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发现细嘴鸥、棕头鸥和短趾百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9年在福建先后发现细嘴鸥(Chroicocephalus genei)、棕头鸥(C.brunnicephalus)和短趾百灵(Alaudala cheleensis)零星个体.1月12日,在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塔溪入海口处(118°33′54″ E,24°23′46″ N,海拔0 m)的数千只水鸟中发现1只胸部粉色的中型鸥鸟,与同框的红嘴鸥(C ridibundus)相比,该鸟前额低平,下体大面积粉红色,颈部和头部羽毛纯白,喙部整体暗红、耳羽区具有小块模糊色斑,外侧初级飞羽白色、尖端黑色(图1a),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确认为细嘴鸥成鸟.细嘴鸥繁殖于北非、地中海、红海及波斯湾、亚速海、印度和巴基斯坦西海岸(王岐山2006),我国北京、天津、河北、新疆、云南、广东及香港有记录(郑光美2017),湖北鄂州(杨志锋等2020)和四川德阳(郑雄2017)近年来也有记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疆地区5 019例变应性鼻炎吸入过敏原谱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近13年间变应性鼻炎(AR)患者过敏原谱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 007—2 019年5 019例AR患者的皮肤点刺实验(SPT)结果,分析14种过敏原在13年间及在不同性别、年龄、族别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4种过敏原在不同年份间的分布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4种过敏原总体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藜属48.2%(2 398/4 970)、车前草33.3%(1 221/3 667)、艾蒿33.1%(1 647/4 974)。除狗上皮阳性率在不同性别( χ2=0.041, P>0.05)、不同年龄间( χ2=3.8, 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过敏原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除交链孢霉( χ2=7.3)、特异青霉( χ2=0.3)、猫上皮( χ2=3.1)、尘螨( χ2=1.4)、粉螨( χ2=0.5)、蟑螂( χ2=2.9)6种过敏原阳性率在不同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外,其余艾蒿( χ2=64.9)、藜属( χ2=204.1)、豚草( χ2=72.4)、车前草( χ2=87.8)、梯牧草( χ2=55.4)、刺槐( χ2=67.8)、杨树( χ2=70.8)、狗上皮( χ2=15.7)8种过敏原阳性率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新疆地区过敏原分布随时间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过敏原以草本类为主,过敏原在不同性别、年龄、族别AR患者中的分布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环境与健康杂志第三届通讯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以姓氏笔画为序)于 青(山东)王水珍(浙江)王齐田(内蒙古)王朝兴(云南)孙玉东(安徽)汤先伟(辽宁)吕华东(福建)关联欣(山西)刘鸿德(新疆)杜达安(广东)杨正炎(广东)杨佐森(辽宁)李汉珍(湖北)李延红(上海)李荣江(四川)李家珍(陕西)吴银川(江苏)张卫泽(山东)张复和(湖南)周明河(河北)赵 莹(浙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多项超声技术联合探查颈动脉斑块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二维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CE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探查颈动脉斑块并分析其预测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价值.方法 筛选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月收治的首发IS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5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多项超声技术联合预测IS复发的价值.结果 失访5例,有3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1.11%,复发组高血压占比高于未复发组,药物依从性好占比则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CEUS-血流Ⅲ~Ⅳ级占比及二维-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三维-颈动脉斑块总面积(TPA)值高于未复发组,杨氏模量平均值则低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US-血流Ⅲ~Ⅳ级、二维-IMT高和三维-TPA大及杨氏模量平均值低是影响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药物依从性好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o ROC曲线分析显示,二维-IMT、三维-TPA、杨氏模量平均值及CEUS-血流Ⅲ~Ⅳ级单项预测IS患者复发的AUC分别为0.674、0.717、0.729、0.746,联合预测AUC为0.908,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二维、三维及SWE、CEUS超声技术通过评估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在预测IS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四者联合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额尔齐斯河流域主要支流平原河谷林群落结构及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河谷林是中国杨柳科树种的种质资源库,具有重要的遗传多样性价值.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及水电工程和放牧等人类活动干扰下,研究其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的分布现状对于珍贵资源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布尔津河、哈巴河和别列则克河平原河谷林区,每隔4-8 km设置典型样地,调查了20个样地80个样方,分析了群落建群种组成、数量特征和径级结构,并对群落类型进行统计和划分.结果表明:(1)额尔齐斯河流域主要支流平原河谷林区共调查植物34科92属121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数量较多.(2)垂枝桦(Betula pendula)与苦杨(Populus laurifolia)在布尔津河、哈巴河为群落建群种,银白杨(P.alba)则是别列则克河群落建群种,黑杨(P.nigra)、额河杨(Populus × berolinensis var.jrtyschensis)、银灰杨(P.canescens)为伴生种,而白柳(Salix alba)主要见于河岸边缘,较少与其他杨属树种混生.(3)垂枝桦个体数量均在3条支流中等海拔达到最大值,而苦杨个体数量在中等海拔较小.(4)乔木层树种的径级结构受夏季打草放牧的影响较大,以大径级个体居多,幼树和幼苗数量较少.(5)河谷林群落可划分为6个群系34个群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7种荒漠木本植物枝干与叶片光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枝干光合作用广泛存在于荒漠生态系统的木本植物中,增加了荒漠植物固碳能力.