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诊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2月本院实施传统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传统组,2023年3月—2024年1月本院实施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时救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8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母婴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6.4±1.6 min)、院内转运时间(10.3±3.1 min)、急救物品准备时间(15.4±5.1 min)、急诊科救治时间(21.5±6.8 min)均短于传统组(8.1±1.8 min、13.8±4.2 min、24.5±6.4 min),急救总有效率(95.3%)高于传统组(85.5%),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3.5%)、新生儿窒息率(5.9%)及死亡率(1.2%)均低于传统组(16.9%、9.6%)(均P<0.05).结论:在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中采取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明显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母婴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程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全程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在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接收的12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实施全程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血糖指标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无差异( 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常规对照组相比,在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等,提升趋势较为显著( 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无差异( P>0.05);干预后,与常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指标水平,处于相对平稳正常水平( 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及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降幅趋势较为显著( P<0.05)。 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策,在加强患者自主护理意识、平稳血糖指标水平及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概率中,起到良好的推动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手外科患者急诊急救效率、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手外科患者急诊急救效率、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创伤患者184例,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匹配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9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急救时效、护理质量及患者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至确诊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入院至病房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7 d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急救效率及护理质量,同时对改善急救成功率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ICU患者安全转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ICU患者安全转出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制订ICU患者转出医护交接记录单、结合SBAR方式规范病情评估内容、执行医护一体化转出交接流程等措施,规范ICU患者的安全转出交接过程.结果:应用后,患者转出ICU后48 h内重返率由1.79%降为0.87%(P<0.05);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由14.05%降为3.24%(P<0.01);平均交接所耗时间由(18.70±2.62)min减少至(10.52±2.14)min(P<0.01),护患间纠纷发生例数由2例降低至0例.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了转交接科室间的无缝隙对接,有效保障了ICU患者在转出交接过程中医疗护理措施的连续性,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标准操作规程在改良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医护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标准操作规程在改良电痉挛治疗医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封闭式病区运用标准操作规程接受改良电痉挛治疗的3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与实施前285例改良电痉挛(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实施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电痉挛治疗中心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制定术前、术中、术后及输送各个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过程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治疗过程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操作规程搭建"病房-输送-改良电痉挛治疗中心一体化"的无缝隙工作模式,为保障医疗规范、高效、安全地开展提供了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救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一体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实验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急诊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现场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及总救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胸痛缓解、ST回落、心肌酶回落、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实验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救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救护时间,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缝隙管理在手供一体化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无缝隙管理在手供一体化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无缝隙管理模式,通过成立器械管理小组,调整排班模式、细化各种表格、建立规范化管理流程等,严格落实无缝隙管理,比较实施无缝隙管理前后器械使用情况、手术室器械存在的问题、器械管理效果.结果 无缝隙管理实施后,器械完好率、清洗质量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器械准备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器械数目有误、器械运输未及时到达、器械损坏、器械遗失等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术后器械去向明确率高于实施前,晚送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手供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无缝隙管理,提高了器械使用率与管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4月)给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观察组(2017年5-11月)则采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比两组急救效果(包括急救时间、死亡率、转运过程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死亡率、转运过程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急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后,可明显提升急救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救中心抢救的疑是急性脑梗塞患者130例,入院后均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抢救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2例为对照组,2017年6月开展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将2017年7月—2018年5月抢救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8例为急救组.比较两组分诊时间、入院后确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溶栓窗内患者数;并发症情况;及急救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IHSS)、生活自理能力(Barther指数)、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结果 急救组分诊时间、入院后确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溶栓窗内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消化道出血、继发癫痫、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3个月,急救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Fugl-Meyer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有效缩短了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了溶栓效果,改善预后,促进了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创伤急救中心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使创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降低致死及致残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文件强力推动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实现创伤患者的院内集中救治.院前急救作为现代急救医疗系统中的首要环节,对创伤患者成功救治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创伤患者院前院内密切配合、高效对接、急诊关口前移,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南昌急救中心提出院前急救与创伤急救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并研发“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笔者探讨该信息平台在院前急救与创伤急救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中的应用,实现创伤患者院前与院内信息共享、院前远程会诊及院前院内无缝隙对接,为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创伤救治医疗救治体系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