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拟行心脏搭桥手术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干预后疾病感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77, P=0.097);干预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明显减少,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认知表征、情绪表征、疾病理解能力评分及总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扮亲法"陪护联合思维导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能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疾病感知,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氧治疗中陪同人员肺气囊破裂致脑气栓症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38岁,因亲属脑外伤昏迷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时进氧舱陪护。陪舱前(2019年9月20日)心电图、血常规、肺部X线检查无异常(图1A),于2019年9月23日上午10∶03首次进入医用空气加压氧舱陪同亲属行HBO治疗。HBO治疗方案:治疗压力升至0.16 MPa(1.6 ATA)后,稳压吸氧20 min 3次,每次间歇5 min;升、减压各10 min,减压前5 min吸氧(减压速度6 kPa/min)。本例患者为陪护人员,治疗全程无吸氧,亦无任何不适,与其他陪护交流正常。减压出舱前1 min本例患者突然出现站立不稳(舱内其他人员无类似症状),出舱后迅速被送至急诊科。影像学检查:肺部X线片示右上肺野直径约32 mm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提示肺大泡出血(图1B);头部CT示右额顶枕叶多发性斑片状低密度影,其内夹杂散在小气泡影(图1C)。初步诊断为脑气栓症,给予美国海军减压病加压治疗表Ⅴ方案行HBO治疗,安排医护陪舱、心电监护;入舱时患者神志清醒,对答切题,但右侧肢体躁动,给予约束带固定,经安抚可吸氧;治疗全程患者神志清醒,躁动,心率121次/min,血压130/90 mmHg,呼吸21次/min,血氧饱和度(SPO 2)100%;出舱后精神状态欠佳,嗜睡,可简单对答,左侧肢体无力,多次呕吐(为胃内容物)。HBO治疗2 h后头部MRI检查示右侧顶枕叶皮层白质斑状异常信号,无占位征象,加权像示右侧枕叶皮质下小斑片状高信号影(图1D),考虑缺血梗塞灶,收入神经内科治疗。入科后患者呈中度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1]睁眼反应为1分,语言评分为1分,运动评分为3分,总分为5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2]评分为27分,左侧Gordon征(+),余正常。临床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三低饮食及抗血小板、降脂、脱水、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治疗后1 d呼叫可睁眼能回应;治疗后2 d GCS评分为13分,可自主睁眼,呼叫能应答;左侧肢体肌力为0级,右侧肢体肌力为5 -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疫情期间诊疗建议(试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所致肺炎(COVID-19)的疫情已经蔓延到儿童。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包括儿童。传染源主要是SARS-CoV-2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支气管镜诊疗中患儿咳嗽、开放气道等将产生大量的飞沫和分泌物,污染诊室、设备和空气等,甚至感染与患儿近距离接触的医务人员、其他患儿及陪护人员,属于传染高危操作。为此特组织专家撰写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在SARS-CoV-2感染疫情期间诊疗建议(试行),确立儿科在疫情特殊时期支气管镜诊疗适应证及防控方案,为从事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新团体标准下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因素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20年1-9月、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390 952人日数)和试验组(432 880人日数)。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制定标准,进行各级规范化培训及考核,配合视频、海报、粘贴画等防跌倒/坠床等资料宣传,统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原因,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风险影响因素及例数、各科护理联络员防跌倒/坠床技能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结果:试验组在防滑、防跌工具使用不当(χ 2=5.27)、地面湿滑(χ 2=4.29)、床栏因素(χ 2=4.54)、无人陪护(χ 2=4.40)这4个风险因素中跌倒/坠床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试验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5‰,低于对照组的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5, P < 0.05);各科联络员跌倒危险减低预防技术操作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经培训考核后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各级逐层规范化培训、多形式宣教模式并举、各项预防措施操作标准化,可提升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意识,降低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管理难点的质性研究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与难点。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的1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通过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访谈内容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提炼出7个主题:老年患者主动预防跌倒意识淡薄;主要照护者安全陪护能力欠缺;临床护士执行干预措施未细致精准;多部门管控未完全协调一致;医院环境适老化与无障碍理念不足;跌倒相关技术产品未引入与普及;缺乏医疗政策的支持与专项资金的投入。结论:适当增设跌倒课程与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跌倒知识与技能水平,积极改变健康宣教方式与内容,增强老年患者与主要照护者风险意识及陪护能力。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共同解决跌倒问题,还应寻求卫生部门对于医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努力提升无障碍与适老化理念以整体改善住院环境,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形势下急诊患者就诊需求及医疗纠纷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急诊患者就诊需求及医疗纠纷现状,为创造和谐就医环境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急诊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就诊需求、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及渴望改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不同特征患者家属进行CCFNI评分显示,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经济状况较差及无陪护经验均是患者家属导致患者就诊需求升高的因素( P<0.05);在对患者就诊需求进行调查后显示,患者对于"得到最快、最佳的救治"及"提供充足的床位"需求最高,分别占100.0%及90.8%,对于"提供充足的热水及食物供应"需求最低,占72.5%;在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后显示,"医护人员知情不告知"是造成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占57.7%,"违反制度,风险意识淡薄"造成医疗纠纷占比最低,仅占11.5%;在对患者及其家属渴望改善措施调查后显示,"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需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患者最渴望改善的措施,分别占87.2%和75.2%,"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占比最低,仅占33.9%。 