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皮石斛不同授粉方式对蒴果发育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铁皮石斛蒴果发育以及无菌播种种子萌发的影响,选用健康的铁皮石斛植株花朵进行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自然授粉;选用不同种龄的种子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均能结实,异花授粉的结实率较高,达64.8%;铁皮石斛在开花的第2~3天授粉的结实率最高;120~210 d种龄的种子萌发率较高,均为90%以上.选择人工异花授粉和适宜种龄的种子离体培养,不仅可培育优良品种,还可缩短繁殖周期,为铁皮石斛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短瓣金莲花种子无菌萌发与幼苗快繁技术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野生短瓣金莲花种子为材料,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培养基类型及激素组合对短瓣金莲花根茎部位形成的愈伤组织、不定芽增殖及生长的影响,建立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体系,为短瓣金莲花快繁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用600mg· L-1 GA3溶液浸泡48 h后并用0.1% HgCl2溶液灭菌20 min的种子发芽效果最好;(2)适宜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 +0.5 mg·L-1 6-BA +0.1 mg·L-1 NAA;(3)适宜于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不添加激素的M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材铁皮石斛组培苗不同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生长各个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一样,培养条件不同组培苗生长结果也不一样.本研究以铁皮石斛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播种进行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生根试验,对各阶段培养基进行比较,以期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条件,为将来铁皮石斛走向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思考和借鉴.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以及原球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1/2 MS培养基,35 d后萌发率达93.1%.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组合是MS+6-BA (1.5 mg/L)+NAA (0.5 mg/L),增殖系数达14.8.原球茎分化成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组合是MS+6-BA (0.5 mg/L)+NAA (0.2 mg/L),分化率达92.1%,且长势良好.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组合是1/2 MS+NAA(1.5 mg/L),生根率达97.7%,根系健壮发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接种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究接种不同外源性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灭菌土壤为生长基质,将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新鲜种子与28种AM真菌于室温盆栽条件下共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鲨烯环氧酶基因(Squalene epoxidase,SE)、共生受体类似激酶基因(Symbiosisreceptor-like kinase,SYMRK)、产生钙离子振荡的通道蛋白基因(Doesn't making fections1,DMI1)、钙/钙调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CaMK)4个功能基因在滇重楼幼苗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8株AM菌株可不同程度的影响SE、SYMRK、DMI1、CCaMK 4个功能基因的表达,其中薄壁两性囊霉(Ambispora leptoticha,Ale)和崔氏原囊霉(Archaeospora trappei,Atr)可以显著增加4个功能基因的表达量.隐类球囊霉(Paraglomus occultum,Po)和透明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pellucida,Spe)可以增加SE、SYMRK的表达,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Asc),亮色盾巨孢囊霉(Racocetra fulgida,Rfu),哥伦比亚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colombiana,Ec),明球囊霉(Rhizophagus clarus,Rcl),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n)可以增加DMI1的表达.综上所述,接种的28株AM真菌菌株中Ale和Atr能显著的提高4种功能基因的表达,结合前期与滇重楼无菌播种幼苗进行共生培养分析AM真菌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化学成分的影响,推测这两株菌可望能作为培育滇重楼菌根化苗的理想菌株,人工接种AM真菌可为保护和提高滇重楼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豆根无菌播种产业化繁育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推动广豆根种苗产业发展,获得规模化快速成苗生产技术.方法:以广豆根种子为外植体,按照种子-丛生芽-植株-炼苗移栽的繁育途径,对各阶段的培养基与其他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结荚后生长90~120 d的种子在离体条件下均能萌发,其中结荚150~180 d的种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为95.7%;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1 6-BA +0.3 mg·L-1 IAA +0.3 mg·L-1 KT,增值倍数约为7倍/30 d;20d后转入4000 lux光照下培养10 d,获得叶片展开、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健壮枝条;将枝条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1.0mg·L-1NAA +0.2 mg·L-1IBA +0.5g·L-1 AC上,培养20d后转入炼苗棚炼苗10 d,生根率达到95%.