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医院科室科研绩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医院科室科研绩效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方法:在已构建的医院科室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三级指标赋值的基础上计算科室的相关数据,以科研项目、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为投入指标,以论文、获奖、专利、出版专著、行业规范指南和成果转化为产出指标,以科室为评价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软件评价科室科研绩效考核评估结果、投入冗余量和产出不足量等。结果:25个科室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404 8,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837 1,平均规模效率值0.428 3,其中7个科室总体有效,17个科室技术有效,7个科室规模有效。结论:以上分析结果可为科室科研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医院在构建合理人才梯队,给予充分科研时间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并完善科室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分级管理办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医院青年科技人才科研绩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拟建立一套医院青年科技人才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管理部门在评价、选拔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等方面提供可靠数据。方法: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医院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回顾性地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5周岁以下主系列高级职称的青年科技人才2015—2019年的科研相关数据,运用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对他们的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结论:该方法实现了对医院青年科技人才个体的有效评价,同时有利于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实现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匹配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数据包络法的S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科研效率评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S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在"十三五"期间科研效率的静态和动态趋势。方法:根据2016至2020年北京市S高校16家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的科研数据来源,选取科研投入经费、参与科研医师人数作为投入评估指标,以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论文、硕博士培养人数作为产出评估指标,构建重症医学专业科研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资料统计,分别运用DEAP 2.1软件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其2016至2020年的科研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结果:①在2016至2020年S高校16家附属医院的重症医学专业的科研技术效率(TE)差异很大,但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均在较好的水平,且连续5年有6~11家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保持DEA有效。②动态分析显示其2016至2020年科研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呈先上升后下降再提升的趋势,均值为0.985;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呈下降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变化指数(TC)呈缓慢上升又下降趋势,均值为0.953。而TEC、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TEC)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的均值均在1以上,可见科研创新TFP的增长更多地取决于技术效率指数。结论:S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专业科研效率的"收益效应"和"追赶效应"明显,但未显现"增长效应",虽然实现了"十三五"期间的科研效率的明显提升,但科技创新和国际学术影响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实验室科研效率评估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计算实验室的科研效率,反映出科研投入产出水平,并对其科研持续发展能力做出评价和决策参考。方法:选取某高校附属医院的20所科研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以年度输入数据作为投入指标;结合各实验室在研究水平与贡献、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开放与运行管理方面的表现情况,分别以论文与专著、专利与转化、奖励、研究生培养、标准与规范和学术会议的赋权量化分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打分赋权;然后结合投入指标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实验室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估。结果:实验室在专利和转化、奖励、标准与规范方面表现较弱。实验室20的技术效率最低,实验室12规模效率最低且规模报酬递减。结论:科研实验室通过投入调整和产出加强科研有效性,同时各实验室需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体制机制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DEA-GIS方法的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强基层"是我国医改重心之一,研究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公平性对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罕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地理信息系统(DEA-GIS)方法兼具公平和效率研究的相关文献.目的 分析 2020 年我国 29 个省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公平性,为优化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2021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综合现有文献研究、数据可得性及征得专家咨询意见,选取我国 29 个省份(不含北京市、上海市和港澳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为研究对象,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机构数(以下简称卫生机构数)、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以下简称床位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数(以下简称卫生技术人员数)作为投入指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数(以下简称诊疗数)、乡镇卫生院入院数(以下简称入院数)作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模型评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利用卫生资源集聚度和GIS技术将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空间制图,分析其公平性.结果 2020 年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有 4 个省份DEA有效、7 个省份DEA弱有效、18 个省无效.其中,DEA无效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过剩现象,仅山东省和西藏自治区存在产出不足的问题.分区域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集聚度最低.结论 政府需重视提升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通过优化投入产出结构、减少资源冗余,合理统筹东中西部的资源配置,对各地区精准施策促进公平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DEA和ARIMA模型我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政策建议.方法 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选取妇幼保健机构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基础配置(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服务数量(总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和服务效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指标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2021-2025 年各指标变化趋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 2010-2025年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预测 2022-2025 年为非DEA有效年份.2010-2025年投入产出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为1,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0.971,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进步指数.2020年综合效益最低 0.872,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低为0.825.结论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基础配置投入和服务数量产出整体较高,服务效率未能得到显著提升.技术进步指数是影响产出效率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十四五"期间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DEA和ARIMA模型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对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政策建议.方法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提取妇幼保健机构2010-2020年基础配置、服务数量和服务效率指标和数据,通过时间序列模型(ARIMA)预测2021-2025年各指标的发展趋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预测后的2010-2025年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0-2020年投入产出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0.961,预测后2021-2025年投入产出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1.093,其中DEA强有效的年份占比为62.5%,综合效益为1,投入产出达到相对最有效率,其规模报酬达到最优.非DEA有效的年份有2010年、2013年、2015年、2020年及预测的2021年和2023年.2020年综合效益最低0.913,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低为0.651.结论 2020年投入产出将是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关键时期,技术进步指数将是影响产出效率的关键指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医疗技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应当引起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主管部门及机构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医院运行效率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福建四个地区二级以上医院投入和产出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比较,探讨四个地区医院运行效率状况.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利用BB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四个地区2009-2014年二级以上医院运行效率进行纵向比较.结果:2009-2014年闽西、闽南、闽北地区二级以上医院规模报酬一直处于不变阶段,而闽东地区二级以上医院规模报酬处于递减状态.闽西、闽南、闽北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闽东地区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结论:医院整体运行效率较高,同时面临规模过度扩张的风险,需要关注医院医疗资源的配置和运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主成分和数据包络分析的医院服务效率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医院服务效率的可行性.方法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医院服务效率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运用DEA模型计算39家医院的效率值并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进行比较.结果 39家医院2家整体有效,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550,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10,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0.776;公立医院综合效率0.505,技术效率0.684,规模效率0.748;民营医院综合效率0.701,技术效率0.796,规模效率0.871;民营医院优于公立医院.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实现指标降维归类,使DEA的评价结果更科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重症护理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综合评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单元护理人力资源的效率,探讨效率低下的原因,为提高护理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017年1-12月3项护理投入指标(月份科室实际开放床位数、科室在岗执业护士人数、科室在岗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和2项产出指标(本月科室住院患者总床日数、本月科室收治患者总数)相关数据,运用DEA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17年1-12月护理整体效率为0.959,整体效率=1的单元有3个占25%;纯技术效率为0.984,纯技术效率=1的单元有6个占50%;规模效率为0.974,规模效率=1的单元有3个占25%.结论 重症护理效率水平差异显著,通过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实现效率最大化;可以采用DEA对护理效率进行评价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