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明显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乳腺癌患者脑血流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采用磁共振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探索乳腺癌患者术后脑血流量(CBF)改变,同时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接受外科手术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7例,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3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以及全脑CBF和T1高分辨率结构像数据采集.一般资料、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以及相关性分析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磁共振数据采用SPM 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左侧海马旁回、左侧岛叶、双侧额上回以及右后内侧额叶皮质CBF减低,并且术后天数与右后内侧额叶皮质、双侧额上回的CBF呈正相关.结论 尽管乳腺癌患者术后没有出现认知功能的降低,但麻醉手术仍会导致多发脑区血流量减低.而右后内侧额叶皮质、双侧额上回的异常脑血流灌注随术后时间进展可以出现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4年7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性学会和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主办,成都工业学院、四川省性教育协会、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性学会人文科学专委会承办的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成都工业学院成功举办.中国性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性学会理事长王素霞,中国性学会性教育分会主任委员江剑平,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人口与家庭发展处三级调研员王立新,成都市卫生健康委一级调研员张峰,成都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黄明,成都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冯瑛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成都工业学院等全国性教育学、性心理学、医学及其相关领域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首次脑膜瘤切除术的17例患者为观察组,男5例,女12例,年龄(56.4±7.3)岁。另纳入同期15例年龄和教育相匹配的脑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男5例,女10例,年龄(55.2±8.0)岁。观察组患者分别在术前1 d、术后1 d、术后 3~4 d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neuropsychological tests,NST),主要包括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华山版(AVLT-H)、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本量表(MoCA-B)、画钟测验(CDT-30)、形状连线测验 B(STT-B)及动物语言流畅性测试(AFT);并在术前1 d及术后3~4 d进行MRI扫描,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TI)图像。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1、3、6 d进行相同的NST评估,以校正重复NST的学习效应。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BSS)技术评估手术后全脑脑白质微结构的组水平变化,包括各向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轴向弥散系数(AD)和径向弥散系数(RD)的变化,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TI指标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校正学习效应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后AVLT-H(R)、MoCA-B及CDT-30评分下降,STT-B评估时间延长,围手术期差值分别为-0.78(95% CI:-3.28~-0.28)分、-2.22(95% CI:-4.22~-0.72)分、-2.74(95% CI:-5.29~-0.19)分、61.49(95% CI:5.71~117.2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基于DTI 数据的TBSS组水平分析提示脑膜瘤患者麻醉手术后右侧小脑上脚、左侧内囊后肢及胼胝体膝部FA降低,左侧前放射冠R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FWE<0.05)。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胼胝体膝部和右侧小脑上脚的围手术期FA降低值与校正学习效应后的AVLT-H(L)的围手术期下降值呈正相关( r=0.72,0.52,均 PFWE<0.05)。 结论: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存在术后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基于DTI 数据的胼胝体膝部和右侧小脑上脚的围手术期FA降低值与校正学习效应后的AVLT-H(L)的围手术期下降值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美国生活方式医学及其学科教材的特点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体系转变,生活方式医学的兴起与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通过对疾病风险干预和病因的个体化诊疗,生活方式医学有望成为慢性病防治的一线手段。美国James M. Rippe教授是生活方式医学的学科创始人,其主编的《生活方式医学》是美国第一部生活方式医学的教材,2019年修订的第3版全书分20篇,汇集了行为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理论及临床最新研究成果,搭建了生活方式医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学科教育基础,影响深远。教材倡导将生活方式医学融入日常临床实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价值为基础、以结果为导向作为学科发展目标,促进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生活方式医学的学科定义、教育认证情况和专业要求,并对《生活方式医学》教材结构内容、研究主题等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背景下医学院校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多功能联动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理学实验教学不仅属于应用心理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也可协助相当一部分其他学科的实践教学。清晰划分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的三大基础功能:教学、科研和服务,便于医学院师生理解其在相应课程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论述并提出了网络背景下加强实验中心内部和外部科学联动,提出了使用互联网技术,以此提升实验教学中心的科学使用,体现其最大的价值,达到高校实验室共建目的,以及服务于高校培养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护理研究中应用Q方法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Q方法在护理研究领域中应用的态势及热点,为我国护理工作者学习应用Q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进行文献检索,利用Web of Science的分析功能以及VOSviewer的可视化成像对文献的发文量、国家、期刊、机构、作者、高被引论文、研究方向及高频共现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球25个国家、23个机构的686位作者在157种期刊上共发表326篇在护理研究领域应用Q方法的论文,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以韩国(12.27%)、美国(7.98%)、英国(7.06%)较高,我国发文量排名第6位(3.68%);篇均被引频次为英国(33.78次)最高、其次为加拿大(19.67次);相关研究学科交叉最多的是心理学和健康保健学科;研究热点由方法学探讨,拓展到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心理护理和健康促进等多个方面。