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南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现状分析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2018-2022年淮南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机构基本情况,搜集现状资料,结合每年度双随机抽检结果,统计消毒效果监测情况,分析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及该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监督检查表、问卷调查表、随机采集样品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等手段,每年全覆盖监督检查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机构,按照GB/T5750-2006检测方法和GB14934-2016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和监督检查内容,分析如何提高该行业产品卫生质量和卫生监督效果。结果:2018-2022年,淮南市消毒餐饮具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88%,规模越大的企业产品合格率越高,法律法规知晓率也越高。影响消毒餐饮具卫生质量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企业规模、年度抽检合格率、法律法规知晓率等。结论:通过该行业日常监管的经验和法律法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该行业监管的关键症结,提出完善行业法规的建议和改善措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常见问题及监管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总结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探讨提高监管效能的方法.方法 对2023年度湖南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日常监督检查报告进行梳理,针对突出问题做出汇总和分析.结果 研究者在研项目过多,项目质量难保证;研究者过度依赖临床协调员,难以正常履行职责;申办方专业水平不强,方案设计能力不足.结论 监管部门应根据省内实际情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风险研判能力,可通过加强法规宣贯,严格依法监管;加强问题处置,实施整改跟踪;加强能力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对机构的监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一例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职业卫生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一例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农林系统职业卫生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对发生在温州市某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职工中的一例职业性布鲁氏菌病进行职业卫生与防护情况调查.结果 该病例具有明确的兽医职业史,职业活动中存在接触布鲁氏菌的机会.该检查站未在检疫工作场所设置排风机等职业病防护设施;检疫人员虽配备一次性使用口罩等防护用品,但口罩不符合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的要求,且检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并未完全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检查站未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未配备职业卫生管理员,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职业病防护措施,未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培训,未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结论 浙江省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林领域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加强生物因素类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新版GMP认证检查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进一步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新版GMP认证检查通过情况及缺陷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提供一些依据和思路.方法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区内2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015年申请GMP认证检查中的缺陷情况及通过情况进行分析汇总.结果 22家企业认证检查共发现342个缺陷项目,缺陷项目集中出现在物料与产品、文件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分别是57、51、49项,占总缺陷项目比例为16.7%、14.9%、14.3%.严重缺陷主要在机构与人员、物料与产品、文件管理、确认与验证等4个方面,分别体现在部分企业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等关键人员GMP意识不足;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存在物料管理混乱;部分企业在质量文件管理方面不规范;个别企业没有对某些炮制方法进行工艺验证.结论 监管部门应加强帮扶指导及日常监督检查等措施多管齐下;企业要逐步完善GMP体系,抓住机遇,找出一条既尊重传统工艺又符合现代规范化生产的道路,为实现中药饮片走出去战略夯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某郊区村级基本医疗服务的政策内环境相关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北京某郊区村级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与监管现状,了解其内部环境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7-8月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怀柔区作为研究现场,对区内14个乡镇下辖的260所村卫生室的260名村医进行问卷调查,对21个村卫生室进行了实地观察,并按照1∶2∶1的比例抽取村医(21名)、村民(42名)、村干部(21名)共计84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政策内部环境中的村级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以及监管情况.结果 260所村卫生室中174所(66.9%)由政府资助建设,位置位于村中心者164所(63.1%).173所(66.5%)村卫生室医疗机构执业法人为村主任/村书记,但11名(52.4%)村干部认为应该由村医担任法人.260名乡村医生平均年龄(62.7±8.9)岁,其中从医年限≥40年者168名(64.6%);医学中专学历149名(57.3%),未取得医学专业学历72名(27.7%);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者247名(95.0%),持有执业医师证书者3名(1.2%);244名(93.8%)享有政府发放的乡村医生补助;培训方式是由乡镇卫生院每月定期组织召开的乡医例会,师资来源以乡镇卫生院为主(247名,95.0%),形式以电教视听为主(191名,73.5%),内容以全科医学为主(245名,94.2%).260所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前5位顺次为常见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家庭出诊、血压呼吸脉搏检查、体重身高视力检查、肌肉注射.260名村医中有199名(76.5%)提供夜间诊疗服务,基本可以做到24 h提供服务.对于就医需求,22名(52.4%)村民表示基本可以得到满足,其中最满意的是服务态度,最不满意的是设备设施.村委会对村级基本医疗服务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村医聘用(231所,89.5%)、日常监督(218所,84.5%)、村医考核(113所,43.8%)方面.