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听器噪声管理技术在学龄儿童中的应用与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配戴助听器时对不同噪声管理技术的获益程度及偏好.方法 对14例双耳中度至中重度的听力损失儿童选配相同品牌和型号的助听器,经个性化调试,分别测试并记录5种不同噪声管理技术设置和2种不同测试方式下的言语识别及主观偏好评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聆听状况与助听器程序设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自适应方向性麦克风技术,当言语信号来自前方时可获得最佳的噪声下言语识别率;而当言语信号声来自后方时,其言语识别率最低.②听力损失儿童在不同的教室聆听环境下均主观偏好使用噪声管理技术和自适应方向性麦克风技术.结论 助听器的噪声管理技术可帮助提高学龄听障儿童的言语识别率并具有一定偏好,在使用时需慎重评估和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方向性麦克风的极性图特性及增益变化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传统的电子耳蜗体外机中,信号采集采用的是全向性麦克风.近年来的研究和产业中逐渐出现了方向性麦克风的使用以及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本文基于实际的方向性麦克风的尺寸及信号输出模式来探讨其信号采集特点、波束形成特征和增益变化的特性,研究正增益变化和负增益变化的系统响应曲线及变化特征,分析增益变化对高低频信号的不同影响,有助于方向性麦克风的进一步应用及电子耳蜗前端语音增强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嘈杂环境中的聆听改善——自动超级消噪聚焦和立体声聚焦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大部分现有技术下的人工耳蜗产品都能够帮助植入者在安静环境中理解言语.但是想在嘈杂环境中实现轻松对话却成为一个难题.噪声环境中,听损者和人工耳蜗配戴者需要更高的信噪比,才能达到和健听者相同的言语理解水平.方向性麦克风技术、T-MicTM2耳钩麦克风技术、AutoSoundTM自动声技术以及ClearVoiceTM降噪+言语增强技术,能帮助用户在嘈杂环境中听的更为清晰.尤其是自动超级消噪聚焦和立体声聚焦功能,通过提高信噪比,帮助用户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日常场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策略对助听器使用者空间言语识别能力的提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助听器麦克风的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策略与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策略在嘈杂环境下对助听器使用者言语识别阈的影响.方法 筛选18例双侧中度到中重度感音性听力损失的受试者入组,每例受试者均交替佩戴双耳不对称性、双耳波束成型两种方向性技术的助听器,采用心爱飞扬言语测听软件中的噪声下中文BKB短句言语识别阈测试模块,测试每例受试者分别使用两种方向性技术助听器时,在多人交谈语噪声环境中当目标言语声来自前方、左侧、后方时的言语识别阈,统计分析两种方向性技术的差异.结果 目标言语声来自正前方时,两种方向性策略助听下测得的受试者言语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言语声来自侧方及后方时,应用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技术助听测得的受试者言语识别阈值显著低于使用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技术助听时(P<0.01).结论 相比于双耳波束成型方向性策略,双耳不对称性方向性策略能提高助听器使用者在噪声环境中当言语声来自侧方及后方时的言语识别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耳蜗声学环境分类系统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方向性麦克风(声束成形算法)和降噪算法都有利于人工耳蜗(CI)使用者在较为困难听音环境中进行交流.业界用这些技术设计出组合,旨在改善特定日常生活情况下的言语识别或声音质量.人工耳蜗用户在进入新的听音环境时通常难以作出决定并选出最佳程序,针对这种情况,新一代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Naída CI Marvel声音处理器(Marvel CI)采用了一种全时声感追踪系统的自动场景分类系统.该系统与Naída Link Marvel声学助听器(Marvel HA)的相应系统类似.近年来,通过流媒体传输收听音乐越来越流行,例如,用智能手机听音乐.Naída CI Marvel声音处理器实现蓝牙传输流媒体的功能,支持在声音处理器和任何支持蓝牙的流媒体设备间直接进行传输.本研究的目的是测试双模式和双侧人工耳蜗使用者的言语识别、立体声效果识别和音乐识别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