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积硅藻记录的近40年来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水文变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人为水文调控正深刻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缺乏长期监测记录,目前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为水文调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神农架大九湖五号湖的一根长44 cm的沉积岩芯多指标记录,重建了近40年来大九湖生态水文变化过程,并探讨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五号湖的硅藻群落经历了 3个主要演化阶段:1980-2008年以底栖硅藻为主,2008-2016年浮游硅藻迅速增加,2016年以来小型脆杆藻占主导.冗余分析表明,硅藻组合变化与总有机碳、总氮和Mn/Fe值显著相关.2008年以来硅藻组合变化反映了五号湖由早期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地向浅水湖泊转变,主要响应筑坝提升水位;2016年以来底栖和附生硅藻增多,响应大九湖移民搬迁后水生植物扩张、水体透明度增加的过程.沉积硅藻记录揭示了大九湖的环境变化过程,为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通过高通量药物库筛选挖掘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通过高通量药物库筛选挖掘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简称:金葡)的新型抗菌药物。本研究的类型为实验性研究。金葡临床菌株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分离自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通过摇菌培养浮游菌,检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药物库(包含1573种小分子)对金葡浮游菌增殖抑制作用;通过96孔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检测FDA认证药物库分子对金葡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通过微量肉汤稀释实验,检测纳入小分子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后,通过CCK-8实验检测小分子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通过将FDA认证药物库中的小分子浓度设置为100 μmol/L,初步筛选出218种对金葡浮游菌具有生长抑制作用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占118种。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和代谢疾病药物,分别占40、19、12、9、8和3种,未分类药物占9种。排除抗感染药物后,针对具有金葡浮游菌生长抑制作用排名前十的小分子主要为抗肿瘤药物,其次为神经系统药物和未分类药物维生素K3,其抑制率均达99.65%~100%。针对具有金葡生物被膜抑制作用的排名前十小分子也以抗肿瘤药物占比最高,其次为神经系统药物和抗炎/免疫类药物,其抑制率为50.22%~92.95%。通过微量肉汤稀释实验检测了第二轮筛选得到的51个小分子的MIC。其中,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抗炎/免疫药物、代谢疾病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和其他未分类药物,分别占22、5、3、9、2、5和5种,其MIC分布分别为1.56~50 μmol/L、6.25~25 μmol/L、6.25~25 μmol/L、0.2~50 μmol/L、25~50 μmol/L、1.56~50 μmol/L和0.1~12.5 μmol/L。综上,通过高通量药物库筛选出的小分子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微摩尔级别,成药能力强且可改造性高。其高效的浮游菌和生物被膜抗菌作用有望为针对金葡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功救治危重烧伤并发窒息和心搏骤停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17年3月14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30岁男性危重烧伤并发窒息、心搏骤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休克期在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下行限制性补液,行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吸入性损伤及肺部感染,悬浮床及翻身床交替应用平衡脑水肿和肺部感染治疗需要,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多次行手术切痂植皮后,患者创面全部愈合、肺部感染痊愈,伴重度意识障碍出院。窒息、心肺复苏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系危重烧伤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此类患者临床治疗难度大,应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针刺治疗各型颈椎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颈部疼痛、眩晕等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针刺位置方面,主要有分经辨证取穴思路,即依据传统经络诊察法中的循法和按法,辨别病经予以针刺治疗;或按部位取穴,包括基于经络理论的近远端、基于全息理论针刺手足部相应位置,或基于解剖学结构按神经支配区域或肌纤维走行等取穴思路。针刺方法主要有温通针法、短刺法、快刺法等。