结论:急诊患者就诊的最大需求是及时得到最快、最佳的救治,因此医生应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留关节保肢术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行保留关节的保肢术(JPLS)治疗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00年1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骨科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6~49(28.47±9.57)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JPLS的17例患者为保留关节组,行假体关节置换术(JPRS)的17例患者为假体置换组。另外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2月我科患者陪护人员中17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8名、女9名,年龄18~50(29.83±10.25)岁。于术后12个月,分别采用骨骼肌系统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国际膝关节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量表、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价并对比较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下肢功能、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患者在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的分布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2)术后12个月,假体置换组MSTS评分为(22.82±5.47)分,低于保留关节组的(27.12±1.69)分和正常对照组的(28.18±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5.152, P<0.05);而保留关节组和正常对照组间MST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假体置换组、保留关节组、正常对照组IKDC评分分别为(59.71±11.73)、(76.18±9.73)、(90.41±7.61)分,评分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33.283, P<0.05)。(3)术后12个月SF-36评分结果显示,假体置换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保留关节组健康变化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SF-36量表中其他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4)保留关节组、假体置换组MSTS、IKDC评分标准中各条目分布情况比较:保留关节组患者与假体置换组肢体功能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保留关节组的疼痛、满意度、支具辅助、行走、步态情况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保留关节组与假体置换组在直跪、下蹲、膝关节弯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而在无疼痛、肿胀、绞锁、打软腿及一般情况下可进行的运动和上下楼、坐下从椅子上站起、向前直跑、用伤腿跳起并落地、迅速停止或开始等方面,保留关节组均优于假体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JPLS相比JPRS能给骨肉瘤患者带来更好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对骨肉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评价,建议联合应用IKDC和SF-36等评价指标,以弥补MSTS功能评分的不足,从而更加准确科学地反映患者的肢体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步行机器人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步行机器人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机器人组,每组20例。研究过程中,机器人组因陪护原因没有完成初始干预而脱落2例,其余患者均完成了初始2周治疗;2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完成全部4周的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师徒手步行训练,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步行机器人(Exowalk ?)训练,每日训练60 min,每周5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Berg平衡(BBS)、6 min步行测试(6MWT)、10 m步行测试(10MWT)、Rivermead移动指数(RMI)、运动指数(MI)对2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FAC、BBS、6MWT、10MWT等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而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机器人组的BBS由(33.92±20.83)分增长到(37.92±18.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2组间对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机器人组的FAC由(3.69±1.43)分增长到(4.15±1.34)分,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对照组FAC的在治疗2周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步行机器人能持续改善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步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分析谵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急诊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诊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收治的100例急诊重症患者中,31例患者发生谵妄,未发生谵妄的患者6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家庭成员缺失、酗酒史、营养状况、合并疾病、既往病史、呼吸衰竭、重症感染、机械通气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为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病史、机械通气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年龄、既往病史、机械通气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以降低急诊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病率,如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全面评估,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合并疾病;通过APACHEⅡ评分系统严密监测患者认知、行为及临床表现,充分了解患者有无存在引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加强病房巡视,定时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加强患者的气道护理,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尽量减少仪器报警及人员走动噪音,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等情绪,合理调整家属病房探视与陪护时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和谐理论的无陪护病房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和谐理论建设无陪护病房管理体系,探讨和谐无陪护病房在甲乳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甲乳整形外科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陪护护理,共计1 213例;2022年1—7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和谐无陪护护理,共计1 057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0/1 057)低于对照组(1/1 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和谐理论构建无陪护病房管理体系有利于全面规范实行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