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针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功能、肿胀程度和应激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新伤续断汤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功能、肿胀程度、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方剂组47例及联合组46例.其中方剂组脱落2例,最终纳入45例;联合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45例.方剂组给予新伤续断汤治疗,联合组给予浮针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术前、术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肿胀程度、谵妄评定量表-98评分(DRS-R-98)、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丙二醛(MDA)、醛固酮(ALD)、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微小RNA-491-5p(miR-491-5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8%,方剂组为8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低于方剂组(P<0.05).2组不同时间点肿胀程度在时间因素、组间因素和时点交互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2组肿胀程度较术后1 d增加(P<0.05),术后5、10 d,2组肿胀程度较术后1、3 d降低(P<0.05),术后10 d 2组肿胀程度较术后5 d降低,联合组肿胀程度较方剂组低(P<0.05).术后10 d,2组DRS-R-98评分均较术后1 d下降(P<0.05),联合组DRS-R-98评分低于方剂组(P<0.05).术后10 d,2组APTT、纤维蛋白原、PT水平均较术后1 d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方剂组(P<0.05).术后10 d,2组MDA、ALD、Cor水平均较术后1 d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方剂组(P<0.05).术后10 d,2组TNF-α、IL-8水平均较术后1 d下降(P<0.05),miR-491-5p均较术后1 d上升(P<0.05);联合组TNF-α、IL-8水平均低于方剂组(P<0.05),miR-491-5p水平高于方剂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新伤续断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可抑制机体炎症,减少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改善患者术后谵妄状态、肿胀程度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新伤续断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干预效果及对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新伤续断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 86 例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抗骨质疏松选用口服碳酸钙D3 片及骨化三醇软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新伤续断汤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比较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评分变化及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标志物变化,观察术后不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术后 1 d、3 d、1 w、1 个月VAS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术后 3 d、1 w、1 个月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 1、4、8、12 w 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1、4、8、12 w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髋关节、股骨颈骨、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股骨颈骨、腰椎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破骨代谢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成骨代谢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伤续断汤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轻术后骨痛情况,改善髋关节功能及骨密度水平,且不会增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其干预机制可能与对破骨细胞功能亢进的抑制及成骨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对四肢骨折治疗效果、四肢功能恢复以及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四肢功能恢复以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60例四肢骨折患者,入组患者均由医院骨科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微创接骨板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3d及7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四肢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指标变化、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治疗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30/30)高于对照组86.67%(26/30),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3.33%(7/30),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d及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四肢功能恢复理想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骨折愈合指标水平、白细胞介素-1(1L-1)、白细胞介素-6(1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以上骨折愈合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均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100.00%(30/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结论 新伤续断汤结合针刺内麻点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良好,可较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四肢功能,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患者恢复快,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伤续断汤加减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新伤续断汤加减治疗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式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加用新伤续断汤,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压痛评分和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9%,大于对照组70.3%,治疗后压痛评分(0.52±0.24)分,小于对照组(2.87±0.31)分,治疗后肿胀程度26.17% ±2.13%,小于对照组31.21% ±2.54%,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肿胀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伤续断汤能够有效止疼消肿,帮助骨折愈合进程加快,治疗的总有效率远大于只进行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重度粉碎性骨折,主要是患者股骨下端距关节面7.5~15 cm内复杂性的骨折,由于骨折处多与膝关节周围重要的神经及血管相邻,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极易产生并发症、后遗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本次研究针对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探讨新伤续断汤加减结合髁支持钢板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