除毫针外,还会应用浮针、长针、电针等特殊针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种多重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检测中的初步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一种六重呼吸道病毒real-time PCR试剂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多重荧光探针real-time PCR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300份鼻咽拭子进行常见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Ⅰ型和副流感Ⅲ型病毒),并应用液相悬浮芯片试剂进行对比检测;另外对136份免疫荧光法抗原检测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进行验证分析。结果:300份鼻咽拭子中,该六重荧光探针real-time PCR试剂检出阳性标本173例,液相芯片法检出阳性标本159例,该real-time PCR试剂检出率高于液相芯片法。此外,在136份抗原检测阳性标本中,该试剂还检测出22例抗原法未检到的2种或2种以上病毒病原混合感染样本。结论:该多重呼吸道病毒real-time PCR试剂在儿童下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综述不同针刺方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认为康复训练可联合多种针刺方法,有浮针、火针、头针、眼针、舌针、项针、腹针、体针等,且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吞咽、语言、认知及运动等功能障碍;不同方法各有优势,如舌针及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更多用于治疗吞咽及语言功能障碍;临床针对脑卒中所致不同功能障碍应制定恰当方案,对合并多种功能障碍者,可联合应用不同针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微细脂肪颗粒的获取与鉴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设计两种不同获取微细脂肪颗粒的方法,探讨不同方法获得微细脂肪颗粒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对5例女性患者(年龄22~31岁,平均26.2岁)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分别通过漂浮法和过滤法获取微细脂肪颗粒,与乳糜脂肪和脂肪颗粒进行比较。通过细胞活性、流式分析、组织染色等方式比较各组脂肪组织的细胞活性和组分等指标。结果:漂浮法和过滤法获取的微细脂肪颗粒与乳糜脂肪均可通过OT针头。活细胞染色发现两种方法获取脂肪中均存在活性细胞,而乳糜脂肪中未见。流式细胞分析中,CD90漂浮组表达高于对照组( P=0.048)。 结论:经漂浮法或过滤法处理可获得微细脂肪颗粒,既保留组织完整性和细胞活性,又可实现细针注射与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8字捆绑甲板回植术在甲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8字捆绑甲板回植术在甲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21年6月—2022年12月南京江北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甲床损伤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9~50(35±6)岁。20例均为单侧单指损伤,其中右侧13例、左侧7例,示指6例、中指10例、环指1例、小指3例;甲板脱落7例、浮起13例,甲板均完整且无断裂。20例采用8字捆绑甲板回植术治疗:将甲板按甲床形态进行修剪后回植于甲床表面,缝线缝穿过甲上皮缘皮肤,远端线交叉固定于指端克氏针或5号针头处,形成8字捆绑。参照吕桂欣等疗效评价标准对新生甲进行评估。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2周拆除缝线,术后创面均一期愈合,其后,甲板均自行脱落。出院后随访4~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新生指甲外观光滑平整,指甲附着能力强,无明显疼痛等感觉异常,新生甲评估为优16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8字捆绑甲板回植治疗甲床损伤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Ⅱ型肺高压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以SLE、抗磷脂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收入院。右心漂浮导管检查示,平均肺动脉压26 mmHg(1 mmHg=0.133 kPa),肺小动脉楔压26 mmHg,肺血管阻力0 WU,为毛细血管后性肺高压。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增厚,后叶瓣尖左心房面可见强回声5 mm×3 mm。考虑Libman-Sacks心内膜炎,Ⅱ型肺高压。予低分子肝素4 000 U/d充分抗凝;沙库巴曲缬沙坦25 mg每日2次+比索洛尔1.25 mg/d+螺内酯20 mg/d抗心力衰竭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20 g×3 d,甲泼尼龙40 mg/d,环磷酰胺0.4 g每周1次静脉点滴(累积1 g)加强原发病治疗后好转。SLE患者除肺动脉高压外,亦可出现Ⅱ~Ⅴ型肺高压。临床上如遇见SLE相关肺高压者,应进行鉴别诊断,充分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悬浮床足下垂预防挡板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临床常应用悬浮床治疗及护理烧伤患者创面,由于悬浮力致患者活动受限,加之长时间卧床,极容易引发足下垂,影响患者的康复。针对此问题,笔者选用不锈钢设计制作了应用于卧悬浮床患者的足下垂预防挡板,在耐受悬浮床浮力的同时,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双足拟分开的距离进行前后、左右调节,并能够根据患者的舒适度使足部保持正位及外旋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