在南宁地区,生根苗以3-5月和10-11月为最佳移栽期,以通过泥炭土、碳化稻谷壳和珍珠岩的质量比例为4∶4.5∶1.5混合后为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5%.结论: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广豆根无菌播种规模化快速成苗生产技术,推动广豆根种苗产业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植物激素和接种方式对广西金线莲壮苗生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该文以广西野生金线莲无菌播种离体茎段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研究了植物激素(NAA、IBA、6-BA、GA3、KT、ZT、TDZ、2-IP)以及接种方式(竖直接种和水平接种)对壮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生长素有利于壮苗生根,NAA的效果优于IBA;细胞分裂素对壮苗生根的效果依次为6-BA>TDZ> KT=ZT> 2-IP> CK,其中6-BA诱导平均株高8.4 cm,3.6条根,茎粗为2.84 mm,植株生长健壮,诱导效果最好;赤霉素GA3诱导出的植株高且直,但植株细弱,且抑制根系生长,不利于壮苗生根培养;在激素组合6-BA 0.5 mg·L-1、NAA1.0 mg·L-1处理中,组培苗生长健壮且根数量较多,效果最佳;水平接种能诱导出更多的根系,且便于接种操作,可以节省接种时间.因此,确定广西金线莲最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 0.5 mg·L-1+NAA 1.0 mg·L-1+香蕉汁100 g·L-1+AC(活性炭)1.0g·L-1+蔗糖20 g·L-1,最佳接种方式为水平接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罗氏蝴蝶兰的无菌播种与快速繁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罗氏蝴蝶兰(Phalaenopsis lobbii)是珍稀濒危植物,被列为国家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是保护植物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授粉后发育成熟的罗氏蝴蝶兰种子为材料进行无菌播种研究,探究罗氏蝴蝶兰快繁体系的最适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罗氏蝴蝶兰种子萌发不需要黑暗处理,最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4MS+0.1%活性炭+70 g·L-1香蕉汁,种子萌发率为77.20%;低浓度6-BA和较高浓度NAA对丛生芽诱导有利,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3MS+0.5 mg·L16-BA+2.0 mg.L-1 NAA+0.1%活性炭+70 g·L-1香蕉汁;适合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1/3MS+70 g·L-1香蕉汁或1/3MS+70 g·L-1马铃薯汁.通过无菌播种研究,成功获得了一批罗氏蝴蝶兰幼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种子萌发的高效风兰(Vanda falcata)繁殖体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鉴于风兰(Vanda falcata(Thunb.)Beer)传统繁殖能力弱,本文拟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一种高效的繁殖体系,以满足市场对风兰数量增多的需要.创新点:建立了适用于风兰的高效组培繁殖体系,包括离体种子萌发、原球茎的形成,以及芽和根的生成.方法:本研究首先以5年生母株自花授粉4~5个月后生成的种子为试材,依次经70%乙醇和10%次氯酸钠进行表面消毒后,分别接种于含不同成分的13种培养基中,统计分析种子萌发情况.进而将形成原球茎的试材,接种于含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统计分析芽和根的生长情况.结论:评估的1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1/2 MS+维生素+肌醇+20 g/L蔗糖+3 g/L活性炭+100 g/L椰肉组合可达到100%种子萌发率并形成较大原球茎;0.2 mg/Lα-萘乙酸+0.5 mg/L 6-苄基腺嘌呤组合具有最高的芽诱导效率;1 mg/Lα-萘乙酸+0.5 mg/L 6-苄基腺嘌呤+40 g/L蔗糖组合具有最高的根诱导效率.长势良好的植株经炼苗后可适应露天栽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鸽子兰繁殖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鸽子兰在世界范围濒危情况严峻,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对鸽子兰种子无菌播种萌发所用4种培养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Hyponex所需萌发时间仅26 d,为4种培养基中最短.1/2MS的萌发率最高,达到78%.对小苗移栽的3种介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椰糠为1:1的介质存活率最高.无菌播种繁殖方法满足生产初期一次性大量繁殖的需要,分株繁殖能在栽培成苗期的操作达到繁殖的目的.两种方法互为辅助,提高鸽子兰的繁育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胚快速成苗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探索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运用于大花黄牡丹的繁育,以期提高其成苗率并缩短育苗周期.将分离出的种胚直接接种到添加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研究其萌发率和成苗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胚培养的最优激素配比为:MS+0.5 mg/L 6?BA+0.5 mg/L IAA+0.2 mg/L GA3,萌发率和成苗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2.25%和70%.将种胚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上培养,3~5 d种胚开始萌动,7 d种胚萌发,15 d子叶抽出,长1~4 cm,30 d胚根抽出,然后将大花黄牡丹的无菌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1/2 MS+1 mg/L IBA+0.2 mg/L NAA)培养生根,待无菌苗苗龄达到2~3个月,幼苗高约5 cm时可先炼苗一周,然后移栽,2~3个月成苗,与周期为两年的传统播种育苗相比,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