本研究以同一生境下胡杨、新疆杨、灰杨、梭梭、红果沙拐枣、头状沙拐枣、沙冬青7种荒漠木本植物为对象,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结合特制光合叶室(P-Chamber),监测不同植物的枝干、叶片光合特征,分析枝干光合速率及其与叶片光合的关系,并对枝干功能性状指标[含水量、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水势、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等]进行测定,确定影响枝干光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7种植物的枝干光合速率为0.72~1.71μmol·m-2·s-1,其中最大的为灰杨,最小的为梭梭,可抵消枝干呼吸释放CO2的57%~83%;7种植物的叶片光合速率为12.80~22.54 μmol·mr-2·s-1,其中梭梭和沙冬青叶片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他5种荒漠植物;枝干光合速率与叶片光合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枝干水分利用效率是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2.2~7.7倍;枝干叶绿素含量、NSC含量、枝干呼吸速率及叶片光合速率是影响枝干光合的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 5月—2022 年 5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104 例BPD抑郁发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初始剂量 50 mg/次,2 次/d;每日增加 50~100 mg,直至 300~60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初始剂量 10 mg/次,1 次/d,服用 1 周后根据情况剂量调整为20 mg/次,1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 8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46%,较对照组的 71.15%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1β、MIF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SOD、CAT、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改善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BPD抑郁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抑制机体炎症,调节氧化应激状态,不增加转躁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气传致敏花粉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明确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气传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及播散规律.方法 应用重力沉降法监测2021年全年每日花粉种类及含量.结果 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收集花粉总数48 242粒/1 000 mm2,其播散呈现2次花粉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在4月,以榆属、白蜡树属、杨属、槭属、柳属等树木花粉为主,花粉含量高达28 306粒/1 000 mm2,占全年花粉总量的58.68%;第二个高峰在8月和9月,以藜科/苋科和蒿属等草本花粉为主,春季花粉含量明显高于夏秋季花粉.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花粉分布呈2个高峰,高峰期优势种属分布为榆属、藜科/苋科和蒿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天然胡杨林龄对营养元素空间分配格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为了解胡杨林生长过程对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全库、有效库及植被库之间运移规律的影响,以新疆轮台县轮南镇5个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典型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方法,分析林下土壤和植被中C、N、P、K的空间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土壤营养元素全库中全钾含量较富积,有机质、全氮、全磷相对缺乏.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受林龄影响较显著.土壤全氮量随着林龄的增长显著升高,至近熟林时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幼龄林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较低,中龄林和近熟林含量较高.幼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全磷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垂直层中,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深层土壤>浅层土壤,而全氮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全磷含量受土壤垂直层影响较小.(2)土壤有效养分库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较低,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速效养分受林龄影响较大,碱解氮含量随着林龄的发育,呈现先显著升高到近熟林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的趋势.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呈现幼龄林和中龄林显著低于其它龄林.不同土壤垂直层显示,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呈现浅层>深层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明显的表层聚集现象.(3)从土壤养分有效性占全量比率分析,氮>钾>磷.氮素在不同龄级中有效率均较高.钾和磷有效率受林龄影响,呈现出成熟林>过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土壤垂直层中0-10cm、40-60 cm氮素有效率较高.钾和磷有效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其中0-10cm钾和磷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土层.(4)植被库中主要矿质养分积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N>K>P.除叶外,N、K、P积累量在胡杨各器官中均呈现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到成熟林达到最大值,在过熟林降低.对树木不同器官,N、P累积量依次为干>根>枝,但K累积量依次为根>干>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2023年7月21日,《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重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第十二届中国消化外科学术会议"为契机召开,情系杂志,共筑梦想.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编审,本刊总编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教授,副总编辑(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敏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亚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国新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强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吕国悦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尹默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雷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著名消化外科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顾晋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祥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洪池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匡毅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李宁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力建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卢绮萍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苗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新裕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所剑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广义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浩教授,本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特邀获奖专家,共计1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本刊副总编辑李强教授、吕国悦教授、杨尹默教授主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