结论:Q方法在我国护理领域尚在萌芽阶段,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实践。我国发文量及影响力较弱,未来应拓展国际交流协作,把握学术前沿与研究热点,提升研究水平及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北京市11家透析中心的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功能及视空间功能5个认知域的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伤,并按照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13例维持性HD患者,其中认知功能损伤组496例(80.91%)。各认知域损伤中以注意力损伤(81.05%)和记忆力损伤(63.51%)最常见,有2个及以上认知域联合损伤患者的比例占79.23%。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损伤组患者的年龄较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脑卒中史比例较高,透析龄较长,受教育程度和尿素清除指数(Kt/V)较低(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 OR=1.110,95% CI 1.072~1.150, P<0.001)、受教育>12年(以受教育<6年为参照, OR=0.323,95% CI 0.115~0.909, P=0.032)、有糖尿病病史( OR=2.151,95% CI 1.272~3.636, P=0.004)、有脑卒中病史( OR=2.546,95% CI 1.244~5.210, P=0.011)、透析龄增加( OR=1.016,95% CI 1.010~1.022, P<0.001)、Kt/V下降( OR=0.008,95% CI 0.002~0.035, P<0.001)、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 OR=1.002,95% CI 1.002~1.003, P=0.012)是认知功能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中老年维持性H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呈现出高患病率、认知域联合损伤的特征,以注意力损伤和记忆力损伤最为常见。年龄增长、透析龄增加、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及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Kt/V下降以及受教育程度低是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序列位置效应联合延迟回忆识别不同认知障碍水平患者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序列位置效应联合延迟回忆在区分不同认知障碍水平人群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310例受试,其中认知正常(NC)组12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133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组49例。3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受试进行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使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量表华山版(AVLT-H)进行序列位置效应的研究。结果:AVLT-H即刻回忆第2次、第3次以及短延迟、长延迟的首因效应在3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近因效应在MCI、轻度AD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长延迟回忆首因效应+短延迟回忆作为联合指标可比其他记忆指标更好区分不同水平认知人群,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21%、71.43%(NC比MCI);85.71%、92.86%(NC比轻度AD);66.67%、75.57%(MCI比轻度AD)。 结论:长延迟回忆的首因效应联合短延迟回忆可辅助区分不同认知障碍水平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癌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对影响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59例口腔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患者出院前的心理现状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比较,探讨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现状的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59份,回收有效问卷239份,239例口腔癌患者CD-RISC总分为(60.13±10.57)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口腔癌患者CD-RISC总分及韧性、自强、乐观3个维度评分与正性情绪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SAS及SDS评分呈负相关( 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治疗方式、是否有癌痛及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CD-RISC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平均月收入较低、治疗方式单一(仅做手术治疗但未行放化疗等联合治疗)及有癌痛4个因素为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中积极成分表现越突出,反之则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或负性情绪的发生。其中,受教育程度低、家庭平均收入较低、治疗方式单一以及伴有癌痛可能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脊液PGRN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脑脊液颗粒蛋白前体(PGRN)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30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拟行麻醉方法为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抽取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和脑脊液各2 ml,离心去沉淀后-80 ℃冰箱中冷冻保存。记录患者受教育年限、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VAS评分等。采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PGRN、Aβ 40、Aβ 42、t-tau和p-tau蛋白的浓度,采用PCR法检测AopE基因的表达。于术前1 d、术后入麻醉恢复室、术后1、3和7 d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P组)和非POCD组(NP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 结果:NP组177例,P组53例,POCD发生率为23.0%。与NP组比较,P组患者年龄升高,术前脑脊液PGRN、Aβ 40和Aβ 42蛋白浓度降低,t-tau和p-tau蛋白浓度升高(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PGRN浓度升高是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脑脊液PGRN浓度升高是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