村级基本医疗服务的考核主要是由乡镇卫生院承担,考核内容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结论 村级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现状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应针对服务供给和服务监管因素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补充村医队伍、提升村医的服务意愿、加强属地监管的自觉、强化行业监管的效果,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最终提升村级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7年天津市河东区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17年天津市河东区重点职业病特点并作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为促进河东区相关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监测结果等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河东区共有2 604名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接受了职业健康检查,接触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煤矽尘)、矽尘、苯和噪声,未检出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人员.10名接触煤尘(煤矽尘)作业人员其胸片专项检查结果中有1人为尘肺样改变,2 229名矽尘作业者胸片专项检查结果有31人检查异常,异常率为1.4%,肺功能专项检查结果无异常;184名苯作业者中由于某铁厂体检结果没有中性粒细胞检测值,故只有37人有中性粒细胞值,其中11人白细胞检查结果异常,异常率为6%,3人中性粒细胞检查结果异常,2名血小板检查结果异常;204名检查了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情况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中,有25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A),异常率为12.3%.结论 综合分析天津市河东区职业健康风险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其次为噪声和苯,应重点关注矽尘作业企业,重视苯作业和噪声作业,加强企业日常监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枢纽式工作模式在麻醉恢复室的实践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枢纽式工作模式在麻醉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PACU运行采用传统工作模式,传统工作模式日常工作由护士长随机安排,采用白班一贯制排班,护士一对一护理、转运患者.2016年采用枢纽式工作模式,枢纽式工作模式改进排班制度,设立办公班构成日常工作的枢纽,统筹安排日常护理工作;护士长负责检查护理工作和监督护理质量;白班护士在办公护士的统筹安排下护理、观察和转运患者;机动班护士负责事务性日常工作.比较2015年和2016年两种工作模式下复苏患者在恢复室滞留时间,护理工作评分和麻醉医师、恢复室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枢纽式工作模式下复苏患者在PACU滞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恢复室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提高,麻醉医师(P<0.01)和护士(P<0.01)对PACU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结论 枢纽式工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PACU工作效率,改进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信息化的医疗废物收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 ,含有潜在的病原菌或其他危害 ,可通过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造成人间的疾病传播和健康危害[1 ] .规范医疗废物(简称医废)管理 ,确保各环节安全 ,防止医废流失 ,对防控疾病传播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 ] .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 ,闵行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废管理不断完善 ,分类收集、内部运送、暂时贮存等环节不断规范.但卫生监督机构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传统的医疗废物收运存在 :称重随意、标签缺失 ,登记和交接不规范 ,数据保存和统计不方便等问题 ,存在私藏偷卖隐患[3 ] .随着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 ,闵行区卫计委监督所在区内试点推广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 )技术的医疗废物收运信息系统 ,截止2017年已有27家医院实现了医废收运信息化.实现了收运过程实时监控 ,收运数据自动上传.随着系统使用 ,卫生监督部门积累了大量收运过程数据 ,如何将电子数据和现场监督数据相结合 ,设计一套指标体系 ,对医废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成为监督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对性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对军队疗养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针对性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对军队疗养员的影响.方法 选取疗养员2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疗养方法)和研究组(常规疗养方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家庭支持),各112例.比较两组疗养员对相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医嘱依从性、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对相关疾病知识、科学用药方法、饮食治疗及康复方法的知晓率和在定期检查、规律服药、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医嘱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可以提高疗养员对有关知识的知晓率.疗养员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自身疾病康复,从而可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7年梅州市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掌握重点职业病应防范的高危行业和人群,为梅州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导人数据源至广东省职业健康管理平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及分析.结果 梅州市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共5 125人,检出疑似职业病51人和职业禁忌证164人,分别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的1.0%和3.2%;2017年梅州市报告的重点职业病病例数35例,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31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例)和慢性职业中毒(1例),分别占88.57%、8.57%和2.86%.结论 梅州市职业健康风险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其次为噪声.应将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的用人(工)单位及小、微型的私有企业作为辖区内重点防控的企业,加强日常性监督,做好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