平均剂量、最大剂量、计划靶区体积(PTV)接受量>110%与<93%处方剂量;对于两侧腮腺,评价平均剂量与>50%腮腺的剂量;分析最大剂量及2cc脊髓接受剂量。结果:与无位移相比,肿瘤总体积(GTV-70.0 Gy)在3 mm等中心位移的平均剂量最大百分比变化偏小2.2%,5 mm和10 mm等中心位移平均剂量的最大百分比变化分别为6.4%和16.0%;不同位移的临床靶体积(CTV)与计划靶体积(PTV)剂量体积分析显示,CTV-54.0 Gy的体积为(112.06 ± 55.92)cc(50.6~243.8 cc),相对于无位移,接受处方剂量(V54%)3、5和10 mm等中心位移最大百分比变化分比为1.5%、6.8%和23.8%。沿后侧及外侧摆位误差3 mm可显著影响脊髓的剂量;摆位误差沿外侧与前侧方向可显著影响两侧腮腺的剂量,朝患者右侧位移10 mm产生的最大剂量为(46.28 ± 5.10)Gy,同样条件下左侧位移产生的最大剂量为(46.38 ± 5.35)Gy。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对于摆位误差应常规定时确认同中心位置,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靶区体积剂量,改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胶质瘤离子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胶质瘤患者接受质子+碳离子放疗(离子放疗)与光子放疗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2例胶质瘤患者数据,给予相同总处方剂量60.00 Gy[RBE],分别基于离子射程不确定及摆位误差获得离子计划靶区和光子计划靶区;基于离子计划靶区制定质子及碳离子加量计划。基于两种计划靶区制定两类光子调强计划。实现靶区覆盖类似并对比危及器官受量。结果:三类计划靶区覆盖相近( P>0.05)。离子计划正常脑组织积分剂量仅为两光子计划最优值的44.90%( P<0.001)。离子计划与光子计划最优值相比能降低脑干D mean{(6.83±6.22) Gy[RBE]∶(15.10±10.11) Gy[RBE], P=0.001)}和视交叉D max{(47.76±20.8) Gy[RBE]∶(49.59±20.52) Gy[RBE], P=0.009}及健侧海马D mean{(0.26±9.08) Gy[RBE]∶(16.28±11.14) Gy[RBE], P=0.002}。 结论:质子+碳离子放疗能保持光子放疗类似靶区覆盖下显著降低危及器官受量;紧邻靶区危及器官受量受靶区外扩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针刺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临床研究概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对近20 年针刺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为针刺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针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acu-puncture""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implantation""IVF"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收集2002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期间发表的文献,归纳其治疗方法,分析其选穴规律及治疗效果,并阐述针刺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最终纳入49 项针刺辅助IVF-ET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所用十四经经脉腧穴、奇穴及耳穴共有55 个.共有 4 437 例IVF患者接受针刺治疗并完成胚胎移植,其中实现临床妊娠2 015 例,针刺组总临床妊娠率为 45.4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临床妊娠率(36.39%).治疗方法包括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温针灸、针灸综合疗法等.结论:针刺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相关蛋白、细胞因子和相关基因表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IVF-ET女性的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接受式音乐治疗在终末期青年胃癌患者1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缓解 1 例终末期青年胃癌患者紧张情绪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接受式音乐治疗对晚期青年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2 年 4 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1 例晚期年轻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为终末期临终阶段,情绪极度紧张,经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协作诊疗后,给予了专业的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医生线上、辅助人员线下的方式,与患者视频沟通,选择适宜患者情绪变化的音乐,在音乐的引导下回溯患者的美好回忆,从而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情绪.结果 音乐回忆与指导性音乐想象的实施,实现了患者的痛苦减轻、安然离世.结论 终末期的青年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情绪;对于肿瘤晚期尤其终末期患者,心理治疗师可作为MDT团队核心成员,参与临床实践;接受式音乐治疗在晚期青年癌症患者的临终阶段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提高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实现安宁疗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